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书的成语_好词(精华版)

关于书的成语_好词(精华版)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书的成语(一):1、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2、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4、掉书袋: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我的学识渊博。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7、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8、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

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9、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10、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11、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十分多。

12、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3、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4、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

指学习一无所成。

15、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16、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17、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18、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9、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

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20、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21、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22、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重。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4、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

形容书籍很多。

25、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6、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27、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28、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9、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

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30、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31、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32、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33、积案盈箱:案:桌;盈:满。

堆满书桌,塞满书箱。

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十分多。

34、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35、徒读父书: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

白读父亲的兵书。

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36、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37、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38、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39、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40、读书得间:间:间隙。

比喻窍门。

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41、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42、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43、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44、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

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5、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46、史不绝书:书:指记载。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47、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48、寝馈书中:馈:吃饭。

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49、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50、灾梨祸枣: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

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51、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

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

后比喻传递家信。

52、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53、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

形容藏书或着述之富。

54、乡书难寄: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

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55、黄麻紫书: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同黄麻紫泥。

56、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刻。

57、秉笔直书:秉:持,握住。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58、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

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59、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60、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61、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62、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63、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64、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65、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66、插架万轴:插架: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

轴:古代书卷中的杆,借指书籍。

形容藏书丰富。

67、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68、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

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69、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70、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71、来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

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72、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73、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74、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75、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76、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77、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78、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79、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80、十年读书:指长期发奋于学业。

81、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82、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83、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84、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85、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

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86、通书达礼:指通诗书,懂礼仪。

87、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88、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

磬,通罄。

89、书不尽言:书:书信。

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

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90、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好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91、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92、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93、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9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刻读书。

95、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

指刻苦练习书法。

96、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97、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98、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

比喻国家统一。

99、大书特书:书:写。

大写特写。

指对好处重大的事情个性郑重地加以记载。

100、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关于书的成语(二):以书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

比喻国家统一。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

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

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言]书:书信。

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

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左书右息]比喻倒行逆施。

[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我的学说。

[著书立说]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

从事写作,提出自我的主张和学说。

[知书达礼]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

形容有教养。

[鱼书雁信]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

指学习一无所成。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

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通书达礼]指通诗书,懂礼仪。

[摊书拥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同摊书傲百城。

[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燔书坑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同焚书坑儒。

[燔书阬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同焚书坑儒。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光。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得间]间:间隙。

比喻窍门。

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我的学识渊博。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大书特书]书:写。

大写特写。

指对好处重大的事情个性郑重地加以记载。

书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坐拥书城]比喻藏书丰富。

同坐拥百城。

[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