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环境监理细则

水土保持、环境监理细则

编号:DSxz003/2016
舟山市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大沙调蓄水库工程
水土保持、环境管理监理实施细则
杭州亚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舟山市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大沙调蓄水库工程监理部
2016年10月
批准:日期:年月日校核:日期:年月日编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2编制依据
3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目标及检验方法4质量控制措施
5施工应提交及签署的资料。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1.适用范围
1.1其使用范围为龙游县灵山港中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姜席堰至兰石大桥段)。

1.2本细则编制依据包括: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施工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与图纸、监理规划经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等;
2.工作范围及工作重点
2.1审查施工单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应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对水土保持措施、方案、以及实施方法进行审核,是否符合项目的相关规定;
2.2审查施工单位水土保持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和水保制度建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2.3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与当地水土保持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当地的水土保持的标准和要求,并争取得到水土保持部门的支持;
2.4及时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3.控制要点
(1)施工单位修建临时道路,或征地时要求得到当地相关水土保持部门的同意,并取得水土保持的手续;
(2)临时建筑便道,完工要求及时回复原状;迁建的树木也要求及时迁回;(3)施工产生废弃物必须运输到指定地点堆放;
(十二)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
1.1其使用范围为龙游县灵山港中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姜席堰至兰石大桥段)。

1.2本细则编制依据包括: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施工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与图纸、监理规划经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等;
2.施工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1)开挖区、临时堆土(石)区、弃土区、施工临时占地区、施工道路以及影响区、建筑物占地区的水土流失。

(2)施工废水、废油、废气、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噪声。

3.施工区环境要求
(1)现场材料堆放、施工机械停放有序、整齐。

(2)施工现场道路平整、畅通。

(3)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严重积水现象。

(4)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

(5)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要保证作业场所和相关通道有足够的照明和设警示灯;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建立值班检查室,有专人负责,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施工区域和现场、生活区,应设置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标牌、标语及宣传栏(橱窗)和文明施工规章制度。

(7)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整洁卫生、有条理。

(8)工区内社会治安环境稳定,未发生严重打架斗殴事件,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9)能注意正确协调处理与当地政府和周围群众关系。

4.环境控制基本措施
(1)采取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重点对临时堆土区、施工临时占地区、施工道路以及影响区、建筑物占地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

(2)做好土方平衡设计,尽量少弃土。

(3)落实施工废水、废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噪声防止措施。

1)根据环保设施用地状况进一步优化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应满足施工高峰期废水产量,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尽量回用。

2)对混凝土系统等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必要时投放絮凝剂加强沉淀效果,并达到标准后重复利用。

同时加强对废水排放口的水质监测。

(4)要求在临时生活区设置垃圾箱集中收集生活垃圾。

(5)加强对水泥装卸作业和混凝土拌和站、施工道路等产生粉尘之处的管理,配备简易洒水车进行定期洒水。

5.环境控制具体措施
(1)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汽车运输及施工机械维修
◆加强汽车维护,保证汽车正常、安全运行,减少尾气排放。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2)扬尘
◆ 运输扬尘:对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采取对主要实施洒水抑尘,以有效减少扬尘。

运输汽车可通过防止超载及采用封闭车辆运输等措施来减少扬尘污染。

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行驶,载重汽车途经民居时应减速行驶。

◆施工区扬尘:施工作业区开挖、填筑产生的粉尘含量较高,污染较严重,应加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配戴防尘口罩。

(2)施工期污水、废水处理措施
1)生活污水:为提高施工区、生活辅企区环境卫生条件,保障人群健康,保护周边水体水质,在施工生活区分别设厕所、化粪池,并对厕所定期清理消毒,食堂的厨房废水设简易的隔油池。

化粪池出水可与生活盥洗、食堂污水等一起处理,处理可采用地埋式有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出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可纳入施工区附近的排水渠,也可回用于道路抑尘或绿化。

2)汽车、机械冲洗废水:汽车、机械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泥沙,在施工区设置隔油沉淀池处理,必要时投放絮凝剂加强沉淀效果,出水达一级排放标准后用于道路抑尘或绿化,并定期除油和清理沉渣,废油可通过焚烧的方法处理,沉渣可运至里龙山弃渣场弃置。

(3)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措施
为了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建议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1)施工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可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以保证机械设备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

对主要强噪声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在施工安排上避免强噪声源机械在夜间作业,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有关部门批准,并把施工时间安排公告居民。

2)要求施工车辆通过沿途居民区、施工生活区、管理区域时慢速行驶,禁鸣喇叭,并适当控制夜间行驶。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1)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应该设置临时垃圾桶或拉圾箱,收集后交到环卫部门集中处理,防止垃圾腐败,孳生各种有害物质,产生二次污染。

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和处理,不得长期堆放,占用道路、耕地等。

2)工程建设将产生大量的土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按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进行处理。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场地布置尽量优化,有效利用土地,在合同规定的征地界限之外,植被应尽量维持原状。

在施工过程中,教育施工人员加强对施工区周围林木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林木的破坏。

2)工程产生的土方尽量加以综合利用,而后才考虑弃置,尽量减少对土地的占
用;堆泥场、弃渣场表面应覆土绿化或恢复土地功能,以缓解当地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3)对施工中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在施工后及时予以修复,确保生态系统朝良性循环发展。

主体工程完工后,拆除施工临时设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场地清理及绿化。

施工临时借地应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