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生活于明万历35年至清康熙23年(公元1607-1684)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
先生为医,精诣歧黄,通晓各科,尤精于妇科。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为其代表作,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医妇产科专着,书中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妇科临床。
笔者学习先生著作,对其辨证论治思想初探一二。
1论病求因,辨证简要
《女科》书中每论一病一证,必探其病因,别其异同,且言简意赅,扼要得当,便于临床掌握。
如论不孕证,详列十种之多,但每一证型只抓住一两个主证加以识别:如谓身瘦者为血虚,阴虚;下部冰冷者为胞宫寒;心怀狭隘,易生嫉妒者为肝气郁结;体胖痰多者为湿胜;骨蒸潮热者为骨髓内热。
又如论妇人带下,谓“带下俱是湿证”,一个“湿”字便概括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进而以显而易见的带下颜色为根据,区别为青、赤、黄、白、黑五带。
证候虽然复杂,但寥寥数语即剖析清楚,判然有别,要简不繁,形成傅氏辨证的一个重要特点。
2八纲辨证,妙解病机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傅氏在《女科》中灵活运用阴阳之理,妙解病机,见病知源,尤具特色。
其以阴阳为纲,辨明证候寒热虚实。
如论经水先期云“妇人有先期而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又有妇人先期经来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
夫同时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
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又如“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
”以上从月经的先后期辨其寒热,又从月经的量来辨其虚实,这种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
3脏腑辨证,统筹兼顾
傅氏十分重视脏腑学说,针对妇科病特点,提出肾为任脉之本,脾为带脉之本,肝为冲脉之本,强调肝、脾、肾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指出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又相互滋生,因此肾与妇女经、孕、产、乳均密切相关。
“经本于肾”,傅氏认为月经病与肾精、肾气均密切相关;不孕则多责之肾虚:身瘦为血虚肾阴亏虚,胸满不思饮食为肾阳气不足;骨蒸夜热为肾水不足;同样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不足而胎动。
因此,傅氏善用生熟地,山萸肉等滋补肾精,加上当归,阿胶等养血以生精。
总结其补肾之法,有温润填精补肾阳法、甘温补肾气法、甘咸滋阴养血补肾法、滋阴清热泻火法、引火归元法、滋肾养肝法、补肾健脾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