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信息文档修订记录目录第1章功能概述 (3)1.1C ISCO MDS9513构建存储网络方案 (3)1.2C ISCO MDS9513设备简介 (6)第2章场地要求 (15)2.1电源和冷却装置 (15)2.2机房环境要求 (15)2.3物理规格 (15)2.4设备承重要求 (15)第3章组件说明 (16)3.1C ISCO MDS9513资源列表 (16)3.2C ISCO MDS9513端口列表 (18)3.3B LADE SERVER 连接 (18)第4章组件安装 (21)4.1C ISCO MDS9513安装配置原则 (21)4.2C ISCO MDS9513配置操作步骤 (22)第5章运营维护 (38)5.1C ISCO MDS9513软件版本升级 (38)5.2电源和风扇状态说明 (38)5.3线卡工作状态说明 (38)5.4引擎工作状态说明 (39)5.5C ISCO MDS9513常用功能排错 (39)5.6C ISCO MDS9513排错工具排错 (40)第1章功能概述1.1 Cisco MDS 9513 构建存储网络方案数据中心的SAN网络采用Cisco MDS 9513交换机构架存储网络,连接后端存储盘阵和主机、服务器及磁带库系统。
Cisco公司的MDS9513设备为模块化、高密度、高性价比的智能多层存储网络光纤交换机,每台交换机提供可根据需要配置24端口或48端口1/2/4Gb FC板卡,MDS9513单机箱最达提供528个模块化配置的FC端口。
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性:Cisco MDS 9513 设备采用优化的端口连接设计,可提供4G 2G、1G 速率自适应FC端口。
Cisco MDS 9513多层光纤通道交换机所提供的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Cisco MDS 9513采用了虚拟SAN(VSAN)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一个单一的物理结构中建立多个基于硬件的独立环境,以便安全地共享物理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降低TCO。
智能化网络服务:Cisco MDS 9513采用了VSAN技术,用于基于硬件的智能化帧处理的访问控制列表(ACL),以及各种先进的流量管理功能,例如转发拥塞控制(FCC)等和覆盖整个交换结构的QoS,从而让用户可以方便地从各个独立的SAN孤岛移植到覆盖整个企业的存储网络。
全面的安全框架:Cisco MDS 9513支持RADIUS身份认证、SNMPv3、角色访问控制、SSH、SFTP、FC-SP、VSAN、硬件分区、LUN分区和ACL。
完善的诊断功能:提供了业界第一套智能化诊断、协议解码和网络分析工具,以及集成的“Call Home”(自动通报)功能,从而可以提高可靠性,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降低服务成本。
统一的存储管理:Cisco MDS 9513内置了丰富的存储网络管理功能,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CLI命令行界面或者图形界面Cisco Fabric Manager获得。
Cisco FabricManager是一个集中式的管理工具,可以简化多个光纤通道交换机的管理。
业界性能最高的交换机间链路(ISL):Cisco MDS 9513在一个PortChannel端口通道中可以支持多达16个链路——链路的逻辑捆绑,从而可以提高可扩展性和恢复能力。
在数据中心配置2组Cisco MDS 9513 交换机。
服务器和提供存储的磁盘阵列,分别以双链路冗余方式交叉连接到2组交换机的 FC端口,同时若需要和现有系统中的光纤交换机互连,可通过ISL链路和MDS9500以互连模式进行互连。
设计示意图如下:利用Cisco光纤交换机独有的VSAN技术可以将一个物理的交换矩阵分割成不同的逻辑的交换矩阵而达到不同的应用在交换矩阵上相互隔离,保障不同应用的安全,同时由两台交换机的双冗余设计代替多个物理交换矩阵即多交换机的结构,可极大的降低运维的成本。
具体的设计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考虑,仅举例如下图:在VSAN1和VSAN2 的通信上还可采用inter-VSAN Routing(IVR),类似于广域网上,VLAN和VLAN之间采用路由协议进行互通。
在各自不同的应用不同的VSAN中可再采用分区(Zoning)的方式来确定主机对存储的访问。
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分区,即硬分区和软分区。
分区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来进行设置,并且是可以以混合方式进行设置:- 根据终端设备的WWN来设置;- 根据终端设备的FC-ID来设置;- 根据交换机的端口F_Port来设置;- 根据所发现的存储空间所定义的SCSI LUN来设置。
MDS9500在安装过程中或故障诊断时可采用FCPing 和FC Trace来确定FC光纤交换机的主机和存储所连接的FC端口是否连通1.2Cisco MDS 9513 设备简介作为Cisco® MDS 9500系列的旗舰产品, Cisco MDS 9513多层导向器 (图 1)提升了导向器级交换机的标准。
凭借业界领先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和管理功能,Cisco MDS 9513能够以极低的总拥有成本(TCO)部署高性能存储局域网(SAN)。
Cisco MDS 9513将丰富的智能特性集成到一个高性能、独立于协议的交换阵列中,因而能够满足大型数据中心存储环境的严格要求:出色的高可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易管理性,并能透明集成新技术,从而构建一个极其灵活的数据中心SAN解决方案。
由于与第一、二代Cisco MDS 9000系列交换模块兼容,Cisco MDS 9513能够提供先进的功能和前所未有的投资保护,任何Cisco MDS 9000系列交换模块都能在这一高度可扩展的系统中使用。
关键特性和优势Cisco MDS 9513多层导向器提供了下列特性:业界领先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Cisco MDS 9513把无中断软件升级、状态化进程重启/故障切换以及所有主要组件的完全冗余性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出色的高可用性。
每个机箱能支持多达528个光纤通道端口,每个机架最多能支持1584个光纤通道端口,系统带宽2.2Tbps,Cisco MDS 9513在可扩展性方面居业界领先地位,能够满足最大型的数据中心存储环境的要求。
1/2/4-Gbps和10-Gbps光纤通道交换,带全带宽冗余——提供了具最高可用性的光纤通道性能和全冗余带宽。
每个交叉矩阵模块都提供了完整的系统带宽,因此,丢失或拆卸一个交叉矩阵模块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即使发生交叉矩阵模块故障,也能确保100%的系统吞吐量。
灵活性和投资保护——Cisco MDS 9513多层导向器能够支持第一、二代Cisco MDS 9000系列交换模块的任意组合,提供了向后兼容性和前所未有的投资保护功能。
基于TCO的设计——提供了先进的管理工具,能最大限度降低TCO。
它采用了思科虚拟SAN(VSAN)技术,这种技术能在一个单一的物理阵列中建立多个基于硬件的独立环境,以便安全地共享物理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降低TCO。
多协议和多传输架构——Cisco MDS 9000系列的多层架构能在一个独立于协议的交换阵列上提供一套统一的功能集。
Cisco MDS 9513能够在一个系统中透明地集成光纤通道、FICON 、iSCSI和FCIP。
智能化网络服务——提供了对于VSAN技术的集成支持、用于基于硬件的智能化帧处理的访问控制列表(ACL),以及各种先进的流量管理功能,例如光纤通道拥塞控制(FCC)和阵列级服务质量QoS,从而让用户能方便地从各个独立的SAN孤岛迁移到覆盖整个企业的存储网络。
用于智能化存储服务的开放式平台——为主导和/或加速各种存储应用(例如基于网络的卷管理、数据迁移和备份)提供必要的智能服务。
集成化基于硬件的VSAN和VSAN间路由(IVR)——支持大规模多站点和异构SAN拓扑的部署。
由于集成入端口级硬件,因此,系统或阵列中的任意端口都能划分到任意VSAN。
集成的基于硬件的VSAN间路由技术提供了系统或阵列内任意端口间的线速路由功能,无需外部路由设备。
高级FICON服务——支持1/2/4-Gbps和10-Gbps FICON环境,包括级联FICON阵列、支持VSAN的大型机和开放式系统混合环境,以及用于大型机Linux分区的N 端口ID虚拟化。
CUP (控制单元端口)支持使用户能从大型机管理控制台对Cisco MDS 9000系列交换机进行带内管理。
全面的安全框架——支持RADIUS和TACACS+、FC-SP、SFTP、SSH协议和SNMPv3,它们采用了高级加密标准(AES)、VSAN、硬件分区、ACL以及可以和VSAN关联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功能。
先进的诊断——提供了智能诊断、协议解码、网络分析工具,以及集成call-home 功能,能够提高可靠性,加速问题解决,并降低服务成本。
统一的SAN管理——Cisco MDS 9000系列包括内置存储网络管理功能,其所有特性都是通过命令行界面(CLI)或思科光纤阵列管理器提供,思科光纤阵列管理器是一种集中管理工具,能够简化多个交换机和阵列的管理。
通过与第三方存储管理平台集成,实现了与现有管理工具的无缝集成。
产品规格表1列举了Cisco MDS 9000系列4-Gbps光纤通道交换模块的产品规格。
表1. 技术规格特性说明产品兼容性Cisco MDS 9000系列▪Cisco MDS SAN-OS版本3.0(1)或更高版本软件兼容性协议▪光纤通道标准▪FC-PH, Revision 4.3 (ANSI/INCITS 230-1994)▪FC-PH, Amendment 1 (ANSI/INCITS 230-1994/AM1 1996)▪FC-PH, Amendment 2 (ANSI/INCITS 230-1994/AM2-1999)▪FC-PH-2, Revision 7.4 (ANSI/INCITS 297-1997)▪FC-PH-3, Revision 9.4 (ANSI/INCITS 303-1998)▪FC-PI, Revision 13 (ANSI/INCITS 352-2002)▪FC-PI-2, Revision 10 (ANSI/INCITS 404-2006)▪FC-FS, Revision 1.9 (ANSI/INCITS 373-2003)▪FC-FS-2, Revision 0.91▪FC-LS, Revision 1.2▪FC-AL, Revision 4.5 (ANSI/INCITS 272-1996)▪FC-AL-2, Revision 7.0 (ANSI/INCITS 332-1999)▪FC-AL-2, Amendment 1 (ANSI/INCITS 332-1999/AM1-2003)▪FC-AL-2, Amendment 2 (ANSI/INCITS 332-1999/AM2-2006)▪FC-SW-2, Revision 5.3 (ANSI/INCITS 355-2001)▪FC-SW-3, Revision 6.6 (ANSI/INCITS 384-2004)▪FC-SW-4, Revision 7.5 (ANSI/INCITS 418-2006)▪FC-GS-3, Revision 7.01 (ANSI/INCITS 348-2001)▪FC-GS-4, Revision 7.91 (ANSI/INCITS 387-2004)▪FC-GS-5, Revision 8.2▪FC-BB, Revision 4.7 (ANSI/INCITS 342-2001)▪FC-BB-2, Revision 6.0 (ANSI/INCITS 372-2003)▪FC-BB-3, Revision 6.8 (ANSI/INCITS 414-2006)▪FCP, Revision 12 (ANSI/INCITS269-1996)▪FCP-2, Revision 8 (ANSI/INCITS 350-2003)▪FCP-3, Revision 4 (ANSI/INCITS 416-2006)▪FC-SB-2, Revision 2.1 (ANSI/INCITS 349-2001)▪FC-SB-3, Revision 1.6 (ANSI/INCITS 374-2003)▪FC-VI, Revision 1.84 (ANSI/INCITS 357-2002)▪FC-FLA, Revision 2.7 (INCITSTR-20-1998)▪FC-PLDA, Revision 2.1 (INCITS TR-19-1998)▪FC-Tape, Revision 1.17 (INCITS TR-24-1999)▪FC-MI, Revision 1.92 (INCITSTR-30-2002)▪FC-MI-2, Revision 2.6 (INCITS TR-39-2005)▪FC-SP, Revision 1.6▪FC-DA, Revision 3.1 (INCITSTR-36-2004)▪FAIS, Revision 0.7▪IP over 光纤通道(RFC 2625)▪IPv6, IPv4和ARP over FC (RFC 4338) ▪广泛的基于IETF标准的TCP/IP、SNMPv3和RMON MIB▪服务类别:Class 2, Class 3, Class F ▪光纤通道标准端口类型:E, F, FL, B ▪光纤通道增强端口类型:SD, ST, TE机箱插槽配置▪线卡插槽:11个▪控制引擎插槽:2个▪交叉矩阵交换阵列插槽:2个▪风扇架:前端风扇架,后端风扇架▪电源架:2个▪时钟模块插槽:2个性能可扩展性▪ 2.2-Tbps内部交换带宽▪支持的光纤通道端口速度▪1/2-Gbps自检测,可有选择地配置▪1/2/4-Gbps自检测,可有选择地配置▪10-Gbps固定速率▪支持的以太网端口速度▪Gbps固定速率▪缓存信用点:16端口和32端口模块▪每端口最多255个▪缓存信用点:多协议服务模块▪每个标准光纤通道端口最多255个▪可选企业许可证激活的端口最多3500个▪缓存信用点:12端口、24端口和48端口模块▪每个标准端口最多250个▪可选企业许可证激活的端口最多4095个▪每个机箱的端口数▪12到528个1/2/4-Gbps光纤通道端口▪4到44个10-Gbps光纤通道端口▪4到60个1-Gbps以太网端口▪每个机架的端口数▪最多1584个1/2/4-Gbps光纤通道端口▪最多132个10-Gbps光纤通道端口▪最多180个1-Gbps以太网端口▪PortChannel:最多16个端口(通道可以使用机箱中任何模块上的任何速度匹配端口)▪特性和功能阵列服务▪Name Server▪注册状态变更通知(RSCN)▪Login service▪Fabric Configuration Server(FCS) ▪Public Loop▪广播▪In-order delivery高级功能▪VSAN▪IVR▪PortChannel,带多路径负载均衡▪QoS—基于流量、基于分区▪光纤通道拥塞控制(FCC)▪N端口ID虚拟诊断和排障工具▪POST诊断▪在线诊断▪内部端口回环▪SPAN和RSPAN▪光纤通道路由跟踪 Traceroute ▪光纤通道 Ping▪光纤通道调试(debug)▪思科光纤阵列分析工具▪系统日志▪在线系统健康状态▪端口级统计▪实时协议调试网络安全▪VSAN▪ACL▪每VSAN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光纤通道分区▪N端口WWN▪N端口FC-ID▪Fx端口WWN▪Fx端口WWN和接口索引▪Fx端口域ID和接口索引▪Fx端口域ID和端口号▪LUN▪只读▪广播▪FC-SP▪DH-CHAP交换机间验证▪DH-CHAP主机-交换机验证▪端口安全和阵列捆绑▪管理访问▪实施AES的SSHv2▪实施AES的SNMPv3▪SFTPFICON ▪符合FC-SB-3▪级联FICON阵列▪FICON和光纤通道FCP流量的混合▪CUP管理界面可维护性▪配置文件管理▪光纤通道接口的无中断软件升级▪Call home▪电源管理LED▪Port beaconing▪系统LED▪SNMP报警捕获▪网络启动可用性和可靠性▪在线无中断软件升级▪状态化无中断控制引擎模块故障切换▪可热插拔的冗余控制引擎模块▪可热插拔的冗余交叉矩阵模块▪可热插拔的冗余时钟模块▪可热插拔的1+1冗余电源▪可热插拔的风扇架,集成了温度和电源管理功能▪可热插拔的小型可插拔(SFP)光纤(1/2/4Gbps)▪可热插拔的小型可插拔(X2)光纤(10 Gbps) ▪可热插拔的交换模块▪状态化进程重启▪在任何模块、任何端口上配置PortChannel ▪基于阵列的多路径▪针对每个VSAN的阵列服务▪联机诊断▪端口跟踪▪用于管理的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网络管理•经由Cisco MDS 9500系列Supervisor-2模块的访问方式•带外10/100/1000以太网端口•RS-232串行控制台端口•带内光纤通道IP端口•DB-9 COM端口•经由Cisco MDS 9000系列光纤通道交换模块的访问方式•带内光纤通道FICON CUP•访问协议•CLI—通过控制台和以太网端口SNMPv3—通过以太网端口和带内光纤通道IP访问•SNIA SMI-S•FICON CUP•分布式设备别名服务•网络安全利用基于RADIUS和TACACS+的验证、授权和记帐(AAA)功能,提供基于角色的每VSAN 访问控制•SFTP•实施AES的SSHv2•实施AES的SNMPv3•管理应用•Cisco MDS 9000系列CLI•思科光纤阵列管理器•思科设备管理器CiscoWorks 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 (RME)和设备故障管理器 (DFM第2章场地要求2.1电源和冷却装置电源 (6000W AC)输入:额定电压100-240VAC(范围±10%);最大电流 16A;额定频率 50-60Hz(范围±3Hz)输出:2900W (100V AC@16A); 6000W (200V AC@16A)气流300lfm,通过系统风扇组件思科建议您在墙壁和机箱气孔之间保留至少2.5英寸(6.4厘米)的空隙,并在两个机箱之间保留至少6英寸(15.2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