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弱电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弱电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6、弱电(智能建筑)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1)6.1综合布线工程 (1)6.1.1工艺要求: (1)6.2卫星电视系统的安装 (3)6.2.1工艺要求 (3)6.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4)6.3.1布线要求 (4)6.3.2工艺要求 (5)6.4有线广播系统 (7)6.5保安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 (7)6、弱电(智能建筑)系统施工工艺流程6.1综合布线工程综合布线是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基础设施,将楼内的办公、通讯等设计统一规划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楼内信息处理(包括数据、语音、图像及各种多媒体信息等),并保持用户与外界互联网及通讯的联系,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写工程的设计要求)采用星型布设方式,系统设计为六类非屏蔽系统,可以提供语音、数据通信。

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线缆外,所有的接插件均采用模块化的标准件,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支持带宽250MHz的应用。

6.1.1工艺要求:6.1.1.1暗配钢管及线槽安装①预埋暗管的工艺要求:⑴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 mm。

⑵直线部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⑶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⑷管转弯的曲率半经不应小于该管外经的6倍,如暗管外经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⑸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②网络地板下线槽铺设要求⑴线槽之间要沟通。

⑵金属线槽盖板应可开启。

⑶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支线槽宽宽不宜小于70mm。

⑷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③桥架和线槽的敷设要求⑴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⑵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 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

④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⑤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柱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

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

立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线缆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⑥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⑦金属线槽、缆线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⑧综合布线的穿线、布线6.1.1.2管内穿线⑴穿线前应穿带线:穿带线的同时,也检查了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

穿带线的方法:a、带线一般均采用Φ1.2∽2.0mm的铁丝或钢丝。

先将铁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人管路内,管路的两端均应留有100∽150mm的余量。

b、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穿好。

c、穿带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分别在两端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搅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⑵清扫管线:a、清扫管线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等杂物。

b、清扫管路的方法:将布条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杂物清净。

⑶线槽内敷线:a、线槽内配线前应清除线槽内的杂物;b、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c、线槽口向下配线时,应将分支导线分别用尼龙扎带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线槽底板上,以防导线下坠。

d、在穿越建筑物的变形封时,导线应留有补偿裕量。

⑷放线及断线:a、放线前应根据图纸对导线的对数进行核对,以免少放和漏放。

b、在线槽放线前应先检查管与线槽连接处的护口是否齐全,导线、电缆、保护地线的选择是否符合设计图的要求,管进入盒、箱内外根母是否锁紧,确认无误后再放线。

c、无论是管内穿线还是线槽内敷线,导线在管内和线槽内都不应有接头。

6.2卫星电视系统的安装(写工程的设计要求)本工程卫星电视信号由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现拟设两套,具体施工时的安装数量和位置,由使馆方和天线厂商共同确定)接收,通过信号光缆引入电视机房,经电视机房的前端设备处理后,系统采用树型分配-分支结构传输电视信号。

线路采用高物理发泡的优质同轴电缆,干线采用SYWV-75-9SC25敷设,支线采用SYWV-75-5SC20敷设,均为电缆沿金属线槽敷设或穿镀锌钢管暗敷。

电视用户出口距地0.3米墙面设置或按装修位置设置,每户住宅内设置一个住户综合配线箱。

6.2.1工艺要求6.2.1.1预埋暗管①预埋暗管的工艺要求:⑴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 mm。

⑵直线部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⑶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⑷管转弯的曲率半经不应小于该管外经的6倍,如暗管外经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⑸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 MM∽50MM。

6.2.1.2有线电视的穿线穿线前应穿带线:穿带线的同时,也检查了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

穿带线的方法:⑴带线一般均采用Φ1.2∽2.0MM的铁丝或钢丝。

先将铁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人管路内,管路的两端均应留有100∽150MM的余量。

⑵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穿好。

⑶穿带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分别在两端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搅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清扫管线:⑴清扫管线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等杂物。

⑵清扫管路的方法:将布条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杂物清净。

放线与断线放线前应根据图纸确认管内穿线数量,以免少放或漏放。

断线时,在用户端、分配分支箱内、放大器箱内都要留有一定的长度。

6.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6.3.1布线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机验收规范》的规定。

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作结束后进行。

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6.3.2工艺要求6.3.2.1火灾探测器的安装①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b、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c、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 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 m。

d、在宽度小于3 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e、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②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③探测器底座应安装牢固,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④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

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⑤探测器底座的外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入端处应用明显标志。

⑥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⑦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处。

⑧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6.3.2.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①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

②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③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0.1 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用明显的标志。

6.3.2.3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①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②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

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③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由明显标志。

④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6.3.2.4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①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②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管。

③工作接地线与保护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④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A、测量接地电阻,并作记录;B、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C、审查施工质量。

6.4有线广播系统(写工程的设计要求)本工程在多功能厅、宴会室等设背景音乐,可单独控制调节音量,与消防广播系统合用,在消防状态时强制转入火灾事故广播。

背景音乐系统频响为70Hz~120kHz,谐波小于0.1%,信噪比不低于65dB,线路敷设采用阻燃双绞软铜线(ZR-RVS2X1.0)穿热镀锌钢管暗敷。

火灾时,自动或手动打开相关的火灾应急广播,同时切断背景音乐广播。

系统所有器件、设备均由承包商负责成套供货、安装、调试。

6.5保安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布线要求:系统建筑物内垂直干线应采用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等保护方式布线。

与裸放的电力电缆的最小净距800mm;与放在有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的电力电缆最小净距150mm。

水平子系统应穿钢管埋于墙内,禁止与电力电缆穿同一管内。

吊顶内施工时,须穿于PVC管或蛇皮软管内;安装设备处须放过线盒,PVC 管或蛇皮软管进过线盒,线缆禁止暴露在外。

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敷设于封闭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积的50%。

安装与调试保安监控的各种设备的系统调试,由局部到系统进行。

在调试过程中应遵照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深入检查各部件和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在各种设备系统联接与试运转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厂家的技术说明书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