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及管理的综合研究摘要: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及特点和优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总体思路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并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做了分析和见解。
关键词:运行检修;直流系统;故障;设备管理Research on the stat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ndition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equi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re analyzed, and the general idea is also described. And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job analysis and insights.Keyword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C system; fault; equipment management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性能与质量也不断提高,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依然使用传统模式下的检修管理,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契合。
状态检修的提出为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一、状态检修的定义及发展过程状态检修就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缺陷情况,通过比较分析确定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运行状态和缺陷情况是重要的信息,它要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来获取。
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而对监测结果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应用则是状态检修得以实现的保证。
与状态检修密切相关,能直接提高状态检修工作质量的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设备寿命管理与预测技术;设备可靠性分析技术;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
健康状况是通过对设备进行纵向(历史和现状)、横向(同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信息的比较分析得出的。
这样再制定出合理的检修计划,这就是状态检修实现的方法。
态检修始于197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I.D.Quinn首先倡议。
状态检修是当前耗费最低、技术最先进的维修制度,它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但由于状态检修需要监测的内容多,投资大,并存在一定的风险,要能熟练地运用于设备维修还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故障检修-计划检修-状态检修。
故障检修又称事后检修,是一种最早的检修方式,即在故障发生后再进行检查修理。
这种检修方法有很多弊端,它是一种被动工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会使电力工作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事故的发生都会给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计划检修。
二、状态检修的特点状态检修具有以下特点:1)强化技术管理责任,提倡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定期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进取,技术管理工作进展不大。
在状态检修制度下,技术人员必须全面地收集电气设备的各项信息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分析,需要准确判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
这种明确的技术管理职责,促使技术人员必须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才能达到状态检修的要求。
2)有利于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定期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状态检修制度下,检修工作都是有针对性的,避免了检修过剩和检修不足的情况,真正能提高检修的效率。
3)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在状态检修制度下,减少了电气设备的停电次数,能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三、状态检修的优点状态检修的定义是:将基础定格在设备的状态评价,然后对分析诊断以及设备状态的结果进行考察,再安排进行状态检修的项目以及时间,从而确定好检修的实施方式。
而定期检修,属于一种预防性的检修,其参考依据是时间,而状态检修的参考依据则是状态,从而将固定的检修周期转换成为实际的运行状态。
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主要优势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虑到电气设备的机构特点、试验之后的结果以及在正常运行的状态,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检修,并且分析出哪一部分的项目需要检修。
也就是状态检修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其检修效果就会更加良好。
其二,如果设备的状态良好,就能够让检修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从而在财力、人力以及物力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节约。
其三,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以及设备的安全性能,有效避免了在检修时候的盲目乱撞。
四、设备状态检修的总体思路1.设备故障模式的确定以及存在的影响对于电气设备的故障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个方面。
不难看出,相比非功能性的故障,功能性的故障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在进行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时,应当着重于设备故障的减少与避免,防止严重的后果发生。
所以,对于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的实施来说,详细了解与判断设备故障的类型就具有实际的意义。
对于变电设备的各种类型而言,针对发生故障的严重程度,可以将故障大致划分为四种:灾难性、致命性、临界性以及轻度性。
对于故障的分类,以变压器为例:其一,灾难性指的是变压器完全被损坏;其二,致命性指的是变压器的性能下降或者是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必须立即停止运行,进行检修;其三;临界性指的是变压器仅仅是受到了轻度的损坏或者是性能有轻微的下降;轻度故障指的是对于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需要在计划当中规定出检修时间等。
2.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电气设备的维修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事后、隐患、定期与状态。
而状态维修主要是在设备状态维修方式之下,通过对设备潜在的故障的捕捉分析,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来制定出详细的维修计划。
对于状态检修来说,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管理设备的数据。
而需要维修的设备较为复杂时,就不可能同时存在上述的几类维修方式。
考虑到设备在性能等方面的不同,维修方式选择的比例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而具体需要使用何种维修方式,就要针对实际情况而定。
从目前情况来看,故障树判断、模糊综合评判以及专家评判等几种模型是较为常用的。
此外,在辅助判断方面,还可以使用计算机系统。
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主要是需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够将其性能准确无误、及时有效地判断出来。
原则上来讲,最为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技术来看,在线监测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还是以预防性试验、带电测试、运行监视和停电检查等手段综合判断变电设备的性能状态,为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3.确定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周期对于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检测主要参考的规律是故障浴盆曲线。
当潜在的故障被检测出来之后,再确定出进一步的检修工作,确保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够将其修复,从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这才是最为关键的状态检修。
从一般的情况来定,需要有足够长的检测周期,从而有利于潜在事故恶化现象的监测,但是,对于检测的间隔期,需要尽量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确保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够将其处理完善,从而恢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周期,需要考虑到经济性与可靠性两个方面。
另外,在故障的监测当中,往往不能够过于片面,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采用一定的手段相互配合,将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中和,从而采用能够将各个因素合理兼顾的一个周期。
在其中较为有力的工具是模糊决策的绝对比较法,可以将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最佳周期计算出来。
4、电气设备状态——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修的处理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载极为重要,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1)直流接地的危害性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如无产生短路电流,可继续运行,但须立即查找接地点并尽快消除接地故障,否则当发生另一点接地时,就有可能引起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的误动或拒动等,从而造成直流电源短路,引起熔断器熔断或烧毁继电器,使设备失去操作电源,引发电力系统严重故障乃至事故。
因此,直流系统一旦发生一点接地,变电站必须加强在线监测,检修人员须迅速查找并排除接地故障点,杜绝因直流系统接地而引起的系统故障。
2)直流接地的原因直流系统整体负载大、线路多,是个长期供电系统,同时还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雾、雨季节等。
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负载设备容易出现元件损坏、接线端子老化松动、电缆绝缘老化破损等问题,导致绝缘水平下降。
同时,接地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二次回路连接、设备元件组装不合理或接线错误,如:交直流混用一根电缆,交直流带电体距离较近等,都容易引起接地;二次回路、设备因年久失修、严重老化出现缺陷等,导致绝缘不合格、绝缘性能下降等;二次回路及设备工作环境较潮湿或密封不良易进水等;人员误碰、有小动物进入、金属物件掉在元件上等;设备技术改造后未使用的直流电缆未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等。
3)直流接地查找的方法当发生直流接地时,应先初步分析接地原因,是由于天气还是当天有人在工作,如两者均不是,则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接地范围,对不重要或运行短时停电的支路可采用“瞬时停电法”查找,对重要负载须先分离环路供电回路,使用直流接地检测仪器进行查找,顺序一般为先查易发生接地支路,后查一般支路,先查户外,后查户内;先查不重要支路,后查重要支路;先查新投运设备,后查投运已久的设备,查找工作由两人配合进行。
4)查找的具体操作利用绝缘监控装置,判断正、负极何极接地及接地的程度。
利用“瞬时停电法”断开不重要的回路。
若负载不允许停电的先采用分离环路供电回路的方式,再使用直流接地检测仪器进行查找,通过仪器确定接地支路后,对该支路上的可停电负载和分支路进行拆除或隔离。
如查找出了接地点在某一具体回路后,应对其回路上所有设备、连接线逐步查找,直至查找出接地点。
如负载回路查无接地点,则要对直流本体,包括蓄电池组、母线、充电设备及相关元件等进行仔细查找,直到找到接地点为止。
5)接地查找时的注意事项工作中必须两人配合进行,查找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直流回路另一点接地,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在试断开控制回路或重要回路的保护电源时要经调度同意,退出可能误动的保护,断开时间最好控制在3s内。
取下熔断器时要先正后负,投入则相反,接地故障是否消失须通过信号、表计、光字牌全面综合确认,试断开电源时,要保证不使直流母线失去电压,查找过程中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将停电的直流负载送电,在确定接地点后应立即对其处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