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人民银行系统记帐方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银行财务会计
【发文字号】银发[1992]112号
【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1992.05.13
【实施日期】1993.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人民银行系统记帐方法的通知
(银发〔1992〕112号)
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城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和国际金融交往的需要,决定统一银行记帐方法,即各家银行统一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帐法。
具体实施步骤为:人民银行系统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停止使用资金收付记帐法,采用借贷记帐法。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采用借贷记帐法。
各级人民银行要将改革记帐方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业务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协助会计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帐务结转工作,保证会计帐务不错不乱。
各级专业银
行、交通银行、其他有关部门也应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完成此项任务。
现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用借贷记帐法的实施方案》、《关于改用借贷记帐法的说明》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用借贷记帐法的实施方案
二、关于改用借贷记帐法的说明
附表:中国人民银行会计科目一览表(略)
附式:(略)
中国人民银行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三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用借贷记帐法的实施方案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规则,用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记帐方法。
“八五”期间,银行系统内将统一使用借贷记帐法。
实施方案如下:
一、改用借贷记帐法的范围
人民银行系统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改用借贷记帐法,范围包括:各级行会计部门、营业部门、国家金库、内部各职能部门(发行、金银、行政经费等)、各企事业单位、各代理行处(指未设人民银行机构,专业银行代理人民银行帐务的行处),以及归口人民银行领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会计帐务。
二、改用借贷记帐法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只作适当调整,将现行会计科目分设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损益类四个大类;改变排列顺序;表外科目维持现状不变(见附表)。
1.科目代号不作大的改变。
2.在每一类中,会计科目的顺序按先对外业务、后内部业务的原则重新排列。
3.根据借贷记帐法的特点,将“库存现金”科目改名为“现金”科目;取消“固定资产占款”、“金银占款”、“储备金饰品占款”、“外币占款”、“钱币占款”各科目中的“占款”二字。
4.为清楚地反映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备付金存款和人民银行再贷款情况,各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往来科目分设为存款科目和贷款科目。
5.全国银行统一会计科目及信托投资公司统一会计科目暂不作修改。
(二)会计凭证。
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人民银行使用新式会计凭证,现行凭证停止使用。
1.除“表外科目收入传票”和“表外科目付出传票”以外,“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的名称不变,会计分录进行修改;其余六种会计基本凭证的种类、联次、颜色、用途均保持不变,只将凭证的名称按“借方”、“贷方”,会计分录按“借”、“贷”进行修改。
2.全国联行报单改为“借方报单”和“贷方报单”,对电划补充报单的会计分录作相应修改;电子联行有关凭证由总行统一修改。
3.重新设计人民银行有关的贷款凭证(含处理手续),下发各行执行。
4.银行结算的各类专用凭证暂不修改,但对其会计分录应加盖“借”、“贷”戳记进行处理。
5.人民银行其他特定凭证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城市分行辖内会计凭证由各行参照上述办法自行修改。
6.人民银行接受各专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往来的会计凭证,应通过加盖“借”、“贷”戳记的办法进行处理。
(三)会计帐簿。
人民银行用于表内核算的各种会计帐簿,按照借贷记帐法的内容进行
相应修改(借贷栏次按借方在左、贷方在右排列)。
用于表外核算的各种会计帐簿不作修改。
(四)会计报表。
人民银行会计报表,不作大的修改,只按“资产负债表”的性质进行调整。
1.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计报表统称为“资产负债表”,其科目按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进行排列。
表外科目仍按“收入”、“付出”、“余额”进行反映。
2.损益明细表、决算说明书附表、业务量情况报告表、机构人员情况报告表、暂收暂付款项科目分户明细表不作修改。
3.全国银行统一会计报表及信托投资公司统一会计报表暂不作修改。
三、改用借贷记帐法的准备工作
人民银行系统改用借贷记帐法,时间短、涉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