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导论•知识产权概述•概念•特征•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intellectual property)台湾地区称之为“智慧财产权”;日本曾称之为“无体财产权” ,现称作“知识所有权”。
我国民法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作为正式的法律用语最早出现在《民法通则》中。
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目前主要有三种表达方法:1、下定义;主要表现在论著或教科书中。
如吴汉东的教材中的论述为“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2、列举主要内容;如知识产权传统上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三个法律领域。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保护对象或划分的方法在《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项目的权利:(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7)禁止商标不正当竞争;(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2)商标权;(3)地理标记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分为两个类别:版权(copyright)和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无形性•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双重性•无形性(一)客体——无形的智力成果(二)通过有形的物质形式表现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北京伟地出版社•2001年6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发现,北京伟地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张MP3音乐光盘的——《同一首歌MP3-100首》。
其中使用了该协会70位会员的54首音乐作品,但是却没有向这些作者支付使用费。
而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规定,MP3音乐的使用费为每首作品每复制一次的标准为0.12元。
双方经过接触,但没有能解决问题,遂提起诉讼。
•被告伟地出版社辩称:MP3光盘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载体,不能认为它是对原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而且,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没有关于出版、发行MP3光盘方面的禁止性规定,因此自己并没有侵权。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一案件并于2003年4月23日做出一审判决:伟地电子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人民币十一万八千八百元。
•含义——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权,他人不得侵犯。
•时间性•含义——只在规定期限内受法律保护。
•超出期限后,该智力成果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无偿使用。
•例外 :如商业秘密的保护•地域性•知识产权根据国家的法律产生只能在其产生的地域范围内有效•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地域性的削弱历史教训•北京的“五星”啤酒在美国销路很好,被外商抢先注册后被迫改换为“九星”啤酒,销量大减。
•上海的“芭蕾牌”珍珠霜畅销东南亚,在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被外商抢先注册,外贸部门只好花近200万人民币从外商手中买回商标专用权;•上海的“英雄”牌金笔深受日本人欢迎,被日商抢先注册后,因不愿支付每支笔销售利润5%的商标使用费,被迫退出日本市场。
•含义——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统一马少波诉中国京剧院侵犯署名权纠纷•原告著名戏剧家马少波在起诉状中称:他是京剧《白毛女》的改编者之一,是剧本《初出茅庐》、《满江红》的作者之一,中国京剧院于1995年11月为纪念该院成立40周年,在其出版发行的纪念册上介绍上述3部作品时,均未署上他的名字。
马少波认为侵犯了他的署名权,于是提出诉讼。
法院最后判决中国京剧院在《中国戏剧》杂志上公开向马少波赔礼道歉,并对《白毛女》、《满江红》、《初出茅庐》的署名问题作一更正说明,承担诉讼费用第一章著作权法概述COPYRIGHT•著作权法概述•著作权客体•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取得、内容和归属•著作权邻接权•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的概念•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相关概念辨析•著作权与版权•版权与出版权著作权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著作权法——指调整因著作权的产生、控制、利用和支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原则✓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原则✓协调作者与国家、集体和社会公众利益原则✓符合著作权国际保护基本准则原则第二章著作权客体•作品的认定•作品——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作品的要件✓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独创性✓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可复制性作品的种类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杂技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十、其他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二)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李淑贤、王庆祥诉贾英华侵犯著作权案•李淑贤(溥仪遗孀)与贾英华曾为邻居,两家关系较好,经常往来。
当时贾英华曾帮助李淑贤整理溥仪的日记及其他遗留文字,并整理李的一些口述资料。
1979年到1980年,由《人物》杂志社约稿,后登载在人民日报《战地》杂志上的有关整理文章,以“李淑贤”为署名人,同时署名“贾英华整理”。
1980年6月,李淑贤改变了与贾英华合作创作溥仪后半生传记作品的初衷,同意由王庆祥与其合作,并且存放在李淑贤处的溥仪日记、其他文稿,以及出自贾英华手笔的整理成果(包括溥仪编年、写作采访线索、溥仪病历摘抄,李淑贤口述回忆资料等共2万余字)全部交王庆祥带走。
王庆祥获取资料后,于同年10月完成了《溥仪的后半生》初稿。
其后,李、王达成“版权共有”协议,1988年11月出版了《溥仪的后半生》一书。
•早在1980年李改变初衷时,贾英华曾要求仍旧参与创作《溥仪后半生》一书,但被拒绝。
于是贾决心独自创作。
他自费采访了三百余人,包括溥仪“后半生”开始的目睹者(即与溥仪一道被特赦、一道从抚顺到北京的人)到“后半生”结束时的目睹者(溥仪去世前守候在病榻旁的人),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包括有关的新闻报道等)。
其收集、笔录的文字已超千万。
1984年,《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初稿完成。
其间又经出版社及其他方面的一些人提出修改意见,几次修改,于1988年9月向解放军出版社交付定稿,1989年6月出版。
•1990年11月,李淑贤与王庆祥向北京市西城区法院起诉,称贾英华的《末代皇帝的一书达70%以上,侵犯了二人的版权,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销毁存书、不要印刷出版,赔偿经济损失等。
被告辩称:事实是王庆祥拿走并使用了被告的整理成果,用于《溥仪的后半生》的“创作”;《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根本不存在抄袭李、王一书的问题。
本案的争议焦点——贾英华的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法院的判决•贾在创作《末》一书过程中,通过长期搜集、整理,获得了对溥仪生平的广泛了解,以此构成了其书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不是抄自原告作品。
•创作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当需要表现特定历史人物活动的客观真实时,都不可能凭空杜撰,由此造成原、被告所著之书在记述人物、时间、事件等内容时所反映的客观史事和所利用的史料部分相同,不能作为抄袭的依据。
•被告所著之书在创作风格、文学处理等表达形式上亦体现了自己的特点,表明了其作品的独创性。
原告并不能证明这些表现形式属其独自所有。
故原告认为被告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
•双方在法定期间内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生效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诉Feist Publications 侵犯著作权案•两者都是从事电话服务业者,都免费发给用户电话号码簿。
Feist公司将Rural公司的名录资料列入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薄之中,导致1983年的电话号码簿全部的四万六千八百七十八项名列中有一千三百零九项与Rural公司1982—1983年的白页电话号码簿中所列雷同。
•Rural公司因而向法院起诉Feist公司侵犯其版权。
审理此案的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第十巡回法庭均判决原告胜诉,但最高法院认为尽管Rural公司为整理、出版电话号码薄付出了劳动,但该电话号码薄缺乏原创性,Rural公司不能对其享有版权。
因而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改判被告胜诉。
张某诉李教授侵犯著作权案•丰都¡°鬼城¡±是著名旅游景点。
张某在游览丰都时突发奇想:如果能依山势选取一座山峰,在山上选取恰当的位置雕刻出数量众多的小鬼形象,然后再由众多的¡°小鬼¡±构成一个¡°大鬼¡±的轮廓。
这样,从远处看这整座山是一个¡°大鬼¡±,近处看,却又是无数的¡°小鬼¡±。
若开发成功,势必会给丰都增加一个旅游亮点。
张某遂找到了成都的美术学教授李某(以下称¡°李教授¡±),将自己的设想讲出,表示希望同李教授一起设计该造型。
李教授经研究张某的设想后,拒绝了的合作研究请求。
张某也就没有继续考虑其设想。
•后来,当张某再次到丰都时,发现当地正在施工搞一个旅游项目的开发工程。
而该工程指导思想正是张某最初的设想,该工程的¡°小鬼¡±和¡°大鬼¡±设计图正是李教授完成的。
张某非常气愤,认为李教授在得知自己的设想后故意拒绝合作设计¡°小鬼¡±和¡°大鬼¡±的造型,是想将自己排除创作者之外。
李教授利用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却并不告知自己,还表示是他本人完成的设计,因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遂将李教授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认定自己是¡°丰都大、小鬼¡±山的设计图的著作权人之一,判令李教授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第三章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主体——又称为著作权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作品享有著作权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