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九成果检查验收
任务一成果检查验收
教学要求
一、目的和要求
熟悉检查验收的程序、实施过程,掌握检查和验收工作的内容、方法,熟悉成果的质量评定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①检查验收工作的实施
②检查验收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三、内容提要
验收依据
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工作的实施
验收工作的实施
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方法
质量评定
一、验收应执行的国家规范
⑴国标:《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⑵规范:如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等
(3)项目任务书,合同书和委托检查验收文件
二、检查验收制度
制度: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即对数字测绘产品实行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制度。
过程检查由生产单位的中队(室)检查人员承担。
最终检查由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
验收工作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
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
三、检查工作的实施
一般按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过程检查→最终检查→验收顺序逐级进行;
作业人员经自查、互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按规定整理上交资料成果;
中队(室)进行过程检查;
生产单位(院)进行最终检查;
二级检查均为100 %的成果全面检查。
在过程、最终检查时,如发现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时,应退给作业组、中队(室)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检查,直到检查合格为止。
产品经最终检查、返回作业人员进行修改处理后,按要求评定产品的质量,并按规定编写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经生产单位领导审核后,随产品一并提交验收。
四、验收工作的实施
验收工作应在测绘产品经最终检查合格后进行。
检验批一般应由同一区域、同一生产单位的测绘产品组成。
同一区域范围较大时,可以按生产时间不同分别组成检验批。
验收部门在验收时,一般按检验批中的单位产品数量N 的
10 %抽取样本(n )。
当检验批单位产品数量N ≤10 时,n=2 ;当N > 10 时,且Nx10 %不为整数时,则取整加1 作为抽检样本数。
抽样方法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或分级随机抽样法。
对困难类别、作业方法等大体一致的产品,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否则,应采用分级随机抽样法。
对样本进行详查,并按规定进行产品质盘核定。
对样本以外的产品一般进行概查。
如样本中经验收有质量为不合格产品时,须进行二次抽样详查。
根据规定判定检验批的质量。
经验收判为合格的检验批,被检单位要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经验收判为一次检验未通过的批,要将检验批全部或部分退回被检单位,令其重新检查、处理,然后再重新复检。
凡是复检的产品,必须重新抽样。
验收工作完成后,按规定编写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经验收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委托验收的验收报告送委托单位审核)后,随产品归档,并送生产单位一份。
五、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方法
1、文件名及数据格式检查
a )检查文件名命名格式与名称的正确性;
b )检查数据格式、数据组织是否符合规定。
2、数学基础的检查
a )检查采纳的空间定位系统正确性;
b )将图廓点、首末公里网、经纬网交点、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核对。
3、平面和高程精度的检查
选择检测点的一般规定:数字地形图平面检测点应是均匀分布、随机选取的明显地物点。
平面和高程检测点的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各选取20-50个点。
检测方法:野外测量采集数据的数字地形图,当比例尺大于1 : 5000 时,检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采用外业散点法按测站点精度施测。
用钢尺或测距仪量测相邻地物点间距离,量
测边数量每幅一般不少于20处。
4、接边精度的检测:通过量取两相邻图幅接边处要素端点的距离是否等于0 来检查接边精度,未连接的记录其偏差值;检查接边要素几何上自然连接情况,避免生硬;检查面域属性、线划属性的一致情况,记录属性不一致的要素实体个数。
5、属性精度的检测:
a )检查各个层的名称是否正确,是否有漏层,
b )逐层检查各属性表中的属性项类型、长度、顺序等是否正确,有无遗漏;
c )按照地理实体的分类、分级等语义属性检索,在屏幕上将检测要素逐一显示或绘出
要素全要素图(或分要素图)与地图要素分类代码表,和数字化原图对照,目视检查各要素分层、代码、属性值是否正确或遗漏,
d )检查公共边的属性值是否正确;
6、逻辑一致性检测
a)用相应软件检查各层是否建立了拓扑关系及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b )检查各层是否有重复的要素;
c )检查有向符号,有向线状要素的方向是否正确;
d )检查多边形的闭合情况,标识码是否正确;
e )检查线状要素的结点匹配情况;
f )检查各要素的关系表示是否合理,有无地理适应性矛盾。
g )检查双线表示的要素(如双线铁路、公路)是否沿中心线数字化;
h )检查水系、道路等要素数字化是否连续。
7、完备性及现势性的检测
检查数据源生产日期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数据采集时是否使用了最新的资料;
8、整饰质量检查:
a)检查各要素符号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图式规定;
b)检查图形线划是否连续光滑、清晰,粗细是否符合规定;
c)检查各要素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有重盛、压盖现象,
d)检查各名称注记是否正确,位置是否合理,指向是否明确,字体、字大、字向是否符合规定。
e)检查注记是否压盖重要地物或点状符号;
f)检查图面配置、图廓内外整饰是否符合规定。
9、检测数据的处理
a )分析检测数据,检查各项误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凡检测误差大于规定2 倍中误
差的检测点应校核检测数据,避免由于检测造成的错误;
b )检测点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计算:
地物点的平面中误差:
其中:Mx 坐标X 的中误差,m ; My 坐标Y 的中误差,m ;
Xi 坐标X 的检测值,m ; Yi 坐标X 的原测值,m ; xi 坐标Y 的检测值,m ;
yi 坐标y 的原测值,m ;n 检测点数。
相邻地物点之间间距中误差:
(或点状目标位移中误差、线状目标位移中误差)
△si 相邻地物点实测边长与图上同名边长较差或地图数字化采集的数字地形图与数字化原图套合后透检量测的点状或线状目标的位移差
高程中误差:
Hi 检测点的实测高程,m ;
hi ― 数字地形图上相应内插点高程, m ; n ― 高程检测点个数。
六、质量评定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数字测绘产品质量实行优级品、良级品、合格品、不合格品评定制。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由生产单位评定,验收单位则通过检验批进行核定。
数字测绘产品检验批质量实行合格批、不合格批评定制。
单位产品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
优级品 N = 90- 100 分; 良级品 N =75 - 89 分; 合格品 N = 60-74 分; 不合格品 N = 0 - 59 分。
检验批质量判定:
1、对检验批按规定比例抽取样本;若样本中全部为合格品以上产品,则该检验批判为合格批。
2、若样本中有不合格产品,则该检验批为一次检验未通过批,应从检验批中再抽取一
1
)
(1
)(1
2
12
--±
=--±
=∑∑--n y Y M n x X
M n
i i
i
y n
i i i
x 1
1
2
-∆±
=∑=n s Ms n
i i
1
)(1
2
--±
=∑=n h H
M n
i i
i i
h
定比例的样本进行详查。
3、如样本中仍有不合格产品,则该检验批判为不合格批。
单位产品质量评定方法:
a )采用百分制表征单位产品的质量水平;
b )采用缺陷扣分法计算单位产品得分。
缺陷扣分标准:
a )严重缺陷的缺陷值42 分;
b )重缺陷的缺陷值12 / T 分;
c )轻缺陷的缺陷值l / T 分。
其中:T 为缺陷值调整系数,根据单位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取值范围为0.8 -1.2 。
设单位产品由简单至复杂分别为三级、四级或五级,则T 可分别取为0.8 、1.0 、1.2 或0.8 、0.9 、1.0、1.1 或0.8 、0.9 、1.0、1.1、1.2 。
质量评分方法:
每个单位产品得分预置为x 分,根据缺陷扣分标准对单位产品中出现的缺陷逐个扣分。
单位产品得分按下式计算 式中:
x ― 单位产品预置得分; i ― 单位产品中严重缺陷的个数; j ― 单位产品中重缺陷的个数; k ― 单位产品中轻缺陷的个数; T ― 缺陷值调整系数。
生产单位最终检查质量评定时,x 预置得分为100 分.验收单位进行质量核定时,x 预置得分根据生产单位最终检查评定的质量等级取其最高分,即优级品、良级品、合格品分别为100 、89 、74 分。
k
T j T i x N )/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