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研究-行业管理情况、发展概况及市场
(一)行业管理情况
珠宝首饰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仅对本行业实行行业宏观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基本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
目前,珠宝首饰行业的主要管理部门为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自律性组织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1)行业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是经中编办批准的自然资源部直属的正司局级事业单位,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质检机构,具有承担珠宝玉石首饰类产品执法检验资格的国家级质检中心。
该中心主要任务为:推动产业和行业发展实施有关管理,参与行业管理法规的调研活动,参与拟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开展APEC经济协作中的珠宝玉石首饰进出口政策拟定与研究、技术监督、信息交流和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开展珠宝玉石首饰检测工作的技术、质量和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和监督评审工作;对行业进行质量监督,开展市场抽查工作;对全国各级珠宝玉石首饰质检机构和自然资源部系统珠宝质检机构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等。
(2)自律性组织
珠宝首饰行业的自律管理目前主要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负责,该协会成立于1991年,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梳理行业政策,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展行业自律工作,签订自律公约,开展中宝协团体标准体系和珠宝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品牌建设,开展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信用评价服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放心示范店工程等。
(二)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概述
珠宝首饰指珠宝玉石和贵金属的原料、半成品,以及用珠宝玉石和贵金属的原料、半成品制成的佩戴饰品、工艺装饰品和艺术收藏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珠宝首饰除稀有珍贵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成为了情感表达和精神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
(1)黄金首饰行业发展概述
中国黄金首饰行业的现代发展从1982年起步,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设立,便于市场参与者能在国家级市场上从事黄金交易。
2003年央行停止执行包括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业务在内的26项行政审批项目,标志着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及其制品从管理体制上实现了市场的全面开放,黄金首饰行业也于2003年迎来飞速发展的十年。
在珠宝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消费者注重黄金的价值属性,并以财富保值为目标,常常选择纯度高、重量大、能直观反映其价值的金饰;而2013年金价拐点之后,消费者分化趋于明显,一线和二线发达城市投资者更多地购买金条等纯投资性产品,而二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则成为消费属性的黄金饰品的核心客
群。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开信息,2018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为1,151.43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73%。
2018年全国黄金消费量已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黄金首饰行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钻石首饰行业发展概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国内钻石首饰市场萌芽时期,国内钻石镶嵌产品的普及度低,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全国性交易场所。
200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交易实现与国际接轨。
2006年国家对钻石税制的改革降低了钻石的税收水平,进一步释放钻石市场的容量。
此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升拉动了奢侈品消费,2006年以来钻戒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迅速攀升,且平均交易金额逐步提升。
千禧
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自我犒赏型消费增加。
根据戴比尔斯发布的《2018年钻石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钻石首饰消费增长3%,总额已达660亿人民币。
2、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现状特征
(1)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目前,中国珠宝产业已形成以深圳水贝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根据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交易量最大的珠宝专业交易市场,2017年深圳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出品了全国80%左右的黄金饰品及镶嵌珠宝饰品。
深圳水贝的产业集群效应,便于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流和信息传递,扩大各珠宝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雄厚基础。
(2)品牌集中度较低
当前珠宝首饰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竞争者数量众多,不但存在众多内地品牌相互竞争,港资及外资品牌的进驻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
此外,行业内还存在较多知名度较低的珠宝企业,上述企业普遍销售规模较小、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当前珠宝首饰行业集中度较低,但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将会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3)产品品类较为丰富
珠宝首饰可分为黄金珠宝、钻石饰品、玉石珠宝、铂金珠宝和其他珠宝。
在中国崇尚黄金珠宝的文化传统以及黄金兼具投资属性的背景下,黄金珠宝在国内珠宝首饰市场占比较高,2018年占比达58%,钻石饰品和玉石珠宝也是中国珠宝首饰
的主要品类,2018年占比均为15%。
从国际市场上看,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珠宝首饰市场均以钻石珠宝为主流,相比于国际市场,中国珠宝首饰市场主要品类更加丰富,各类珠宝市场占比更加均衡。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4)自营模式和加盟模式并存
就销售渠道而言,中国珠宝企业主要采用自营店、加盟店两种销售渠道,这两种销售渠道的主要特点和国内代表企业如下表所示:
(5)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从品牌定位上看,中国珠宝首饰高端、中高端、低端市场层次分明。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及香港的奢侈品牌陆续进入大陆,境内的珠宝市场逐步形成了国外品牌、港资品牌、内地品牌多元竞争的差异化局面。
目前,中国珠宝行业品牌定位格局如下表: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从珠宝品牌的终端渠道覆盖率上看,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的竞争格局也愈加明显。
一部分珠宝企业立足全国市场,终端渠道广泛布局,如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周六福等品牌终端门店数量均已超过3,000家,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而部分珠宝企业主要布局在其强势区域,终端渠道数量有限,尽
管在其强势区域受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但在拓展全国市场时则可能受到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限制。
(三)行业市场容量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国和消费国。
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珠宝首饰行业市场总体需求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珠宝行业市场被重视和开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珠宝饰品的消费者。
综上,得益于境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境内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张。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钻石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8年中国珠宝首饰零售规模已达6,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2%。
根据中宝协数据,2016年中国珠宝行业市场规模达5,250亿元;2011-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68%,居世界前列。
1、黄金首饰市场容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居民财富的积累,中国黄金需求在21世纪初增速较快,一跃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
2013年的金价下跌引发了消费者的黄金首饰购买热潮,也提前透支了黄金首饰需求量,黄金首饰需求在2013年到2016年间有所下滑。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调整,伴随经济和金价的逐渐回稳,黄金首饰行业从2016年9月开始见底回升,2017年延续平稳增长,步入新一轮复苏周期。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开信息,2018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为1,151.43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73%。
2018年全国黄金消费量已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
2010-2018年中国黄金需求量以及黄金首饰需求量变化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2、钻石首饰市场容量
钻石首饰的内在消费属性和经济周期关联度较高。
根据戴比尔斯发布的《2018年钻石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全球钻石首饰需求量增长至820亿美元,增幅为2.2%,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为中国和美国市场。
2016年中国钻石首饰需求量约人民币640亿元,2017年为人民币660亿元,增幅超过3%。
2013-2017年中国钻石首饰消费需求量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戴比尔斯历年钻石行业分析报告
由于中国钻石消费需求量巨大,而国内并非钻石矿床聚集地,所以中国珠宝首饰企业的钻石原材料主要系通过上海钻交所进口获取。
上海钻交所是中国大陆唯一的钻石进出口交易平台,因此其所统计的成品钻进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内
钻石首饰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
2018年通过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报关的一般贸易项下成品钻进口总额为27.06亿美元,较上一年均增长7.6%,创钻交所成品钻进口额历史新高。
2012-2018年上海钻交所统计的一般贸易项下成品钻进口总额及增长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上海钻石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