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 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
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 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 患者。
保护性约束法律依据的解读
(1)只有三种情况(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
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注意事项
(1)凡约束保护病人须遵医嘱方可执行,如情况紧急,应在 约束后立即报告医生。 (2)根据病人的接受程度,尽可能当场对病人或家属作出适 当的解释。 (3)保护带必须系得松紧适宜,扣结处以通过二个手指的松 紧度为宜,保护带的结头必须远离病人的手或头部可及之处。
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注意事项
约束注意点:开医嘱、告知、解释、功能、防 止被伤害
紧急处置
6、加强病情控制,采取药物治疗(化学性约束) 7、处理暴力行为时的注意事项: (1)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预留可以很快离开的出口 (2)接触病人身体时要果断迅速,不能犹豫不决,多人行动时动作要
协调 (3)要保持友善和冷静的态度
护理目标
(4)巡视中要经常观察病人冷暖,大小便情况,被约束部位的 血液循环情况,定时补充水分,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及预防压 疮的护理。 (5)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 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等,并严格交接班. (6)保护约束的病人应与其他病人分开。
保护性约束的总结
1、尊重人权,尽力劝说,减少约束率。 2、约束前,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配合。 3、约束时,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而引发医疗纠纷(如 骨折)。 4、约束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5、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伦理和法律意识。
不安全因素者。 (6)其它特殊情况确实需要暂时需要保护者。
保护性约束的方式
方式
体力控制 机械性控制
体力控制的注意事项
(1)移动不合作患者时,应将力气平稳地使用在患者全身,不可强拉一 个肢体或部位,以防扭伤及骨折。
(2)过分躁动患者,要多安排几名工作人员,并步调要协调一致,预先 设计好方案。
(3)要预防患者处于可能发生危险的境地(站在床上、楼梯上)。 (4)不要损伤患者的部位,如眼、耳、颈、肋骨、腹部等。 (5)注意患者的尊严,不可将患者的手扭到背后或四肢朝天。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杨龙
主要内容
一、意外事件定义与类型 二、意外事件的件指
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下,突然发生、个体 无法自控、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或导致物体的完整性受损的行为。
如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置,后果十分严重。
意外事件类型
自杀: 伤害自己 暴力: 伤害他人/毁物 外走: 逃离医院/走失 骨折: 跌倒/坠床/外力作用 噎食: 药物不良反应/进食速度过快/食物过硬 烫伤: 皮肤、消化道损伤
短期目标:不发生,能自控
长期目标:合理表达情感和欲望,用健康方式处理挫折及紧张 情绪,防止二次伤害。
保护性约束
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特 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 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治疗护理这类特殊患 者的方法之一。
第四十条 精神障精碍神患者卫在生医法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
二、意外事件的成因
• 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对象的特点
护理环境的特点:
封闭式的管理:脏、乱、差 本人的需求与现实之间形成一对矛盾 活动空间受限:床位少、用房面积少 相互之间不良气氛的渲染 文体娱乐活动单调或匮乏
护理操作的特点
护理对象被动接受护理(违拗、采取强制手段致发错药、针刺伤) 护理对象虚伪接受护理(藏药、户外开放易外逃) 护理者与被护理对象均处同一环境,善于抓住薄弱环节(工作人员少或责 任心稍差或态度差而被攻击的对象) 护理操作的用具可能是危险发生时的工具(钥匙、注射器、钢针、输液 架等)
安全、扰乱医疗秩序),注意表述中没有“等”,因此不得
在其他情况下采取此措施。
(2)必须没有替代措施作为前提,如果有其他可替代的措施, 就不能使用。
(3)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 者。
保护性约束的法律规定
精神卫生法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应当在病历资料中如实记录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治疗 措施、用药情况、实施约束、隔离措施等内容,并如实 告知患者或者其监护人。
保护性约束的目的
(1)保护患者本人的安全 (2)保护病室中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3)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4)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
(1)治疗不配合的患者。 (2)各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一时不能用药物控制其症状者。 (3)因躯体疾患而不能使用药物控制的兴奋躁动者。 (4)各种癫痫发作伴意识障碍,一时不能控制其症状者。 (5)极度兴奋躁动对其自身不利,将造成自伤,导致衰竭或对周围构成
三、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暴力行为
• 暴力行为(violence):有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直接伤害另一人的 躯体, 或某一物体,临床常见伤人毁物。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高!约10%;
• 突然出现攻击行为,对他人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可造成致残、 致伤或致死。
紧急处置
1、大声喊叫,寻求同伴的帮助 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人,转移被攻击对象 3、评估环境,迅速转移环境中的危险物品 4、降温,(解除武装或最好用语言劝解),达到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或瓦 解病人的心理) 5、保护性约束患者(不是制服)
机械控制操作
多在体力控制后,紧随实施或必须卧床实施特殊治疗 的就要实行机械性控制。通常要借助一些工具如:约束带、 约束背心、保护衣等。机械性控制的方法:控制时首先同 时控制其双上肢,必要时同时还要控制双下肢,两个护理 人员站于病人两则执行胸部约束,以手结固定于床架上然 后将用约束带分别系于双腕关节和双踝关节,再系于床栏 上,必要时再控制肩关节,以防止头部碰伤。
外走
病人住院期间未经医生同意离开医院的行为。 原因:
1、精神症状(1)患者自知缺乏,否认有精神病,不愿接受治疗 而出走;(2)受妄想幻觉支配,认为住院是对其迫害而设法离 开医院;(3)病人为实现某种病态心理而脱离医院,如上访, 告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