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晨读材料

五年级晨读材料

§第一周◆古诗文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碣石:山名。

2、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3、竦峙:耸立。

4、星汉:银河。

【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第二周◆古诗文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注释】1、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

2、日夕:近黄昏的时候。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第三周◆古诗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1、少府:官名。

2、之:到,往。

3、辅:护卫。

4、宦游:出外做官。

5、海内:全国各地。

6、比邻:近邻。

7、无为:无须,不必。

8、歧路:告别的地方。

9、沾巾:挥泪告别。

【译文】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第四周◆古诗文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1、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 客路:旅途。

3、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

4、风正:指顺风。

5、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6、旧年:过去的一年。

7、乡书:家信。

8、何处达:送到什么地方。

【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第五周◆古诗文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1、使:奉命出使。

2、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3、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羽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第六周◆古诗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1、左迁:贬谪,降职。

2、龙标:唐代县名。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

【译文】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第七周◆古诗文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1、金樽(zūn):金酒杯。

2、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3、玉盘:玉制的盘子。

4、珍羞:精美的食品。

羞:同“馐”。

5、直:同“值”。

6、箸(zhù):筷子。

7、歧路:叉路。

8、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

9、济:渡过。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第八周◆古诗文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岳:此指东岳泰山。

2、青:山色。

3、未了:不尽。

4、钟:聚集。

5、荡胸:心胸摇荡。

6、眦(zì):眼角。

7、会当:终当,终要。

8、凌:登上。

9、小:渺小。

10、曾:通“层”。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第九周◆古诗文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1、破:(被)冲开;攻下。

2、恨别:悲恨离别。

3、抵:值。

4、欲:将要;就要。

5、胜:承受。

【译文】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

§第十周◆古诗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释】1、挂罥(juàn):挂着,挂住。

罥,挂。

2、俄顷(qǐng):不久,顷刻之间。

3、安得:如何能得到。

4、庇(bì):遮蔽、保护。

5、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乌云密布的样子)。

6、突兀:高耸的样子。

7、见(xiàn):同“现”,出现。

【译文】八月深秋,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如同墨色,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棉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雨还是像下垂的线一样密集并下个不停。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第十一周◆古诗文狐假虎威——《战国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也!天帝使长百兽,今子食,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后,观百兽之见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1、假:假借,凭借。

2、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3、(虎求百兽而食之)求:寻求,寻找。

4、(子无敢食也)子:你。

无:没有人。

5、(天帝使长百兽)长(zhǎng):同“掌”,掌管。

6、(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对的,正确的。

遂:前进,前往。

7、(故遂与之行)遂:于是。

8、(兽见之皆走)走:逃跑。

9、(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害怕。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第十二周◆古诗文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1、杞国:周朝国名。

2、亡(wú):同“无”。

3、晓:开导。

4、若:你。

5、只使:即使。

6、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7、积块:积起来的土块(或石块)。

8、四虚:四方,四处。

9、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

躇步,原地踏步。

跐蹈,踩踏。

10、舍然:同“释然”,放下心来的样子。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