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幼儿园_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活动名称:母鸡和苹果树年龄段:中班领域:语言活动活动目标:1.在母鸡与大灰狼斗智的情节发展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2.能根据画面中苹果树的变化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懂得遇到事情时要善于观察、开动动脑筋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在母鸡与大灰狼斗智的情节中理解故事发展线索,学习角色对话。

活动难点:能根据画面中苹果树的细节变化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1.了解小动物的身体特征,学会通过观察身体部位特点进行分辨2.了解秋天落叶树的季节变化特点。

物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导入活动主题。

通过身体部位猜动物,引出故事主人公——母鸡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内容。

1.讲述至开头部分,提问:门前为什么会突然长出一棵苹果树呢?2.讲述第一段,讲述后请幼儿模仿苹果树说的话“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3.讲述第二段苹果树的变化,提问:这是一张怎样的嘴巴?引导幼儿观察后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大灰狼的嘴巴。

4.第二段讲述后,引导幼儿思考“苹果树真的有的时候会这样吗?”5.第三段讲述后,请幼儿模仿苹果树的动作和对话。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吗?为什么?6.讨论: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7.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母鸡面对危险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讲述结尾。

8.故事讲述完提问:大灰狼为什么要打扮成苹果树?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理解母鸡的聪明智慧。

1.带问题“母鸡发现大灰狼的诡计时是怎么做的?”完整倾听故事。

2.过程中引导幼儿共同表演母鸡与苹果树的对话。

3.讲述后提问:母鸡发现大灰狼的诡计时是怎么做的?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也要像母鸡一样,不怕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

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画画时通过仔细观察画出的画会更加形象生动;买菜时通过观察,可以买到最新鲜的蔬菜……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将善于观察、开动脑筋的小心得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

四、延伸活动:说一说:细心观察好处多你在生活中是怎样细心观察的?这样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附故事:母鸡和苹果树母鸡住在美丽的树林里面。

一天早晨,母鸡醒来,发现门口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

母鸡想:“这棵苹果树哪儿来的呢?昨天还没有这棵树呢。

”一阵风吹来,几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母鸡发现了苹果树长出尖尖的耳朵,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

”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又有一阵风吹来,苹果树长出可怕的嘴巴,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可怕的大嘴巴。

”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母鸡仔细地看看苹果树,又发现了许多奇怪的事。

“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毛茸茸的尾巴和尖尖的脚趾。

”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到底是不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呢?母鸡想了想,说:“你们苹果树,到秋天都是要落叶的。

”“哦,是的,我们是要落叶的。

”树开始抖动和摇晃起来,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来,苹果树露出了尖尖的耳朵、又露出了牙齿、身体和尾巴。

母鸡其实早就发现那棵苹果树是一种用苹果树枝伪装起来的狼,所以母鸡并不害怕,它“嗖”的一声跑回家,关上门窗,并上了锁。

等大灰狼反应过来追到门口的时候,已经根本进不去了,大灰狼吃不到母鸡,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学情分析中班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即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最为突出。

在语言领域,中班幼儿已掌握了口语的基本语法和2000个左右的词汇,能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能用语言向成人提出要求,语言能力发展很快。

中班幼儿的心理活动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在一项活动中的持久性、目的性和专注性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基于以上中班生理心理特点,在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教学设计上严格把握中班年龄特点为原则制定。

故事《母鸡和苹果树》是《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上册主题“落叶飘飘”次主题“秋天的果实”中的内容,故事中也渗透了苹果树等落叶树的秋季季节特征等知识性内容,但故事中介绍会容易让幼儿脱离故事情境,所以,将此部分内容作为生活经验准备方面内容提前渗透给幼儿,让幼儿了解苹果树在秋天会落叶的知识点的同时,感受秋天的气息和特征,发现秋天的多彩。

根据活动对动物细节的观察内容,我也利用益智区投放了“谁的影子找找看”等游戏,并利用谈话活动,和幼儿一起交流分享“神奇的动物”,让幼儿对动物的身体细节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描述、分享。

作为语言活动,为了对于语言目标更好地诠释,对故事语气语调、语言讲述完整性把握的更加准确,我利用几本非常受欢迎的绘本,如《狼大叔的红焖鸡》、托尼.罗斯改编版《石头汤》等,让幼儿对于母鸡与大灰狼的角色关系进行分析,感受发现角色关系的多种可能性,拓展幼儿的思维,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其过程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气、语调来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不同角色的声音特征。

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教材分析:故事《母鸡和苹果树》是《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上册中主题三“落叶飘飘”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生动幽默地讲述了一只聪明勇敢的小母鸡,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伪装成苹果树的大灰狼,并开动脑筋为自己巧妙化解危机的故事。

故事中的母鸡临危不惧,运用自己的智慧“狼”口脱险,同时潜移默化的描述了秋天落叶的季节特点,整个故事充满童趣,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重复式语句的特点,易于幼儿模仿与学习。

同时对幼儿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要仔细观察、沉着应对、积极思考,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符合《纲要》中“服务于幼儿生活”的宗旨。

根据《指南》语言发展目标以及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本活动的知识目标定位在“在母鸡与大灰狼斗智的情节发展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本目标紧紧围绕语言领域本体目标来制定,也是活动的重点。

在故事中母鸡与“苹果树”之间有趣的对话,其语言结构易于幼儿模仿和表演,通过表演法,在一次次对话的细微变化之中让幼儿感受母鸡与“苹果树”心理活动的变化。

《指南》中语言领域教育建议指出“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这个故事最后环节比较适合幼儿续编故事,推测情节的发展。

因此能力目标定位在能根据画面中苹果树的细节变化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本目标也是活动的难点。

本篇故事层次清晰、情节发展逐层深入,幼儿不断在新线索出现时大胆想象思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法深入故事,可以很好地完成本条目标,解决活动的难点。

情感目标定位在懂得遇到事情时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帮助幼儿一步步挖掘故事的内涵,让幼儿了解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危险时要沉着冷静、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化解困难解决问题,同时增强学会保护自己的意识。

观评记录老师组织中班语言《母鸡与苹果树》活动,观课后,本园教师的观评记录如下:朱秋平:老师的选择新颖有趣。

开始环节以猜猜乐的形式,,极大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功底能较好的带动幼儿进入到故事情境中,与幼儿互动亲切自然,能时刻注重保护幼儿的想象力与表现欲望,及时支持与肯定幼儿的想法。

能深入挖掘故事内涵,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活动环节设计有思考,环节目标性强,能一步步落实整个活动的目标,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有益的。

常宁:我认真聆听了丁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听完课后有以下几点感触:一、课件制作精美,使用巧妙、恰当。

在开始部分运用“猜猜看”的小游戏,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注意力。

二、老师的问题设计巧妙而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孩子讨论的比较激烈,问题有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如教师问:“如果真的是一只大灰狼,那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呢?”孩子们的答案很多,幼1:“母鸡会跑呀跑,大灰狼会使劲追她。

”幼2:“母鸡肯定会跑回自己的家里。

”幼3:“母鸡会被大灰狼吃掉的。

”三、教师自身对故事的语气、脉络把握的非常有度,能很好的感染孩子,将孩子带入到故事中,在评价幼儿的讲述中,教师也注意到了让幼儿用不通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四、故事结尾处可以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这是一个及语言和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故事的结尾母鸡关闭门窗并上了锁,大灰狼只好灰溜溜的走了,这实际上就是教育孩子在遇到周围有危险情况的时候,要关好门窗并上锁,防止坏人进家发生危险。

邱媛:教师的讲述生动。

充分发掘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活动中采用ppt形式,课件制作精美。

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

整个活动过程中。

教师重在情感的激发,并以此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师幼关系融冶。

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较高,活动氛围很好。

活動期間教師能及時抓住幼儿的閃光点。

提问有启发性、有层次性,教师对幼儿的心理把握准确,幼儿回答的好。

于惠艳:《纲要》中指出:“应该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老师的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母鸡和大灰狼”就为幼儿创设了这样的宽松氛围。

简单说一下我的评析意见:1.PPT制作的比较精美,运用恰当好处。

2.师幼互动积极。

在由浅入深的故事情节逐渐展示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母鸡与大灰狼斗智的过程,并通过画面中苹果树的细节变化在相互交流、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推测,展开想象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每一环节的提问比较有价值,小结到位,能有效帮助幼儿提升。

任淑静:今天听了幼儿园优秀老师——丁老师执教的《母鸡与苹果树》,这个活动是山东省新编教材中班上册主题三中的一个活动,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只大灰狼想要吃掉母鸡,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自己伪装成一棵苹果树来到母鸡家门前,母鸡早晨开门一看觉得奇怪,就在这时风吹落了几片叶子,树上露出了大灰狼的两只耳朵,母鸡说:“真是奇怪,我从来没有见过长着耳朵的苹果树。

”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子的。

”后来又出现了血红的大嘴巴,毛茸茸的大尾巴。

母鸡以同样的问题问,而大灰狼则以同样的答案回答,后来聪明的母鸡想出了一个办法,说:“苹果树在秋天是要落叶的。

”大灰狼听了就使劲的要着自己的身体,把身上的叶子都摇光了。

母鸡一看,赶紧关闭门窗并且上了锁,大灰狼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这是个集语言与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听完课后有以下几点感触: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新《纲要》中所说:“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