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差量分析法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或优或劣的一种分析决策方法。
其基本原理,首先通过两个方案的对比分别计算出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再根据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计算出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的优劣。
假设将第一方案与第二方案对比,差量收入为第一方案收入减第二方案收入,差量成本为第一方案成本减第二方案成本,则,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收益,说明第一方案优于第二方案;反之,即为差量损失,第二方案优于第一方案。
差量分析法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性生产企业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的决策;用于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用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决策。
在制造性生产企业中很多产品可以是整装成最终产品出售,也可以是零配件出售;在零配生产中,有的可以是半成品出售,有的需加工成完工产品出售。
在企业当前生产条件下对某种产品应以最终产品出售合算还是以半成品出售合算呢?可以运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决策。
例题1,红星公司每年生产A半成品500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45元,其中,单位固定成本为5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55元。
公司现已具备90%的生产能力将A半成品深加工为B产成品,A半成品深加工的单位变动成本16元/件,加工废品率为1%,B产成品的售价80元/件。
要求:使用差量分析法对A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做出决策:①假设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②深加工能力可用于对外加工业务每年可获贡献边际9000元。
解:①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时,将A产品90%加工成B产品。
差量收入=B产品收入-A产品收入=450×80(1-1%)-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