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ppt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ppt


DTE和DCE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 二、物理层特性
1. 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规定了DTE和DCE实际的物理连接; 详细说明了接插件的尺寸,插头的数目,排列方式, 以及插头和插座的尺寸,电缆的长度,以及所含导 线的数目等。
2. 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规定了数据交换信号及有关电路的特 性。一般包括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说明,信号状态 (逻辑电平,通/断,传号/空号)的电压和电流的 识别,以及电路特性的说明和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 定。
协议与服务的分离,使得计算机网络中 采用新通信技术替换落后的通信手段更容易, 增强了计算机网络的适应性。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一、OSI参考模型遵循原则 目标站第n层收到的对象应当与源站第n
层发出的对象完全一致。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主机
交换机 路由器
服务器
▪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Data H Data H H Data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3.3 物理层
▪ 一、概述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它向下直接与传 输介质相连接,是开放系统和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 向上相邻且服务于数据链路层。它的作用是在数据 链路层实体之间提供必需的物理连接,按顺序传输 数据位,并进行差错检查。在发现错误时,向数据 链路层提出报告。它是连接两个物理设备、为数据 链路层提供透明位传输所必须遵循的协议。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 二、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 Application Pres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link Physical
▪ 三、 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3. 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规定接口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即DTEDCE之间各信号的信号含义。通常信号线可分为: 数据线、控制线、同步线和地线四种。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3.1 基本概念
▪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3.3 物理层
▪ 3.4 数据链路层
▪ 3.5 网络层
▪ 3.6 传输层
▪ 3.7 会话层和表示层
▪ 3.8 应用层
▪ 3.9 TCP/IP体系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3.1 基本概念
1. 实体:能发送和接受信息的任何东西 2. 协议:两个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的规则集合。 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即确定协议 元素的格式。 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即确定协议 元素的类型。 同步:包括速度匹配、排序和拥塞控制等,即 有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OSI参考模型
▪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 RM 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 构。
▪ 分层结构的优点:
• 简化网络的操作 • 提供设备间兼容性和标准接口 • 促进标准化工作 • 结构上可以分隔 • 易于实现和维护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七层功能
7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6
5
4
3
底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2
1
2020年7月13日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七层功能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7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6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5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Bit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 B
▪ 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 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
2020年7月13日
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工程系吕学松
Data H Data H H Data
数据封装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4
寻址和路由选择
3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2
比特流传输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 四、OSI数据流向
对等层通信
应用层
APDU
应用层
Host A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PPDU SPDU Segment Packet Frame
确认:服务提供者告知服务调用者关于 它的请求的答复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7. 服务与协议
服务是各层向它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 (操作),定义了相邻两层之间的接口。下 层为服务提供者,上层为服务调用者。
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 分组和报文的格式及意义的一级规则。
实体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2020年7月13日
peer process 对等处理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传输层 连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protocol 物理连接
物理层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3.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体系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计 算机网络体系,其核心是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功 能分配定义,即描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互连通信 的方法和结构,是层和协议的集合。
接口:相邻层之间有一个预先定义明确的界面, 称为接口,接口定义了服务原语和下层向上层提供 的服务。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4. 各层设计问题
• 链接问题 • 差错控制 • 数据流量控制 • 传输方式 • 路由选择 • 拥塞控制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5. 服务类型
层与层之间具有服务和被服务的单向依赖关系,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而上层调用下层的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收发的数据不令顺序一致,而 且内容也相同。
无连接服务:有可能后发的报文反而先收到。
6. 服务原语
请求、指示、响应、确认
2020年7月13日
计算机工程系吕学松
6. 服务原语 请求:服务调用者请求服务提供者提供 某种服务
指示:服务提供者告知服务调用者某事 件发生
响应:服务调用者通知服务提供者响应 某件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