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1.我国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南高北低C.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地势地平2.我国各省区之间往往有天然屏障,位于山东、山西两省名字中的“山”是()A.武夷山B.大兴安岭C.太行山D.巫山3.某同学根据如图对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进行总结,结论不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众多大河顺势东流,便利东西交通C.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D.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4.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域分界线的是()A.秦岭B.武夷山C.雪峰山D.太行山5.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成为各大地形区间的分界。
读图,判断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东北平原﹣﹣千沟万壑B.②﹣﹣黄土高原﹣﹣雪峰连绵C.③﹣﹣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D.④﹣﹣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6.读图,关于我国冬季风说法正确的是()①冬季盛行偏北风②冬季盛行偏南风③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④冬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温暖温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A.乌鲁木齐B.西宁C.哈尔滨D.长沙8.根据年等降水量线判断,图中①地可能属于()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9.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10.如图,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C.夏季风逐渐增强D.地势逐渐降低1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如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B.西北地区的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全部属于内流河C.长江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有“黄金水道”之称D.黄河下游河段可以看到“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景观12.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A.松花江B.黄河C.海河D.雅鲁藏布江13.读图,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D.乙、丁河段14.关于如图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C.进入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D.下游沿岸居民填河造田15.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A.丰富的水资源B.巨大的航运价值C.丰富廉价的水能D.丰富的矿产资源16.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17.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准格尔盆地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柴达木盆地18.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
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减少耕地面积B.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C.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D.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19.瑶瑶同学绘制“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表示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干旱、寒潮、台风、洪涝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C.寒潮、洪涝、干旱、台风D.寒潮、台风、洪涝、干旱20.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两大农业区城,即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农业区城和以畜牧业为主的西部农业区城。
这两大农业区城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些分界线相重合()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秦岭﹣淮河一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如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全部在800mm以上B.新疆地区年降水量全部在200mm以下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22.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甲、乙、丙、丁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B..河流乙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C..河流丙因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23.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下面关于①、②两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①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B.河流②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黄金水道”C.两条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太平洋D.有凌汛现象,无结冰期是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24.如图为“我国四条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长江的是()A.B.C.D.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B.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我国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C.东北地区河流的相对含沙量是我国北方河流中最小的D.新疆位于西北内陆,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26.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油桐果实榨的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根据油纸伞的制作原料推断,油纸伞的原产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区中的()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27.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电站B.在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在下游植树种草打坝淤地D.加固黄河大堤28.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①修渠灌溉②植树种草③加固堤坝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调控作用.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29.昔日洞庭湖有“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美景观,如今变得“支离破碎”,湖面大大缩小…主要的人为原因是()A.泥沙在湖泊中大量沉积B.湖泊的补给水源不足C.人类盲目的“围垸垦殖”D.洞庭湖曾受内力作用抬升30.看图完成: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主要是因为()A.海拔较低B.纬度因素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某校初中生在老师帮助下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的学习。
依据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3分)第一小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张明据图描述了有关内容,请你从中挑出两处错误。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是我国第二长河。
甲地山高谷深,水流缓慢利于内河运输;乙地降水较少但得益于黄河水灌溉,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象;丙地的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丁地黄河三角洲树木繁茂,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功能。
示例:错误:巴颜喀拉山南麓错误1:错误2:第二小组:引黄古灌区,千秋流淌惠泽至今资料:宁夏平原是黄河流域上游第一大平原,当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
古人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天堑分流引作渠”,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引黄灌溉传奇。
宁夏引黄古灌区被列入2017 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引黄古灌区位于我国(内流区/外流区),多条古渠自______向_____(方向)依地势从黄河自流引水,降低了工程难度。
请你简要说明引黄古灌区申遗成功的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2分)第三小组: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减淤生态保障(3)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下)游段,该段黄河主要的水文特征是(单选),A.泥沙含量大B.航运价值低C.容易出现凌汛D.最终流入渤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经的(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001 年工程竣工后,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比中游段明显(增加/减少),你据图判断的依据是。
多年来,众多有效治沙措施,使黄河入海泥沙量大幅减少。
32.读中国地形图和某条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我国地势特征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孝感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类型是盆地和。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
(3)图中B山脉的名称是。
(4)图中①②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少数民族种类较多的是。
(5)图中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巴蜀梯田”;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描述的是图中的处;山脉为东西走向的是(均填字母)。
33.如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1)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同时,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降水季多,季少(填“季节”)。
(2)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生产,为我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洋和洋。
(3)我国降水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
南方地区雨季过长往往会引发灾害,北方地区雨季过短则多会引发灾害。
(4)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可行的措施是。
34.读“我国夏季风图”,回答下列各题。
(8分)(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洋和_______洋,气流特点是(“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__山脉一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3)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配,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参考答案第Ⅰ卷1.A2.C3.A4.D5.D6.C7.D8.B9.A 10.B 11.D 12.A 13.D 14.D 15.B 16.C 17.C 18.B 19.D 20.C 21.D 22.D 23.C 24.C 25.C 26.A 27.B 28.A 29.C 30.D第Ⅱ卷31.(1)水流缓慢利于内河运输;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象;(2)外流区;南,北;保护古渠道、传承历史优秀文化、更好发挥灌溉功能、提高其知名度、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等(2分);(3)中;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少;输沙量小浪底以上河段大于以下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