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考试复习知识点电影叙事的发现一、卢米埃尔兄弟1、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2、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二、梅丽爱的创新(1896-1912)1、使电影成为被策划的充满特技的戏剧表演,让观众首次看到了电影制造奇幻世界的魔力。
2、“停机再拍”产生叙事效果3、“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于歪曲现实的方法。
”4、局限:终未跳出舞台框架三、卢米埃尔和梅丽爱的对比布莱顿学派的叙事突破(1902-1908)1、代表人物: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森出生并工作于布莱顿而得名2、创新突破:A、系列镜头的使用B、蒙太奇的时空转换镜头的雏形,为后来的埃德温、鲍特、格里菲斯等大师级人物引领了方向自觉的叙事一、埃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1、剪辑组合解决电影叙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流畅”2、在视觉上突破了日常视点二、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1、电影特色?(1)电影的叙事方式:明显的受到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2)电影的时空: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大大超越了影片实际叙事时间,也形成了冲破故事空间束缚的空间观念。
(3)电影的语言: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
实际上是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
4、格里菲斯对世界电影的主要贡献在哪儿?(1)把电影从戏剧中分离出来,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第七艺术”。
(2)着力于探求电影特技,尤其是摄影构图和蒙太奇。
(3)他的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再是场面,而是镜头,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首创。
重要作品:《党同伐异》剧情简介:这第一个故事叫做“母与法”。
讲述20世纪初的加利福尼亚州,一位青年工人被人诬陷为杀人犯,被判处死刑。
而他的妻子则必须在行刑之前找出真凶,营救她的丈夫。
第二个故事“耶稣受难”发生在公元27年的巴勒斯坦。
耶稣被门徒出卖,受尽折磨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第三个故事是“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发生在公元1572年的法国巴黎。
天主教徒发动了对新教徒的大屠杀。
一对婚期在即的新教徒青年也遭遇不幸。
第四个故事是“巴比伦的陷落”:公元前539年的中东,巴比伦大祭司因为与王子巴尔撒尔的恩怨,竟然在波斯大军来攻之际打开城门,巴比伦古国从此灭亡。
1、奠定格里菲斯在世界电影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是他于1915年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6年导演的《党同伐异》2、《党同伐异》是由《巴比伦的陷落》、《基督受难》、《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母与法》4个小故事组成。
3、影片创造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法”发展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格里菲斯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系统使用蒙太奇的电影导演。
4、影片的主题是:“排斥异己与仁爱的斗争。
”告诫人们,人们之间应该宽容、博爱,互相残杀会造成仇恨。
5、在技巧表现上确实有新的独创性:(1)它打破了戏剧的“三一律”,第一次把时空相距甚远的故事组织在一起,这是交替蒙太奇理论的实践基础(2)巧妙地运用了隐喻蒙太奇(3)丰富发展了平行蒙太奇。
6、电影语言上的历史贡献在于:4 段故事不是一个个单独展开,而是交替进行,十分大胆而又流畅地把时间相距甚远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平行交替叙述而造成逐渐紧张强烈的情绪而达到最高潮。
影片在影像结构、叙事结构以及镜头运动、剪辑节奏上的创新对世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影响极大,被认为是最早的经典影片之一。
1958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上,它被评为电影史上12部最佳影片之一。
苏联蒙太奇学派一、库里肖夫《母亲》胶片的组接是影片产生意义的基础,产生影片意义核心不是胶片本身,而是观众的期待心理,此理论构成蒙太奇理论基础。
二、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自觉将蒙太奇理论创造运用到电影创造中,并形成一种风格化的创作原则。
2、蒙太奇冲突理论:(1)通过非剧情的相关镜头的组合来创造理性和思想,甚至舍弃了叙事逻辑的连贯性和思想,完全以“冲突”为核心组织情节的推进与发展。
(2)强调“不同质的画面的组合”——对立。
3、爱森斯坦提出(1)“杂耍蒙太奇”(2)“情绪剧本”理论。
4、爱森斯坦的贡献:将蒙太奇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明确地归纳为两条(1)“合乎逻辑,条理贯串的叙述”(2)“充满情感”,“激动人心”。
三、普多夫金产生影片意义的核心不是胶片本身,而是观众的期待心理爱森斯坦强调“冲突”,普多希金重视“联系”,确立以叙事为主要出发点的蒙太奇形式。
四、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记录电影派反对现实的实录,认为电影要表达“机器的诗意”类型电影的观念及叙事模式1、定义:根据影片的叙事模式、题材内容而划分2、叙事模式:(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影像。
3、种类: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和生活情感片等。
4、制片制度:(1)极度精细的组织分工(2)制片人制度(3)明星制重要作品:《公民凯恩》剧情简介:影片以20世纪初叶美国新闻业巨头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为原型,用新颖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位报业大王的一生。
凯恩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后死去。
一位青年记者受新闻报刊委托调查这几个字的含义。
通过查阅有关回忆资料了解凯恩青年时代的经历及其母亲的艰难身世。
报社董事长伯恩施坦介绍了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战争的往事。
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讲述了他与美国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他与第二个妻子、歌手苏珊的邂逅以及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
苏珊则在夜总会中介绍了她和凯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变迁;她在凯恩的支持下想饮誉歌坛,失利后便与凯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庄园隐居。
直到最后焚烧凯恩旧家具时,才发现“玫瑰花蕾”原来是刻在他童年时代曾珍爱的雪撬上的字。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的成就1、开放式叙事结构:五段叙述,使电影摆脱了单一的线形叙事,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
2、视听技巧:创造性的使用了景深镜头与长镜头(服从于电影的叙事技巧)“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处女作《公民凯恩》是现代电影的奠基石”——巴赞3、结构:(1)一条叙述线(现在时态,正序):从凯恩的死起,引起一系列调查访问。
用一个假悬念,玫瑰花蕾来引导。
(2)一条内容线(过去时态,基本正序):先是纪录片式的总结和提出问题,然后由不同的受访人叙述出他从幼年、办报成功、第一次婚姻失败,到政治失败和第二次婚姻破裂的人生过程。
基本上是点状结构,但一生的脉络非常清晰。
4、电影技巧:(一)长镜头(被巴赞称道)和景深镜头的使用。
本片有一个表现凯恩童年时代决定他人生转折的景深镜头:前景是赛切尔同凯恩母亲在屋里商谈财产委托事宜,后景是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小凯恩在雪地上嬉雪撒野的情景。
这个著名的长镜头,即是一种客观的叙事,即对事实的描述,但前、后景中又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表现了财富对凯恩纯真心灵的侵蚀。
(二)隐喻是本片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法。
一方面来自情节手段,如凯恩对苏珊演义生涯的全力扶持,即隐喻着竞选失败后他对自己形象的重新塑造,另一方面又来源于镜头手段。
隐喻曾是苏联蒙太奇学派对电影艺术的重大贡献,如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运用三个不同姿势的石狮雕像,表现了人民的觉醒,但这种隐喻意义主要来自于镜头的组合,单个石狮并无这种含义镜头内部传达隐喻:奥逊威尔斯把白色看作是死亡的颜色,在影片中他始终运用白色,诸如飘着白雪图案的水晶球、小凯恩在雪地上玩耍、白色的雪橇、凯恩的两个妻子最初出现时穿着白衣裙等,以此来隐喻凯恩失去的爱、天真和所有他想得到的东西。
此外,那个时常在黑暗中隐现的仙境般的庄园,隐喻了凯恩即豪华又凄凉的生活世界。
特别是暮年的凯恩,在苏珊离开后独自走过大厅的镜头,从一重重镜子里叠映出他一重重身影,向深处延伸。
这是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景深镜头,隐喻着贯穿着他一生的倔强的自我意志,但又非常孤独。
同时,这个镜头还隐喻着凯恩的性格内涵,由一个凯恩折射出无数个凯恩,他对着镜子里的身影,自己似乎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是痛苦。
其实,这里隐喻的乃是凯恩被极度扭曲的心灵。
(三)蒙太奇、剪辑(对于时间的巧妙设计)(1)从圣诞快乐一下切出新年快乐,似乎是接连的,却一下子过了20年。
(2)用照片转场,将全部过程省略。
(3)早餐的几组对切和各组间的闪接,即交待了时间,也交待了两人关系的变化。
(其他叙事方式:戏剧、文学,都不可能这样简洁、形象、具体。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1、定义: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
2、主题:关注底层民众精神:哀伤与绝望3、贡献:(1)更新“现实”概念。
该流派的“现实”,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他们的电影仅仅保留现实中最奇特、最具特色的方面。
(2)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
(3)发挥文学在电影中的力量。
3、代表人物:让·雷诺阿,代表作有《托尼》、《大幻灭》、《游戏规则》。
4、精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继承了先锋主义电影的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兴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2、意义: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改变了世界电影走向与审美发展的方向。
3、核心理念:积极、博大的,寄托了对社会和人民新生的期望,本质上基于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4、创作特色:(1)道德立场:应该看到表现形式背后所寄于的愤怒与反抗,是一种心灵绝望之后的呐喊。
(2)叙事创新:创作一种非戏剧化的叙事风格——取消人为臆造的情节,舍弃专业演员,直接在街头巷尾摄取影片题材,以此来反映当前的社会观。
5、影响:(1)电影史有新现实主义之前与新现实主义之后之分——其叙事风格与美学风格深刻地改变了电影发展。
(2)其所表现的基于偶然性为事物发生、发展逻辑的表述方式根本性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的观看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新的电影叙事方式的出现。
(3)不仅影响了法国新浪潮运动,也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电影的发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主要体现在:一、纪录性——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