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表面张力的测定
在秤盘上加1.00g砝码,旋转E使弹簧上 升,至G的横线、横线的像及镜面标线三者 相重时为止(以下称三者相重合时C的位置为 零点).用游标读出标尺之值L,以后每加 0.50 g砝码测一次L,直至加到3.50 g后再逐 次减下来.将数据按所加砝码的多少分成两 组,用分组求差法,求出劲度系数k之值.
质量 0.0g
1.说明为使你测出的表面张力能有三位有 效数字,对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应有何要求? 2.说明慢慢向上拉金属丝的过程中,拉力F 变化的情况. 3.如果金属丝不清洁会给测量 带来什么 影响?所测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4.查一下资料,对此实验不用弹簧秤,还 有什么装置可用?
从式(29-2)可得
( F W ) ldh g 2l
本实验用约利秤测量(F-W)之值,用上式 计算表面张力之值。
实验内容 1.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 如图29—3所示将劲度系 数大约为0.2~0.3 N· m-1的弹 簧挂在约利秤上,调节支架的 底脚螺旋,使十字线G的竖直 线穿过平面镜支架上小圆孔的 中心,这时弹簧将与A柱平 行.
增重读数
减重读数
平均数
0.5g
1.0g 1.5g 2.0g 2.5g
3.0g
3.5g
2.测量(F一W)和h 将盛有纯水的玻璃皿放在平台上,使金 属框P浸入水中,调节平台上下位置,配合调 节E,使三线对齐,选定参考零点.继续用一 只手慢慢调节E使弹簧向上伸长,另一只手慢 慢旋转S使玻璃皿下降,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 G始终在零点处不动.当金属丝ab刚好达到 水面时,用游标卡尺记下旋钮S的位置s1.继 续转动E和S,直至水膜破裂为止,记下B柱 上的刻度值为L0和旋钮S的位置s2.
实验十二
表面张力的测定
目的 1.用拉脱法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 2.学习约利秤的使用方法. 仪器和用具 约利秤、金属框、砝码、玻璃皿、温度 计、游标卡尺、蒸馏水.
原理
液体的表面有如张紧的弹性薄膜,都有 收缩的趋势,所以液滴总是趋于球形.如图 中的肥皂薄膜,如果从中心将膜刺破,由于 膜的收缩,线被拉成圆形. 这说明液体表面内存在一 种张力,存在于极薄的表 面层内,而且不是由于弹 性形变引起的,此力被称 为表面张力.
标尺零点读 数
水膜破裂 时读数
用吸水纸拭去金属框上的小水珠,转动E 使金属框缓缓下降,直至G回到零点,读出B 柱之值为L1,则有
F W k | L1 L0 |
测量中,对应s1和s2之差,就是水膜拉断 时的高度h,即 h | s2 s1 |量细丝ab的长度及直径d. 4-计算水的表面张力及标准不确定度.注明实 验时的水温.
注意事项 1.水的表面若有少许污染,其表面张力将有 明显的变化,因此,玻璃皿中的水及金属丝 必须保持十分洁净,不许用手触摸玻璃皿的 里侧租金属框,也不要用手触及水面. 每次实验前要用酒精擦拭玻璃皿和金属框, 并用蒸馏水冲洗. 2.测表面张力时,动作要慢,又要防止仪器 受震动,特别是水膜要破裂时,
回答问题
则有
F W 2 l ldh g (29-2)
式中F为向上的拉力,W是框和细线所 受重力和浮力之差, l 为细金属线的长度, d为细线的直径即水膜的厚度,h为水膜被 拉断前的高度, 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 ldh g 为水膜的重量,由于细线的直径 速度. d很小,所以这一项不大:水膜有前后两面, 所以上式中张力为 2. l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 l 的线段,则张 力的作用表现在线段两侧液面以一定的力F相 互作用,而且力的方向恒与线段垂直,其大 小与线段长 l 成正比,即
F l
(29-1)
比例系数 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它表示单 位长线段两侧液体的相互作用力.表面张力 的单位为N· m-1.
如图29-2所示,在一金属框P中间拉一金 属细线ab.将框及细线浸入水中后慢慢地将 其拉出水面,在细线下面将带起一水膜,当 水膜将被拉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