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出现了跨地区流动的“民工潮”现象,农民工社会保障权问题的妥善解决,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原因
农民工是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主要力量,是连接农村和城镇的枢纽,农民工一方面为城镇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把赚得的收入寄回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因此,为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为了更好的发挥农民工的作用,需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当然,在现阶段发展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还面临着许多的现实困难,但由于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结构的顺利转型,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工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还是应当充分予以重视,力所能及地采取行动逐步使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完善。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影响越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向社会发出警示,让我们明白在这样的制度进程中,到了该补课的时候。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不能继续被忽视,它应该得到切实的保护。
一方面微观上它关系到农民工这一社会发展中特殊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优劣。
另一方面在宏观大局上,它关系到中国社会进程,关系到中国现阶段的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到中国长远发展的潜力,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制度的重要性。
一、关系到农民工自身的生存条件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所包括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于农民工来说意义重大,它的实现能够有力地保障农民工基本的生存条件,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一项宪法权利,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生计。
由于历史造成的偏见,农民工进城务工在各方面得不到和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历史所造成的影响仍旧根深蒂固。
农民工成为流动在城市边缘和底层的一个弱势群体,边缘不仅导致了管理的缺位,还导致了保护的缺位。
要想真正的实现农民工和城市职工的平等待遇阻碍重重,要想改变现存不同待遇的现状不可能一步到位。
正因为如此,就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与农民工关系密切的社会保障权开始。
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年老、疾病等,当农民工在城市务工中,生活遭遇危险和困难,而即使想重回故土却又无地可种时,作为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基本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对农民工自身生
存环境的改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实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参保率低,给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它的实现在保障农民工生存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其他方面平等待遇的实现提供经验。
二、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大发展,我们看到了很多可喜的成绩,社会
面貌蒸蒸日上,但我们绝不能高枕无忧,以为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而是应该发现仍存的痼疾。
虽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可能通过改革把一切不和谐的因素完全消除,但是至少社会各方力量应该尽力将不和谐因素降到最低。
和谐社会是现在中国建设提出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建构应该是包括农民工在内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是努力消除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和谐。
农民工这一身份在推动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管理、引导和保护,是我国实现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之间在其他方面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着很多的不平等待遇,如果更无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不仅会增加农民工的负担,不能发挥起他们的作用,更会让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资源而有“相对剥夺感”,他们与市民的关系也必将处于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和对抗之中,成为潜在的矛盾源,加大社会的不安定程度,给社会控制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只要农民工集体意识到社会保障权这一问题,要求解决的呼声越来越高却不见成效,在其他缓和的诉求方式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他们采取过激的方式。
同时农民工由于自身基本的生存条件得不到保障,可能会心态失衡,从而采取非法的手段来获得自己的所需或者排解心中的失衡,从而诱发犯罪,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被危险分子利用,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动荡,那么社会的安定就只能是空话,和谐社会的建构也只可能是纸上虚言。
三、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农民工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体小康的实现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以现如今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和所起的作用来看,农民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基础性的工作或者是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城市职工不愿
意从事的工作,他们所作的贡献也许不象高科技技术人才那样突出,但是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却是其他一切的基础,没有他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性需求的提供,中国经济也绝不可能抛弃他们的贡献而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绝不可能有凭空垒起的高楼。
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社会地位,关系到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农民工自身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工伤没有保险,医疗没有保障,那么农民工作为一种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重要生产力就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不能保持这支队伍本该具有的不断提升的强大潜力,这样只会导致建设中国经济的力量锐减,自然会影响到中国的长远发展,而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内在要求,也要求我们对于农民工和城市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平等对待。
农民工不仅是建设中国的重要力量,对于活跃市场,增强市场的活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消费不足。
如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就不必再为工伤、医疗、养老等担心,可以增强农民工工作的积极性,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加大农民工的消
费能力,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
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经济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应该是包括各个成员在内的小康。
社会应该重视农民工的工作,应该让农民工同样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该去实现包括农民工在内所有人的小康,否则那样的小康只会是不健康的目标,是无视社会整体利益的小康。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能否实现,关系到维持农民工这一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社会整体小康的建设进程。
农民工自身权利保障的程度,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标志着我国小康目标实现的水平。
四、关系到中国法治社会的实现
法治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只有在各项制度都能在法律的规范下有效行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情况下,社会的最佳状态才能够显现,而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虽然存在,但是很多都不能适应农民工的特点,缺乏实施的可行性,或者没有真正做到执法必严,很多法律都没有发挥实效。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存在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工社会
保障有效法律的缺失,有效的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然要求相关法律完善,同时也要求与其相关的其他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
农民工的自身权益受到了保障,能使他们不再因为生活、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社会不安定,会让他们懂得遵法守法的意义,不再铤而走险成为高犯罪率群体,这些点滴的变化,将是法治社会到
来的福音。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问题是复杂的现实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各方合力。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中国国情特有的问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是改革过程中的硬骨头,但它的解决意义重大,应该要探究原因,找到相应的措施并保证实行,不断得结合现实需要,考虑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目标、国家的财政能力,进行政策调整,寻求制度创新,克服重重障碍,找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钥匙,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吴碧英.中国城镇经济弱势群体救助系统构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姚诣路.关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经济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