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住宅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筏板基础

高层住宅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筏板基础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工程地质条件 (3)四、施工准备 (4)五、塔吊基础设计 (4)六、施工顺序 (4)七、安全措施 (7)八、附图:塔吊平面布置示意图 (8)九、附件:塔吊基础计算书 (12)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地质勘察报告》2、SP6010-8型塔吊安装使用说明书3、SYT80型塔吊安装使用说明书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建筑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包括9#、10#、11#、12#四栋主楼及部分地下车库。

9#、10#楼为多层商业用房,地下一层,基底标高为-6.45米,地上22.8米,11#、12#楼为高层住宅,地上26层,地下二层,基地标高为-7.78米,地上为76.9米,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为满足施工需要,我项目部结合图纸设计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在现场设置两台SP6010-8型塔吊,两台SYT80型塔吊。

SP6010-8采用钢筋砼基础6.25×6.25m,基础厚度为1.4米,基础底标高为-8.7米,一台塔吊位于12#楼D 轴南侧,28轴处主楼基础外,另一台位于11#楼A轴南侧39-40轴轴之间。

两台SYT80型塔吊,采用钢筋砼基础6×6m,基础厚度为1.35米,基础底标高为-8.23米,一台位于9#楼U轴南侧,42-43轴中间;另一台位于U轴南侧,35-36轴之间。

塔吊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塔吊的技术参数如下所示:1、SP6010-8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 1250 KN.M 总功率: 39KW最大额定起重量: 6t有效工作幅度: 2.5m-60m起升工作速度: 82m/min回转工作速度: 0.8r/min变幅工作速度: 54/27/8.1 m/min有效起升高度: 52.35m(独立) 180m(附着)2、SYT80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 800 KN.M 总功率: 34.8KW最大额定起重量: 6t有效工作幅度: 2.5m-47m起升工作速度: 80m/min回转工作速度: 0.7r/min有效起升高度: 40.5m(独立) 110m(附着)三、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开挖层内工程地质单元层由上到下为:第○1层:粉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发育有秀黄色斑点,有砂感。

表面有约0.3厚的耕植土覆盖。

场地内层土分布均匀。

层底埋深平均值 2.26m。

本层地基承载力为130Kpa,81.89~80.12m。

第○2层:粉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发育有秀黄色斑点,场地内层土均匀分布。

层底埋深平均值1.68m,地基承载力为120Kpa,层底高层为80.48m~78.32m.第○2-1层:粉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本层内呈透镜体分布。

层底埋深平均值 1.13m,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层底高层为79.78m~77.57m.第○3层:粉土,褐黄色,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场地内层土均匀分布。

层底埋深平均值2.95m,地基承载力为130Kpa,层底高层为76.89m~74.21m.第④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黑色,软-可塑。

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

局部有少量褐黄色,湿,稍密状粉土薄层。

场地内层土均匀分布。

层底埋深平均值 2.76m。

地基承载力为120Kpa,层底高层为74.60m~71.31m。

在勘察期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介于自然地面以下6.6m,绝对高程76.22m。

而塔吊基础位于第3层。

施工期间不需要进行降水。

根据勘察报告,11#、12#楼的1#、2#塔吊基础以第○3层土为持力层(1#2#塔吊基础底高程为76.7m,3#、4#座塔吊基础低高程77.2m)根据勘察报告,3#、4#塔吊基础均处在第○3层粉土,承载力为130Kpa,四、施工准备1、根据现场总平面,综合考虑确定塔吊平面位置,参见平面布置图。

2、收集相关塔吊的各项技术要数据。

3、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悉基础施工程序和要点。

4、测量人员确定塔吊基础位置。

5、按照测量定位的结果开挖塔吊基础土方。

五、塔吊基础设计根据本塔吊位置和地下室基础相对位置情况,本工程9#、10#楼塔吊基础顶下沉至车库筏板底,下450mm,塔吊基础底标高均为-8.23米,11#,12#楼塔吊基础在楼外侧,塔吊基础底标高为-8.7米,塔吊基础的设计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详见《塔吊基础计算书》。

六、施工顺序1、测量定位根据业主方提供的原始点A1、A7进行测量定位。

A1点坐标:x=46538.402 Y=83417.051A7点坐标:x=46830.546 Y=83319.035计算出楼层轴线坐标点,根据塔吊的定位尺寸算出塔吊中心线的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放线。

1#塔为筏板基础,基础为6.25m*6.25m*1.4m。

中心距28轴0.41米,距D轴3.13米。

(详见塔吊位置附图)轴线坐标点:X=46620.221 Y=83304.701X=46620.221 Y=83310.951X=46613.971 Y=83304.701X=46613.971 Y=83310.9512#塔为筏板基础,基础为6.25m*6.25m*1.4m。

中心距39轴5.7米,距A轴2.95米。

(详见塔吊位置附图)轴线坐标点:X=46589.770 Y=83399.051X=46589.770 Y=83405.301X=46596.020 Y=83399.051X=46596.020 Y=83405.3013#塔为筏板基础,基础为6m*6m*1.35m。

中心距35轴4.28米,距R轴3.9米。

(详见塔吊位置附图)轴线坐标点:X=46673.346 Y=83365.356X=46673.346 Y=83371.356X=46667.346 Y=83365.356X=46667.346 Y=83371.3564#塔为筏板基础,基础为6m*6m*1.35m。

中心距42轴3.9,距U轴3.9米。

(详见塔吊位置附图)轴线坐标点:X=46673.346 Y=83421.676X=46673.346 Y=83427.676X=46667.346 Y=83421.676X=46667.346 Y=83427.6762、垫层:100mm厚,四面宽出塔吊基础100mm,采用C15混凝土浇筑。

3、砌筑240mm砖胎膜: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灰砂砖240*115*53,强度等级MU10,内表面用1:2水泥砂浆粉刷收光,砖模砌筑高度为塔吊基础厚+50mm。

砌筑完成后在砖模外侧用原土进行回填并压实,避免基础砼浇筑时产生涨模现象。

4、放线定塔吊地脚螺栓及标准节位置。

5、绑扎钢筋:SP6010-8型塔吊基础钢筋为双层双向直径25的HRB400级钢筋绑扎,钢筋间距150mm,双层钢筋间设置拉钩,拉钩钢筋为HPB300级直径10钢筋,间距5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50mm。

SYT80型塔吊基础钢筋为双层双向直径25的HRB400级钢筋绑扎,钢筋间距200mm,双层钢筋间设置拉钩,拉钩钢筋为HPB300级直径12钢筋,间距5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50mm。

6、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现场采用C35 商品混凝土(在塔吊基础的四周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每个塔吊按要求留置同条件试块和标养试块共两组,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75%后方可进行塔机的安装。

7、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覆盖棉毡养护,养护时间为14d。

8、防雷设计:防雷接地有指定专业安装公司负责,预埋的标准节与基础钢筋焊接联通,并采用一条直径为14mm的热镀锌圆钢,从塔吊底部焊接引至距塔吊3米外,用50×50×5的角铁,长度2-3米面筋作为地级,地级安装好测试,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果大于4欧加打地级,直至小于4欧,基础钢筋安装完成后,同结构基础钢筋接通,并同时与建筑物防雷网接通,保证接地电阻≤4欧。

9、3#、4#塔基的防水措施,为避免雨期水量过大,在车库的筏板垫层下与塔吊基础上砂石垫层空隙往塔身根部处渗水,在塔身的四周离塔身0.6米处砌240mm宽350mm高的水泥砂浆砖墙,双面抹灰,并在迎水面做防水卷材与底板防水卷材闭合。

七、安全措施1、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现场。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2、在基坑四周设立防护栏杆,夜间设置警示灯。

无特殊原因,任何围护不得随意拆除。

3、施工中需要使用电源时应找专业电工接线,严禁私接电源。

4、距基坑边沿2m内,严禁机械行驶和停放,也不得放其它重物,以防边坡超载失去稳定性。

5、塔吊按要求做防雷接地后应做接地电阻测试。

八、附图:塔吊平面布置示意图塔吊平面布置示意图1号吊位置图2号吊位置图3号吊位置图4号吊位置图九、附件:塔吊基础计算书本工程塔吊基础计算采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2012版),以下为计算书。

一、3#、4#吊基础基底地基承载力为130Kpa ,地耐力≥0.1MPa,满足SYT80使用说明书要求,故不再进行基地验算。

SP6010-8型塔吊基础计算书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二、塔机荷载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塔身自重G0(kN) 304.78起重臂自重G1(kN) 82.27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1(m) 25.6小车和吊钩自重G2(kN) 3.8小车最小工作幅度R G2(m) 0最大起重荷载Q max(kN) 60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 Qmax(m) 11.5最小起重荷载Q min(kN) 10最大吊物幅度R Qmin(m) 57最大起重力矩M2(kN·m) Max[60×11.5,10×57]=690 平衡臂自重G3(kN) 19.8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3(m) 6.3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工作状态塔机自重设计值F1(kN) 1.2F k1=1.2×530.65=636.78起重荷载设计值F Q(kN) 1.4F Qk=1.4×60=84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636.78+84=720.78水平荷载设计值F v(kN) 1.4F vk=1.4×26.615=37.2611.2×(82.27×25.6+3.8×11.5-19.8×6.3-120×11.8)+1.4×0.9×(690+0.5×26.615×56.85)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2553.516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1.2F k'=1.2×530.65=636.78水平荷载设计值F v'(kN) 1.4F vk'=1.4×62.08=86.912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 1.2×(82.27×25.6+3.8×0-19.8×6.3-120×11.8)+1.4×0.5×62.08×56.85=3148.92 三、基础验算基础布置图基础布置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6.25×6.25×1.4×25=1367.188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1367.188=1640.62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G1R G1+G2R G2-G3R G3-G4R G4+0.5F vk'H/1.2=82.27×25.6+3.8×0-19.8×6.3-120×11.8+0.5×62.08×56.85/1.2=2035.892kN·mF vk''=F vk'/1.2=62.08/1.2=51.733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2×(G1R G1+G2R G2-G3R G3-G4R G4)+1.4×0.5F vk'H/1.2=1.2×(82.27×25.6-3.8×0+19.8×6.3-120×11.8)+1.4×0.5×62.08×56.85/1.2 =2737.174kN·mF v''=F v'/1.2=86.912/1.2=72.427kN基础长宽比:l/b=6.25/6.25=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