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合物的产生:聚合物的产生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
2.润湿性: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
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3.彩色三个特性,由色调、彩度和明度三个特性构成4.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弹性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可完全恢复其形状。
这种变形称为~。
塑性性变:如果外力取出后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的物体发生永久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其原始形状,则称~。
5.弹性模量:是度量材料刚性的量,也称杨氏模量,指在弹性状态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弹性模量越大,刚性越大。
6.疲劳: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或断裂的现象。
此时的断裂称为~断裂7.延性:是指材料在受到拉力而产生破坏之前的塑性变化能力,可通过测量材料断裂后延伸率以及拉伸试样面积的减小来测定材料的延性。
8.展性:材料在压应力下承受一定的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质称为~。
9.硬度:是固体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10.硬度测量的方法有三种:表面划痕发、表面压入法、回跳法。
11.蠕变: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12.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犹豫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逐渐变坏的现象,称为~。
13.扩散:物体中原子和分子向周围移动的现象,称为扩散。
14.吸附:固体或液体表面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与接触相中的离子、原子或分子之间,借助于静电力或分子见范德瓦耳斯力所产生的吸着现象。
15.银汞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合金。
它是由银合金粉与汞在室温下混合后形成的坚硬合金。
这一形成合金的过程称作汞齐化。
银汞合金的优良性能,是一种使用悠久的牙齿充填修复材料。
16.汞的污染与保护:临床在应用银汞合金时应注意防护,可采取以下措施1)银汞合金的手工调和研磨应当在密闭且有通风的调和箱内进行2)操作过程中皮肤不要接触汞及其调和物3)汞应保存在不易破损的密闭容器中,且远离热源4)磨除旧银汞充填物时,应使用大量喷水,术者宜戴口罩或面具,以免吸入汞尘5)从口腔内清除的银汞合金碎屑不应排入下水道,而应集中收集于装有水的容器中防止汞对环境的污染。
6)胶囊使用后应立即盖紧,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7)诊室要保持通风良好,工作台面应无渗漏,并有突起的边缘,以防汞滴溢流,有利于收集、清除溅落的汞滴8)诊室地面最好用易于清洁的无缝材料铺盖,并延续至墙上10cm以上9)如果汞洒落地面,应在洒落处洒上硫磺粉,然后再清除处理10)不可对银汞合金加热17.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应用:适用范围玻璃离子水门汀主要用于牙缺损的充填修复、固定修复体及正畸附件的粘固、窝洞的垫底及衬层,还可用于封闭窝沟点隙应用注意事项通常作充填修复材料时的粉液比为3:1(质量比),作为粘固时粉液比为1.25—1.5:1(质量比)将粉、液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板上,用塑料拌刀进行调和,金属调拌刀会导致调和物颜色变灰。
一旦量取好,粉液应当尽快调和,以免液剂中水分挥发。
通常在45秒内完成调和,调和后应当立即使用,如果发现调和物表皮变硬,则应弃之。
传统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后表面需要涂防护漆或凡士林。
若需进一步的边缘修整和抛光,最好在24小时后进行。
18.树脂基修复材料的组成(一)树脂基质,常用的有: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CMA)、二甲基丙烯酸二异氰酸酯(UDMA)作用:将各组分黏附结合在一起,赋予其可塑性、固化特性和强度,加入稀释剂其作用降低树脂基质黏度,以利于大量无机填料混入,还可以增加树脂黏度,增加材料机械强度(二)增强材料:在树脂基质中添加高强度的增强材料可以显著①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②改善耐磨耗性能③减少体积收缩④降低热膨胀系数。
常用的增强材料有颗粒状填料和长纤维。
前者主要用于复合树脂,后者主要用于冠桥树脂。
(三)固化引发体系1氧化还原引发体系2光固化引发体系3热引发体系(四)其他成分1阻聚剂2颜料19.复合树脂分类:(一)按无机填料的大小分类:超微填料复合树脂、混合填料复合树脂、纳米填料复合树脂(二)按操作性能分类:流动性复合树脂、可压实复合树脂(三)按应用部位分类:前牙复合树脂、后牙复合树脂、通用型复合树脂、冠核复合树脂、临时性冠桥复合树脂(根据临床修复过程)直接修复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复合树脂(五)根据固化方式: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双重固化复合树脂20.聚合收缩:复合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由可流动的糊剂凝固成密度更大的固体,体积发生了收缩,称~。
21.边缘密合性:是指牙齿修复体与牙齿结合界面的密封性能,又称为边缘适合性。
22.粘接的基本原理粘接力形成的机制:(一)粘结力的形成①化学键力②分子间作用力③静电吸引力④机械作用力(二)粘结过程的界面物理化学(三)粘结力形成的必要条件23.印模材料—性能要求:①良好的生物安全性②凝固前具有适当的稠度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④适当的工作时间和凝固时间⑤凝固后具有适度的柔软性⑥凝固后具有良好的弹性⑦凝固后具有足够的压缩强度和撕裂强度⑧良好的细节再现性和尺寸稳定性⑨与模型材料配伍性好⑩可消毒24.良好的模型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①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②适当的凝固时间③良好的复制再现性④尺寸稳定性好⑤抗压强度大,表面硬度高,耐磨性高⑥与印模材料兼容⑦操作简便,取材方便,价格低廉25.影响石膏凝固速度的因素包括:(1)石膏粉的质量:石膏粉含生石膏多,凝固速度快(2)水/粉比:水量过多,凝固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明显下降。
水量过少,凝固时间缩短,流动性下降,膨胀率增大,气泡增多,脆性增大且表面粗糙,硬度下降。
(3)调拌时间和速度:调拌时间越长,速度越快,形成的结晶中心越多,凝固速度越快,但膨胀率越大,强度越低。
(4)添加剂:添加缓凝剂可延长凝固时间;添加促凝剂能够缩短凝固时间。
(5)水温:0℃~3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30~5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无明显变化;50℃~80℃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变慢;80℃以上不再凝固。
26.石膏的凝固膨胀:石膏在凝固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体积膨胀,这是水化反应时所产生的二水化硫酸钙针状晶体生长时互相推挤以及石膏结晶时释放的热使部分水分蒸发所致的体积增大的结果。
凝固膨胀和水/粉比有关。
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水/粉比或增加调和能够增加体积膨胀。
27.蜡型材料以下3种方法可以减小蜡型的变形:(1)直接铸造技术使用的蜡应在使用前于50℃以下均匀加热15分钟(2)蜡型应该尽快包埋,包埋能够限制因回复力和线条应力引起的蜡的变形(3)如果不能即刻包埋,蜡型应低温保存。
低温保存的蜡型在使用前应在室温下解冻再包埋。
28.模型蜡的分类应用:包括嵌体蜡、模型树脂、铸造蜡和基托蜡。
(1)嵌体蜡:用于失蜡铸造技术中嵌体、冠、桥体模型制作。
(2)合成树脂(3)铸造蜡:用于局部活动或固定义齿等各种金属铸造修复体的蜡型制作特别适用于要求厚度一致的卡环、支架等部位的制作。
(4)基托蜡:用于制作活动义齿基托蜡型、牙合堤等也可用来制作临时局部固定义齿蜡型、咬合记录29.义齿基托树脂的固化原理:①热凝树脂:将牙托粉和牙托水按一定比例调和后,牙托水缓慢地渗入到牙托粉颗粒内,使颗粒溶胀,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而形成面团状可塑物,将此可塑物充填入型盒内的义齿阴模腔内,然后进行加热聚合处理(简称热处理)。
当温度达到68~74℃时,牙托粉中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发生热分解,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链锁式的自由基聚合:最终形成坚硬的义齿基托。
②自凝树脂:BP0与促进剂叔胺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自由基。
引发MMA聚合。
③光固化义齿基托树脂:固化过程是一种光敏引发的自由基反映、聚合的过程④热塑注射成型义齿基托树脂。
其成型固话过程是一种温度变化所致的物理过程30.热凝树脂的模压法:(1)调和牙托粉和牙脱水,调和后的变化材料调和以后,牙托水逐步渗入牙托粉内,其渗入过程,按其宏观现象,人为地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湿砂期:牙托水尚未渗入牙托粉内,存在于牙托粉颗粒之间,看上去好像水少粉多,此时调和阻力小,无粘性,触之如湿砂状。
2)稀糊期:牙托粉表层逐渐被牙托水所溶胀,颗粒挤紧,粒间空隙消失,调和物表面显得牙托水多出,调和时无阻力。
3)粘丝期:牙托水继续溶胀牙托粉,牙托粉颗粒进一步结合成为粘性的整块,此时易于起丝,易粘着手指及器械。
不宜再调和,要密盖以防牙托水挥发。
4)面团期:又称可塑期。
牙托水基本与牙托粉结合,无多余牙托水存在,粘着感消失,呈可塑面团状。
此期为填塞型盒最适宜时期。
5)橡胶期:调和物表面牙托水挥发成痂,内部则还在变化,呈较硬而有弹性橡胶状。
6)坚硬期:调和物继续变化.牙托水进一步挥发.形成坚硬体。
31. 基托中产生气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热处理升温过高、过快温度超过MMA沸点,未聚合MMA大量蒸发,形成气泡(2)粉、液比例失调:①牙托水过多,聚合收缩大,且不均匀②牙托水过少,牙托粉末完全溶胀(3)填塞时机不准(4)压力不足基托细微部位形成不规则气泡32.基托发生变形的原因(1)装盒不妥,压力过大:使石膏模型变形,导致基托变形;(2)填胶过迟:调和物超过面团期,失去可塑性,强压成型后以致基托变形;(3)升温过快:基托表层聚合速度较内部快,体积收缩不均匀,使基托变形;(4)基托薄厚差异过大:厚薄各处聚合收缩大小不一,使基托变形;(5)冷却过快,开盒过早:内外温差大,基托温度收缩不一致,基托内潜伏应力释放。
33.锻制合金丝镍钛合金丝(1)组成及晶体结构:一些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性。
对奥氏体镍钛合金进行加压预成型和加热处理,然后使其降温。
当温度降低至相变温度(晶型转变温度)时,镍钛合金开始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
转变后对马氏体镍钛合金进行塑性变形,之后使用变形后的马氏体镍钛合金升温,升温至相变温度时马氏体立即向奥氏体转变,于是镍钛合金恢复至当初预成型的形状,此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记忆效应。
如果直接对奥氏体镍钛合金施加一定的载荷,奥氏体可发生相变,直接形成变形的马氏体,这一过程为应力诱发马氏相变。
34.瓷熔附合金应具有的要求1)合金的熔化温度必须高于瓷的烧结温度以及用于连接桥体的焊料的焊接温度(>100℃),以免金属基底在烤瓷过程中发生塌陷变形,因此,瓷熔附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熔化温度。
2)合金表面应当具有较高的表面能,以利于瓷的熔附,形成均匀无缺陷的界面。
3)合金与瓷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结合,特别是在结合界面能够形成牢固的化学性结合机械嵌合。
4)合金与瓷的热膨胀系数应相近,以保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不会在结合界面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以免瓷层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