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绿色饭店发展对策探讨【文献综述】

我国绿色饭店发展对策探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我国绿色饭店发展对策探讨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都开始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汽车等应运而生,作为旅游三大支柱产业的饭店业也不例外,全球掀起一股创建绿色饭店的浪潮。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环保意识就融入到了饭店业中。

欧洲的一些饭店最先意识到饭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建立环境标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绿色饭店的理念传入了中国,我国也掀起了建设绿色饭店的热潮。

但在这十多年的发展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基于绿色饭店是饭店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的观点是通过对国内绿色饭店发展现状的分析从而找出长久的发展对策。

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绿色饭店发展历程入手,研究绿色饭店的途径和意义。

随后提出问题、对策和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我国绿色饭店的可持续发展。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绿色饭店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成果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或借鉴,所以,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仍应认为是切实可行的。

二、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绿色饭店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绿色饭店发展问题和对策的一些文章。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在绿色饭店的定义上:王建平在《现代饭店的绿色管理》中阐述:绿色饭店是指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能充分利用资源、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又有益于宾客身心健康的饭店。

在张成的《浅谈绿色酒店》中定义:绿色酒店是指那些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健康的产品,并且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坚持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酒店。

绿色饭店有三大标准——安全、健康、环保。

绿色酒店在国际上被称为green hotel,也可称为“eco--efficient hotel”,意思是生态效益型酒店。

因此,从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酒店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客房和餐饮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浙江省地方标准中,对绿色饭店的定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

而在国家绿色饭店标准中,将绿色饭店定义为: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为手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服务的饭店。

上述各人所关注的角度不同,定义各异,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发现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一些观点,即绿色饭店是指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的饭店。

其核心是为顾客提供安全、舒适、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针对国内绿色饭店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所提出的发展对策,众多学者也有着深浅不一的研究:
卢睿在《中国创建绿色饭店的进程及问题思考》对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进程与成就做了研究:于2002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绿色饭店等级评定规定》,弥补了我国绿色饭店标准的空白,并设计了绿色饭店的标志。

为指导绿色旅游饭店的创建,国家旅游局制定并于2006年3月23日发布实施《绿色旅游饭店》行业标准。

王晓洋在《浅析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提出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一是中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缓慢,大量的酒店没有加入到创建绿色饭店的行列中来。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制约了饭店绿色化的发展进程。

因此, 尽管中国绿色饭店经营已取得良好开端, 但从整体而言, 尚不具备绿色经营意识, 传统的、非持续性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方式仍居主导地位。

二是饭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待加强,不是真正从客人和环保的角度考虑, 而是打着“绿色”、“生存”的幌子, 做名实不符的生意招徕。

三是饭店的做法单纯造成执行的困难。

四是组织机构不落实。

绿色饭店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公众、饭店的共同努力, 单靠哪方面都是不够的。

王建平在《绿色饭店管理》一文中提出:实施饭店绿色管理,要抓住一个中心,即绿色价值观的理念核心,运用两个基本手段,即内部的制度建设及服务、外部的营销管理,全方位、深层次地实施绿色管理。

绿色价值观是“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建设。

要注意领导层转变
观念,大量采用各种绿色技术,坚持4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循环使用和替代),有效开展绿色运营。

陆朋, 滕兰稳, 张云晶在《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及对策》中提出了我国创建绿色饭店的思路: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创建绿色企业文化。

政府等有关部门,尤其是旅游管理部门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即转变在我国旅游界长期流行着的“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观念。

二是培养绿色员工,吸引绿色消费者。

饭店除了设置专门的绿色环保管理人员之外,还应进行全员环境教育,通过培训,培养绿色员工,采取激励的措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对确有实绩者应予以表彰,并与员工的考核、晋升挂钩,以此增强员工的绿色意识,积极贯彻实施饭店的绿色措施。

此外,饭店应把客人视为环保的合作伙伴,应向其宣传饭店的环保计划和创意,为其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让客人认识它、了解它,最终购买它,并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绿色消费的精神,摒弃传统消费模式。

三是推出绿色产品。

提供绿色服务,推出绿色客房,推出绿色食品,提供绿色服务。

黄秀微在《创建“绿色饭店”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探析》提到:客人不配合饭店“创绿”,有时也与饭店提供的方式不符合客人习惯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要创新方式,增强服务主动性,给予客人一定的实惠。

方超在《对我国酒店实行绿色营销的探讨和建议》中提出应充分利用绿色资源,打造绿色饭店。

对酒店设施进行绿化,酒店的能源尽量利用太阳能,节省普通能源的消耗,降低大气层的污染;对照明等设施进行统一更换,采取节能产品;改造酒店采风、取暖设备,使酒店建筑成为绿色建筑;对酒店的外貌进行绿色包装,其广告牌和门牌均使用环保涂料进行印刷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同时酒店建筑的屋顶也是一个很好的绿色载体,可以种植花草,实现“绿色屋顶”。

这种绿色包装不仅给人一种崭新的感官享受,同时还带来了环境友好的内涵,值得深入挖掘。

针对目前低碳饭店建设的热潮,李少卿在《零碳酒店》中提出低碳酒店要在细节上做大文章。

从建筑到服务,都要为碳排放埋单。

三、总结
总之,上述国内已有相关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和论点支持,并开阔了本人的研究视野,使得本人对“我国绿色饭店发展对策探讨”这个课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由以上回顾发现,虽然国内对于绿色饭店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本人将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来剖析国内绿色饭店现今的发展状况,对于国内
绿色饭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身的对策和观点。

随着绿色低碳时代的到来,建设绿色饭店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绿色饭店需要新的大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平.现代饭店的绿色管理(上)[J].
[2]张成.浅谈绿色酒店[J].技术与市场,2010,17(5):39.
[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浙江绿色饭店标准[S] . 2001.
[4]中国饭店协会. 绿色饭店标准[S] . 2002.
[5]卢睿.中国创建绿色饭店的进程及问题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4):67-71.
[6]王晓洋.浅析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61-63.
[7]陆朋,滕兰稳,张云晶.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及对策[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 (4) : 59-62.
[8]黄秀微.创建“绿色饭店”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194.
[9]方超.对我国酒店实行绿色营销的探讨和建议[J].消费导刊,2009(12):6-7.
[10]李少卿.零碳酒店[J].21世纪商业评论,2010(4):100-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