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工程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开挖工安全操作规程1、进洞作业人员应备齐劳动用品,如安全帽、手套、套鞋等。

有水地段需带雨衣。

2、到达工作面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稳定,有无松动的岩石及浮石存在。

3、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不准钻干眼,严禁钻残眼。

4、使用风钻前应对设备、工具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立即修理或更换。

检查风钻钎、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钎孔堵塞现象。

5、用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应将支架安置稳妥。

6、在碴堆上钻眼时,应注意碴的稳定,防止操作中坍塌伤人。

7、悬空钻眼时,必须搭脚手架,架子牢固稳妥且有防滑装置。

8、钻眼时,如脚手架超过2米以上时,工作人员必须拴安全带。

9、钻眼操作人员不得骑在支架上钻眼,防止中途断钎伤人。

10、不得在工作面拆卸,修理风钻。

11、钻眼时应检查把手绝缘套的绝缘和防止电缆脱落的装置是否良好,电钻工必须戴好手套,脚穿绝缘胶鞋,并不得用于引导回转钢钎,不得用电钻处理被夹住的钎子。

第二条衬砌工安全操作规程1、衬砌作业人员,工作前必须备齐个人防护用品.2、衬砌施工前,事先要检查所工作的地段有无松动的危石,必须找净顶帮的危石,确保安全,而后才开始工作。

3、衬砌前,工作面、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不准有摇晃现象,不准有探头板,并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4、衬砌工作台上应设立不低于1米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梯子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钉子露头和突出尖角。

5、作业面、跳板、脚手架的承载重量,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并应在现场挂牌标明,脚手架与工作面的底板应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必须搭在支空口。

6、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应设专人监护。

7、隧道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与车辆不得通行。

8、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应按照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挂安全带。

9、工作台上的物品,不得随意往下丢,以免伤害过往行人。

10、安装输送泵时,管路架设标准,衬砌两端堵头支撑结实,架子必须经严格检查,防止摇晃,跨塌伤人。

11、衬砌工必须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12、输送泵的接头、捆箍,应不断进行检查,防止破裂伤人。

13、修理压浆机械时,应停机并切断电源。

14、禁止在洞内熬制沥青。

在洞外熬制时,应远离人员集中的地点,防止有毒气体中毒。

15、混凝土灌注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应铺满底板,并设安全栏杆和警告标志,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第三条模板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模板作业场地(1)模板作业场地的布置,木料、钢模、模板半成品的堆放,废料的堆集和场内道路的修建,应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作业场地应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置防火器具。

四周应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

(3)钢模、木材应堆放平稳,原木垛高不得超过3米,垛距不得小于1.5米,成材垛高一般不超过1米,每增加0.5米应加设横木。

垛距不得小于1米。

作业场地应避开高压线路。

(4)下班前应将锯末、木屑、刨花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要运出场地进行妥善的处理。

2、模板制作(1)制作模板时应细致选料。

制作钢模不得使用扭曲严重、螺丝孔过多、开裂等材料。

木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和大横节疤等木料。

(2)制作钢木结合模板时,其钢木结合部位的强度、钢度应符合设计和刚度要求。

(3)制作中应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应立即修好。

(4)用旧木料制作模板时应将钉子、扒钉拔掉收好,不得随地乱仍。

3、模板支立及拆除(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围堰是否坚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向基坑内吊送材料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得抛掷。

机械吊送应有专人指挥。

模板要捆绑结实,基坑内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

(3)用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

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倾覆。

(4)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

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

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平面工作台。

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

(5)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应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

模板下放距地面1米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6)高处作业应将所需的工具放入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

(7)在用斧锤作业时,应照顾四周和上下的安全,防止误伤他人。

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

(8)拆除模板时,应制定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

拆下带钉的木料,应随即将钉子拔掉。

(9)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

3米以上模板在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或用起吊设备拉紧,缓慢送下。

第四条焊接工安全操作规程1、电焊(1)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专用防护用品(焊工服、电焊帽或护目镜、绝缘鞋及鞋盖、电焊绝缘手套、口罩等),并持证上岗,施焊完毕,拉闸上锁,遇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作业。

(3)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在干燥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

(4)严禁在带压容器和管道外部焊接,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5)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焊接前必须清洗干净,将所有孔口打开,置换内部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气体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6)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必须开设进、出风口。

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

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容器壳体隔离,施焊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外出休息10~15分钟,并应有安全人员旁站监护。

(7)焊机导线、接地线不得与钢丝绳、各种管道、金属构件或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连接,接地应符合规定,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8)更换场地,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清除焊渣。

(9)在高空焊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10)焊接模板中的钢筋、钢板时,施焊部位下面应垫石棉板或铁板。

(11)焊钳握柄必须用处于良好的绝缘状态,握柄与导线联结可靠。

(12)注意整流焊机的保护和冷却,严禁在不通风处使用。

(13)禁止在以做油漆或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直接焊接。

在焊接铜、铝、锌、锡等有色金属时,必须通风良好,采取防毒措施。

2、气焊(1)气焊作业应遵守上面电焊中的相关规定。

(2)乙炔发生器应采用定型产品,必须备有灵敏可靠的单向节流阀,防止回火。

(3)乙炔发生器不得与氧气瓶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品不得少于10m。

严禁用明火检验是否漏气。

氧气、电石应随领,下班后送回库房。

(4)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受热不得超过40℃,防止火花和锋利物件碰撞胶管。

焊枪点火时应该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作业。

(5)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的表面,严禁沾污油脂。

(6)乙炔发生器不得放在电线的正下方,焊接场地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m。

(7)乙炔发生器应每天换水。

严禁在浮筒上放置物件,不得用于在浮筒上加压和摇动。

添加电石时严禁明火照明。

(8)氧气瓶应设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剧烈震动和强烈阳光曝晒。

(9)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

胶管回火的安全装置结冻时,应用热水溶化,不得用明火烘烤。

(10)点火时焊枪不得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随意乱放。

(11)电石应放在干燥的地方,移动或搬运应将插上的小盖打开,轻移、轻放。

开桶时头部要闪开,不得用金属工具敲击桶盖。

(12)施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

施焊完毕,应将氧气阀门关好,拧紧安全罩。

乙炔浮筒提出时,头部应避开浮筒上升方向,提出后应挂放,不得扣放在地上。

(13)在焊、割现场10米范围内,不准堆放杂物,焊机接入电网时应使两者电压相符。

(14)定期清洁、保养焊接、气割设备和工具。

第五条运输车辆安全操作规程1、汽车管理制度(1)启动前,应重点检查轮胎气压、燃油、冷却水、各连接件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燃油箱盖必须加锁。

(2)启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

寒冷季节禁止用明火预热供油系统。

(3)用摇柄启动时,握柄五指需在摇柄下方朝上提。

不可往下压或双手抱柄摇车。

(4)启动后,必须认真检查汽车各部。

特别是制动器、制动空气压力、转向机械、仪表、灯光、喇叭、刮水器、后视镜等部件。

确认无误后,待水温升到40℃以上时,方可开车。

禁止驾驶性能不良的运输机械出场。

(5)行驶中,应经常观察各仪表、指示器、报警灯的工作状态。

发现显示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车,及时查找原因。

禁止在车辆不正常状态下未经处理强行驾驶。

(6)在长大下坡路段行驶时,禁止将发动机熄火或将变速杆置于空挡。

设有发动机排气制动装置的车辆,应使用排气制动。

上下陡坡时,应预先换入低速档。

不准在陡坡上换档。

(7)涉水行驶前,必须确认水底路面安全无误。

不准强行涉水。

(8)涉水行驶后,应低速使用手、脚制动器数次,以使摩擦片干燥,确保行车安全。

(9)在途中临时处理的故障,回场后必须进行正式的修理。

(10)停放时,应将发动机熄火,拉紧手动制动器,锁死车门。

禁止在发动机运转中驾驶员离开车辆,或者离开时不锁车门。

(11)在坡道停放时,下坡停放应挂上倒档;上坡停放时,应挂上一档,并使用三角木楔紧车轮。

(12)平头型车辆倾斜驾驶室时,应拿掉放在座椅上和靠背后的物件,确认前方和上方有1米以上的空间,关紧车门,方可倾斜并锁定。

复位时,应检查无遗忘的物件后再复位并锁定。

禁止未确认锁定时即起动驾驶。

(13)热机状态需开启散热器盖时,应先用布将盖蒙上,有减压装置的再将减压杆提起,然后再缓慢拧开,同时将脸部手部躲开盖的上方,以防烫伤。

(14)车辆经修理后试验脚制动器时,必须遵守下列各款:车辆由正式驾驶员驾驶;车辆上不准载物、载人;车辆手制动器作用良好。

实验前,要确认前方及左右两边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实验时,先低速试一次至二次,如无问题在按规定时速试验。

如需道路上试车,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车牌。

2、自卸汽车(1)自卸汽车应保持顶升液压系统完好,工作平稳,操作灵活,不得有卡阻现象。

(2)装卸料时要听从指挥。

不得在指定地点以外装卸料。

严禁车厢内载人。

(3)配合挖装机械装卸料时,自卸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动制动器,在铲斗必须越过驾驶室时,驾驶室不得有人。

(4)装料时,驾驶员应提醒不要装偏,物料有装偏时,行驶中应减速,以防翻车。

(5)装料前,要注意车箱上方应无电线,障碍物以及汽车周围人员来往。

卸料时,必须将车停稳,。

当车厢将到顶点时,应降低发动机转速,以防车厢振动。

禁止边卸料边行驶。

(6)向基础坑洼地卸料时,应和坑边保持设当的安全距离,以防坑沿坍塌引起翻车事故。

(7)不得在不平坦、松软、倾斜地面卸料,以防翻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