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突然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违背人们意愿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包括人员急性中毒)、设备损坏、建筑工程倒塌或废弃、安全设施破坏以及财产损失的(发生其中一项或多项),迫使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意外事件。
2.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①严重性;②复杂性;③可变性;④多发性4.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按伤亡事故类别分类: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等。
(2)根据法规条列分类:①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建筑施工安全宏观的监督与管理模式:一、法律的手段规范安全管理;二、经济的手段促进安全管理;三、文化的手段加强安全管理;四、科技的手段支持安全管理6.建筑三要素:(1)建筑功能(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3)建筑形象。
7.建筑分类:(一)按建筑物的用途分类:(1)工业建筑(2)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按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1)住宅建筑。
低层,1~3层;多层,4~6;中高层,7~9层;高层,10~30层(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
建筑物总高度在24m以下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在24m以上为高层建筑(3)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 (三)按建筑结构类型分类:(1)砌体结构建筑(2)混凝土结构建筑(3)钢结构建筑(4)木结构建筑8.建筑工程产品的特点:(1)产品的固定性(2)产品多样性(3)产品体形庞大(4)产品的综合性9.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1)生产的流动性(2)施工的单件性(3)施工的地区性(4)建筑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5)建筑生产的条件差异大、可变因素多(6)生产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7)立体交叉施工、高空地下作业多(8)手工操作、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9)施工的复杂性10.建筑工程施工依据:(1)施工图(2)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操作规程(3)施工组织设计(4)定额与施工图预算11.建筑施工顺序(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通常遵守的原则):(1)先地下,后地上(2)先土建,后安装(3)先主体,后装修(4)先屋面防水,后室内抹灰(5)管道、沟渠等应先下游,后上游12.五项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群防群治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4)意外伤害保险制度;(5)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13.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4.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中介服务助管、从业人员遵章守纪、全社会监督支持15.三级管理制:建筑工程总公司→安全处→负责本公司范围内安全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公司→安全科→负责本公司范围内安全检查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受上级机关安全处的技术领导及监督)建筑工程项目部→安全组→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工作(受安全科的技术领导)16.“三全”管理:全过程、全员、全企业17.PDCA循环:(1)计划阶段P;(2)实施阶段D;(3)检查阶段C;(4)处理阶段A18.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19.安全监理:是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或业主)的委托和授权,依据法律、法规、已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监理合同及其他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20.影响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的因素:1)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 2)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并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 3)心理因素的影响 4)身体疲劳程度影响 5)环境状态的影响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安全组织、安全规划、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与奖惩、现场安全培训、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安全活动2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技术措施23.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以及工程总平面布置图24.土的工程分类: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25.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可松性2)土的含水量3)土的渗透性4)土的休止角26.土方边坡坡度==bhmhb:1/1=27.土的含水量%100⨯=swmmw28.土方施工的危险性:土方坍塌伤害、地下障碍物易造成的伤害、土方机械设备施工引起的危害、物体打击伤害、人员坠落伤害、原有建筑物引起的危害29.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本质原因:土体内土颗粒间存在的摩擦力和粘结力30.土方坍塌的外部原因:(1)不按土体特性放坡或加支撑(2)沟沿超载而坍塌(3)沟内积水而坍塌(4)振动也易使土坡失稳(5)解冻导致塌陷(6)采用的支撑措施不正确而塌陷31.土方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掌握下列资料:(1)水文、地质、气象资料(2)施工场地地下设施资料(3)周围建筑物基础的埋深(4)施工场地的大小与工程设计要求32.一步架高度:每次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一般为1.2米左右33.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1)有适当的宽度、一步架高度、离墙距离能够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的需要(2)装拆简单,能多次周转使用(3)坚固稳定34.脚手架的分类:(1)按用途分:砌筑用脚手架、装修用脚手架、混凝土工程用脚手架(2)按材料分: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金属脚手架(3)按搭设位置分:外脚手架、里脚手架35.脚手架铺设:对头接、搭头接36.脚手架常易发生的事故:基础处理不当、用料选材不严、防护栏杆不符合实际情况、脚手架与永久结构拉结不牢、拆架操作不符合安全规定37.脚手架作业事故预防(架子把好十道关):材质关、尺寸关、铺板关、连接关、承重关、挑梁关、检验与维护关、雷电关、栏杆关、上下架通道关防止脚手架垮塌重点是把好前“七道关”38.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浇筑成型用的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安装、拆除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总称39.模板系统由模板和支撑两部分组成。
支撑是保证模板形状、尺寸及其位置空间的支撑体系,它既要保证模板形状、尺寸和空间位置正确,又要承受模板传来的全部载荷40.模板按施工方法分类:现场装拆式模板、固定式模板、移动式模板41.模板设计的目的:(1)合理选择模板和支撑体系(2)保持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及稳定性(3)能承载预期载荷(4)能控制变形量42.作用在模板系统的荷载:永久载荷和可变载荷43.模板系统安装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2)保证安装和使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载荷(3)构造简单,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4)选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周转次数要多,损耗要小,成本要低,技术要先进44.拆模顺序:(1)一般是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2)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拆向两端(3)多层楼板模板支柱在拆除下一层楼板的支柱时,应保证本层的永久性梁板结构足够承担上层所传来的载荷,否则应推迟拆除时间45.主体工程施工特点:高处作业多、交叉作业多、夜间施工多、使用的设备多46.主体工程施工主要的伤害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47.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48.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49.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用R表示50.基础高度: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一个垂直水平面的柱形空间,此柱形空间内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用h表示51.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52.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简称作业高度,H53.作业高度分为:2~5m;5~15m;15~30m;>30m54.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①当h为2~5m时,R为3m;②当h为5~15m时,R为4m;③当h为15~30m时,R为5m;④当h为>30m时,R为6m55.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管理措施:严格而科学的管理、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56.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技术防护措施:三宝四口五临边,架子把好十道关,屋面顶棚有措施,梯子必须牢又坚57.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口、通道口五临边:阳台周边、无防护的屋面、框架结构的楼面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58.施工机械传送装置分类:机械传动(零件直接接触传动、通过挠性件的间接传动)、液压与液力传动、气力传动和电力传动59.机械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60.建筑施工机械的分类:运输机械、土方工程机械、桩工机械、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钢筋与混凝土机械、木工机械、喷涂机械、装修机械、手持工具、空气压缩机和水泵61.建筑施工机械常见的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伤害、触电伤害62.导致车辆伤害的主要因素:不良驾驶;司机在作业期间对一些危险设施疏忽大意;擅自让人搭车;维修保养不良;超载或装载欠佳;场地拥挤,道路无理的规划63.建筑施工机械伤害分类:转动的刀具锯片、相对运动部件、有下落或倾倒危险的装置、运动部件的凸出物、旋转部件不连续旋转表面、蜗杆和螺旋64.建筑施工机械事故的预防措施:对操作者进行安全培训;设备安全按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创造有利于机械安全工作的环境;加强机械操作者的个人防护措施,合理佩戴防护用具;应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机械设备,使其适应人体特性65.木工机械分类:制材机械、细木工机械、附属机具66.打夯机械常见事故分析:1)打夯机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电死人;2)操作者操作时,操作不当,用力过猛,跌倒,撞伤或被砸;3)打夯机失去控制,破坏建筑设施及其他装置,并使自身损坏67.临时用电: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电动设备和照明等,进行的线路敷设、电气安装以及对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使用、维护等工作,也是建筑施工过程的用电工程或用电系统的简称68.建筑施工现场专用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二是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三是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