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线法测定坝体挠度

垂线法测定坝体挠度

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垂线法测定坝体挠度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项目组
2015 年4 月
垂线法测定坝体挠度
混凝土及砌石坝体水平位移沿坝体高程不同会不一样,一般是坝顶水平位移最大,近坝基处最小,测出坝体水平位移沿高程的分布并绘制分布图,即为坝体的挠度。

因此,测定坝体挠度实为测量坝体相对坝基的水平位移。

测定坝体挠度的垂线法分倒垂线与正垂线两种,分述如下。

(一)倒垂线观测
1.倒垂线原理与设备
倒垂线是将一根不锈钢丝的下端埋设在大坝地基深层基岩内,上端连接浮体,浮体漂浮于液体上。

由于浮力始终铅直向上,故浮体静止的时候,必然与连接浮体的钢丝向下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亦即钢丝与浮力同在一条铅垂线上。

由于钢丝下端埋于不变形的基岩中,因此钢丝就成为空间位置不变的基准线。

只要测出坝体测点到钢丝距离的变化量,即为坝体的水平位移。

倒垂线装置由浮体组、垂线和观测台构成。

2.现场观测
观测前,首先应检查钢丝的张紧程度,使钢丝的拉力每次基本一致。

达到这一要求的做法,是在钢丝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观测油箱的油位指示,使油位每次保持一致,浮力即一致,钢丝的拉力也就一致了。

其次要检查浮筒是否能在油箱中自由移动,做到静止时浮筒不能接触油箱。

浮筒重心不能偏移,人为拨动浮筒后应回复到原来位置。

还要检查防风措施,避免气流对浮筒和钢丝的影响。

检查完毕后,应待钢丝稳定一段时间才进行观测。

观测时,将仪器安放在底座上,置中调平,照准测线,分别读取x 与y 轴(即左右岸与上下游)方向读数各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回值。

每测点测两个测回,两测回间需要重新安置仪器。

读数限差与测回限差分别为0.1mm 与0.15mm。

观测中照明灯光的位置应固定,不得随意移动。

用于倒垂线观测的仪器有很多种,分为光学垂线仪、机械垂线仪与遥测垂线仪三类。

不同仪器的操作方法,读数系统也略有差异,可参见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

每次观测前,对光学垂线仪还应在专用检查墩上进行零点检查。

计算坝体测点的水平位移要根据规定的方向、垂线仪纵横尺上刻划的方向和观测员面向方向三个因素决定。

一般规定位移向下游和左岸为正,反之为负;上下游方向为纵轴y,左右岸方向为横轴x。

垂线仪安置的坐标方向应和大坝坐标方向一致。

3.观测精度
进行挠度观测时,一般应观测两测回。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点观测为第一测回,而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逐点观测为第二测回。

每测回应照准两次分别进行读数,一测回中的两次读数差应不大于O.lOmm,取平均值作为该测回的观测值。

当两测回不大于O.15mm 时,可取其平
均值作为本次观测成果。

(二)正垂线观测
1.观测原理与正垂线布置形式
图2-7正垂线多点支承和一点支承示意图
(a)多点支承关系示意图;(b)多点支承结构示意图;
(c) 一点支承关系示意图;(d) 一点支承结构示意图;
1-悬挂装置;2-夹线装置;3-坝体观测点;
4-坝底观测点;5-观测墩;6-重锤;7-油箱;
1.观测原理与正垂线布置形式
正垂线是在坝的上部悬挂带重锤的不锈钢丝,利用地球引力使钢丝铅垂这一特点,来测量坝
体的水平位移。

若在坝体不同高程处设置夹线装置作为测点,从上到下顺次夹紧钢丝上端,即可
在坝基观测站测得测点相对坝基的水平位移,从而求得坝体的挠度,这种形式称为多点支承一点
观测的正垂线,如图2-7(a.、(b.。

如果只在坝顶悬挂钢丝,在坝体不同高程处设置观测点,测
量坝顶与各测点的相对水平位移来求得坝体挠度的,称为一点支承多点观测正垂线,如图2-7(c.、(d.。

2.正垂线装置的构成
不论是多点支承还是一点支承正垂线,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悬挂装置。

供吊挂垂线之用,常固定支撑在靠近坝顶处的廊道壁上或观测井壁上。

(2)夹线装置。

固定夹线装置是悬挂垂线的支点,在垂线使用期间,应保持不变。

即使在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