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JG南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JG H-2013 湖沥青改性路面施工技术指南Lake bitumen modified pavement construction guide(初稿)2012-12-01发布 2012-12-01实施重庆建工集团南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发布湖沥青改性路面施工技术指南JG F-2012湖沥青改性路施工技术指南Lake bitumen modified pavement construction guide(初稿)参编单位: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南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南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批准日期:2012年12月01日目次前言 (4)1 总则 (1)2 术语 (2)3 符号及代号 (4)4 一般要求 (5)4.1 目的 (5)4.2 基本要求 (5)4.3 标准执行 (5)5 材料标准 (6)5.1基质沥青 (6)5.2 湖沥青 (6)5.3 湖沥青改性沥青 (7)5.4 粗集料 (7)5.5 细集料 (8)5.6 粘层 (9)6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1)6.1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指标参数 (11)6.2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制作方法 (11)6.3 配合比设计步骤 (12)6.3.1 目标配合比设计 (12)6.3.2 生产配合比设计 (13)6.3.3 生产配合比验证 (13)7 施工工艺 (14)7.1 附属工程 (14)7.2 下层沥青路面渗水调查 (14)7.3 粘层施工 (14)7.4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设备 (14)7.5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6)7.6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7)7.7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8)7.8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18)7.9 接缝施工 (19)7.10 交通控制 (20)7.11 桥面部分压实度与渗水系数处理 (20)8 质量验收标准 (21)8.1 湖沥青改性沥青质量检验 (21)8.2 粘层原材料质量检验 (21)8.3 粘层施工后的质量检验 (21)8.4 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 (22)8.5 摊铺现场质量管理 (23)8.6 施工过程中湖沥青改性沥青面层的质量检验 (23)8.7 湖沥青改性沥青面层的交工检查与验收标准 (24)8.7.1 基本要求 (24)8.7.2 实测项目 (24)8.8 有关内业资料的整理 (25)9 试验方法 (26)9.1 温度测量 (26)9.2 车辙试验 (26)9.2.1 标准车辙 (26)9.2.2 浸水车辙试验 (26)9.3 现场渗水性试验 (27)9.4 粗集料高温压碎值 (27)9.5 湖沥青改性剂改性沥青制作方法 (27)前言本指南是南涪高速公路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科研项目施工指南,通过湖沥青改性路面的施工设计、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等技术环节要求,提出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验收过程的质量验收依据。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南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办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南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刘国强、曹东伟、邓锐、唐国奇、钟科、李炳跃、曲美燕、杨晓强。

本指南首次发布于2012年。

1 总则1.1 为指导中面层、上面层湖沥青改性路面的试验、施工、质量控制与竣工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仅适用于南涪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1.3 湖沥青改性路面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环保法规,注意保护环境。

1.4 湖沥青改性路面施工必须有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

不得在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当气温在5℃~10℃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低温施工技术措施,并经过湖沥青改性路面专家组的评审。

1.5 本条高速公路湖沥青改性路面采用“湿法”改性工艺。

1.6 湖沥青改性路面施工技术工艺应符合本指南外。

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1.7 本指南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 术语2.1 乳化沥青Emulsiied bitumen(英),Asphalt emulsion, Emulsified asphalt(美)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2 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英),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美)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人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3 添加剂量additive content指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在沥青混合料(沥青和集料,不包括外加的改性添加剂本身)中的质量百分率,以百分(%)计。

2.4 灰分ash content高粘度添加剂中固体无机物的含量,采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表征,以百分(%)计。

2.5 粘层Tack coat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6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Dense-greaded bitunminous mixtures(英),Dense-greded asphalt mixtures(美)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设计空隙率较小(对不同交通及气候情况、层位可作适当调整)的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AC表示)和密实式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TB表示)。

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又可分为细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

粗集料嵌挤作用较好的也称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2.7 天然沥青Natural asphalt石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石油沥青,其中有的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

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湖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8 湖沥青Rock asphalt湖沥青是石油在岩石夹缝经过长达亿万年的沉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细菌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

2.9 湖沥青改性Rock asphalt modified湖沥青通常不直接使用,而是作为沥青改性添加剂材料,将湖沥青与基质沥青混合、掺配,改善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

3 符号及代号本规范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详见表3。

表 3 符号及代号4 一般要求4.1 目的本指南只适合南涪高速公路的中面层和上面层湖沥青改性的路面的施工。

4.2 基本要求4.1.1做好天然湖沥青低成本改性路面的经济核算、社会效应成本分析。

4.1.2天然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用的集料、填料、“湿法”改性剂的优化选择,必须做好人员组织、物质供应,确保湖沥青改性混合料路面的工作按照计划实施。

4.3 标准执行根据现行技术规范与湖沥青的科研技术成果,结合国既有条湖沥青试验路的修筑经验,特制定本施工技术指南,以指导南涪高速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和质量控制。

5 材料标准5.1基质沥青本项目湖沥青改性沥青采用基质沥青+湖沥青改性剂进行改性,基质沥青宜采用70号A级道路重交石油沥青与湖沥青改性剂的经济成本低,改性前的基质沥青应满足设计要求。

基质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1的要求。

表5.1 沥青现沥青技术指标5.2 湖沥青本项目采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湖沥青为改性剂,其天然湖沥青改性剂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表5.2-1要求。

有条件的试验室可进行提纯后的湖沥青检测满足表5.2-2要求。

表5.2-1 湖沥青技术指标表5.2-2 纯湖沥青技术指标注:1、湖沥青提纯方法待定5.3 湖沥青改性沥青本项目采用重庆青川精致湖沥青改性剂与金陵中石化生产的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进行室内加工后,检测湖沥青改性沥青的质量,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3的要求。

注:1、湖沥改性沥青制作方法使用湖沥青样品在室内制备湖沥青改性沥青的方法如下:1)将基质沥青加热到约170℃时,然后加入设计掺量的湖沥青改性剂,用玻璃棒搅拌均匀;2)将试样杯放到沥青搅拌器下,调整转速到500转/min,持续搅拌10min,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175~185℃之间;3)关闭搅拌器,即可取样进行各种试验。

每次使用前必须采用玻璃棒搅拌5分钟以上后,试验前样品备用。

5.4 粗集料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所用粗集料应均匀、洁净、干燥,不含风化颗粒,针片状颗粒少,颗粒形状近似立方体,本项目就地取材选重庆省遂宁大英巨龙加工厂的卵碎石,技术指标满足表5.4要求。

注:粗集料高温压碎值按照T 0316-2005的标准进行本项试验检测步骤,其中将装有试样的压碎值试验仪和压柱一起放入190℃±2℃的烘箱内保温2小时后,立即按照规定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5.5 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具有较好的颗粒形状;本项目地理位置特殊,结合当地地材局限性,选用重庆省遂宁大英巨龙加工厂的卵石细集料,其质量应符合表5.5-1和表5.5-2要求。

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细集料规格采用0~2.36mm,2.36mm的通过率宜大于9 0%。

细集料必须采取搭棚防雨措施。

5.6 填料填料要求采用石灰岩矿粉,石灰岩应该干燥、洁净、无风化、无杂质。

进场矿粉应密闭保存、不得受潮,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严禁使用。

在粗集料粘附性不符合要求时,添加消石灰或水泥,消石灰或水泥的添加量可占矿粉量的约40%。

本项目采用石灰岩岩石加工的矿粉,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6要求。

5.7 粘层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的粘层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水与粘接层材料,最好选用S 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乳化沥青作为中面层粘层;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原设计的乳化沥青粘层材料;技术指标满足表5.7要求。

表5.7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6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1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指标参数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数应满足表6.1要求。

注: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浸水车辙试验先将试件放在60℃水浴中养生6h,再放入车辙试验仪试验槽中进行浸水(60℃)状态下的车辙试验。

试模的底板为有孔底板,保证水从底部可以渗入。

试验槽中水位浸没过试件表面10mm 以上,试验整个过程水浴60℃恒温。

其他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同JTG E20-2011/T 0719-2011的规定。

6.2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制作方法(1)集料加热到规定(190℃)恒温不少于6h;(2)拌和锅加热到185℃;(3)恒温的集料+湖沥青改性剂倒入拌和锅内一起搅拌15s;(4)将集料堆积一边,留出一角,将沥青按照规定数量倒入拌和锅内搅拌90s;(5)将混合料底部偏细的混合料人工拌和均匀后加入矿粉搅拌90s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