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一年级(2)班杨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是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时,仿佛看见满园芬芳争相吐艳、万紫千红的花儿,我时时沉浸在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中,但花丛中也不免有几朵枯萎的花,对此我的心中就会有淡淡的忧伤。
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
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
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
我想,班主任教师是最能体现神圣这个称号的。
如果你做教师,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因为你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作为一年级73 个孩子的老师,有时不禁自己暗暗反思,我给予了33 个孩子多少爱和关注,对于每个不同性格的孩子的爱和关注够了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害怕学生有事,哪怕是丁点的芝麻小事。
我总是会想: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
可往往事与愿违。
现在我懂得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那么活蹦乱跳的,那么多的孩子在一起,哪会没有事情呢?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又懂得了,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
我们要做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
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
”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 接手现在的班级已是第二个学期,发生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我就教育一位学生的个案与各位同仁共勉。
吴同学是我们班级中比较“厉害”的一号人物,初见他时觉得和传说中的对不上号,一个个子小小的,带着几分稚气的小男孩,还带着一丝无精品资料邪的微笑走进我的视线。
当时我觉得纳闷,这个孩子好像没什么厉害的啊。
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却让我大跌眼镜。
一次,吴同学干了件“大事”,打电话给同班同学,“喂,你家是不是上个星期几和这个星期几,家里停电啊?”我们班的李同学接到电话心里直纳闷,这吴同学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啊?他家住蒋庙前,我家是南潭子里,怎么了解这么清楚啊,便来告诉了我。
我心里已经有点数了。
于是在网上找了几个小学生玩电的伤亡事故案例,晨会课时讲给同学们听。
下课了,他跑到我跟前和我轻声说了一下:“刘老师,中午吃好饭我来办公室找你,有事情。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我就当什么事都没有。
中午吃好饭他来了,向我汇报道:“我做了件坏事,我把李同学家的电闸拉了两次。
你训我吧!”我心想:这孩子倒厉害的哇,尽敢拉电闸!”但是我没有训他,和他半开玩笑地说:“你现在出息了,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也敢做啊。
”他的话语出惊人:“不是的,谁叫她一直盯我背英语,我只是想教训教训她,让她知道我的厉害。
”我这时觉得这孩子的想法有问题,于是先和他讨论了李同学叫他背英语的出发点,待他认识到自己错了,再结合安全教育,让他觉得后怕,并让他第二天当面向李同学道歉,较好地解决了这件事情。
通过这件事,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的举动是不考虑后果的,是需要我们去引导教育的,我们更应该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备,真正做到张驰有度。
老师爱学生,既要像父母那样,更要像兄弟和朋友一样。
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亦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坚信:只要用心呵护,不健康的心灵就会变得充满自信,枯萎的花儿更需要阳光的爱抚,更需要爱心的浇灌。
把学生当作朋友、知己和亲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民主、互动的情感沟通。
一切为了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发展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班主任工作是忙碌而快乐的,它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发现的,让我们协起手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为学好这门艺术努力奋斗。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说白了,班主任就像个保姆一样,在生活琐事上,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帮他们一把,在他们迷失的时候给他们指明方向,让他们渐渐的独立自强!在学习上,让他们养成严谨认真刻苦的态度、习惯,使他们在这里学有所成!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一首诗:春的希望,缘于吐露的芬芳;夏的热情,缘于耀眼的骄阳;秋的喜悦,缘于丰收的硕果;教书育人的快乐,缘于什么呢?我想:缘于努力所得到的真情回报。
2016 年10 月9 日推掉压在心灵上的巨石六(6)班邵亚一、案例:如果你是刚刚踏进班级教室的门,放眼望去,在正中间的座位上有一位大眼睛,梳着着两个小辫子的漂亮女孩儿,白净的皮肤,干净的穿着,让你一眼见到就那么的喜欢,她就是我们班的林林,可是谁又会想到,她是如此的样子: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每天课堂上的东西都学得稀里哗啦,回家父母轮番辅导;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和同学动手动脚,要么抱住同学不放手,要么用红领巾勒住别人的脖子,别人痛苦不堪的时候,她却感到非常高兴;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放学队伍中,总听见有怪声的尖叫,当她的目光与我对视,她又会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嘴巴,仿佛在承认自己所犯得错误;班级课间跳大绳,她挡住同学不让跳,甚至和男同学扭打到一起。
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她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她总是满口答应。
可她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她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她无进步,或许是她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她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改变这个孩子的现状,我多了一份关爱倾注在她身上,并且做了她家长的工作,每天课上都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来激励她,并且偷偷的给她小红花、“你真行、”大拇哥、喜报,以谈心的方式进行交流,只要她肯做的事,我都用敬佩、欣赏、赞扬的方式来鼓励她,只要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我就认为她是优秀的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她,感化她,我特意安排几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她坐,照顾和提醒她的日常事宜,目的是发挥同学的力量,让她感受到在这个班中有很多人关心她,事前,我先对这几个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她,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她,使其进步。
这几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她,教育她。
有时,这几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她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们说: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她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她,我还鼓励她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她自己的努力下,她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而且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积极,干活很干净,发挥这个特点我给她安排了值日任务,这样更多的精力都用到了值日工作上,与同学之间的摩擦减少了许多,还安排了两名同学帮助她练习跳大绳,现在她已经能够独立的跳好几个了,快乐的像小鸟一样,也不在队伍中捣乱了。
渐渐的,孩子脸上多了一份灿烂的笑容,多了一份自信。
学习劲头十足,又融入到班级的大集体中了,重新来享受老师带给她的每一缕温馨的阳光,享受班集体带给她的那份温暖。
二、案例分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她的人格尊严。
针对这样一个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教育为目的,帮助,感化让她能够取得进步。
(一)、应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每一个特殊的学生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几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她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她经常做一些怪异的动作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让她感到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学会换为思考,体会家长心情,用师爱感化。
对于林林这样特殊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对于她的家长我们表示理解,不要一味去指责家长的教育失利,其实作为她的家长所承受的痛苦远远要比我们多得多,我们家校配合,共同肯定和鉴证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三)、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她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让同学们帮助照顾她的学习生活,让同学们帮助她学会跳大绳,当她自己成功跳过一个的时候,全班同学将掌声送给了她,我能看得出,她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个性学生的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看出,林林的转变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原来压抑在她心灵上的那块巨石,已经让我们齐心协力推掉了,她整个人都轻松快乐了,同时我们也在帮助她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2016 年11 月7 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六(3)班胡超元听到“李天乐”这个名字,102 班的同学脑海里浮现的全都是他的缺点和过错,对他都有一种厌恶的感觉。
而这时的杨辉往往只低头抱怨说:“他们都不爱和我玩……”开学两周时间里,我发现李天乐同学不仅不遵守课堂纪律,还不完成作业。
而且把我替他保管的“旋风陀螺”从我办公室“偷”回去了(。
上课玩“旋风陀螺)”。
上学期的老毛病又犯了。
于是我想和他谈谈。
星期五放学后,我单独找了他。
一见我,他就深深的低下头,皱着眉(他很聪明,可能他已猜到我找他的原因)。
“干嘛低着头?”我轻声问他。
“老师,我拿回“旋风陀螺”了,您才把我留下。
”李天乐微微抬了一下头,偷偷瞧了我一眼,支支吾吾地说。
“还有吗?”我轻声问。
“我在课上做得不好。
”“怎么不好了?”见他已有愧色,我进一步询问。
“课上总管不住自己,总是乱动,写作业老贪玩儿。
” “那就是说,你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是吗?” 他点点头。
“‘旋风陀螺,'你保证只在课余玩,我可以让你自己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