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辽宁省高考语文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64篇段)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程门立雪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jiāng)乐人。幼颖异,能属 (zhǔ)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 河南程颢(hào)与弟颐(yí)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 际,河、洛之士翕(xī)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 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 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 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 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 (jiào),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 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书,即正史。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儿时他 便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 就专心研究经史典籍。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煕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xū)的一个年号,(元年: 1068年-末年:1077年)共计10年。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 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一日拜见程颐,程颐正打瞌睡,杨时 与同学游酢便一直侍立在侧没有离开,等 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
号曰龟山先生。
(选自《宋史·杨时传》)
德望:德行与声望。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重:加重;增加。
士:旧时指读书人。
从:跟随。
游:结交;交游。
后来,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 高,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与他交游,而他自 号为龟山先生。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杨时听说后, 即在卧室设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 同学的人。之后,他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 时杨时大约已经四十岁了。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 侍立不去,颐既觉(jiào),则门外雪深一 尺矣。
瞑坐:暝:闭上眼睛。闭上眼睛坐着,即打瞌睡。 游酢:北宋时文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侍立:指恭顺地站立在旁边。 去:离开。 觉:睡醒。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 敬。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 酢(zuò) 、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 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 瞑坐,游酢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 (jiào),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近义词 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 指教师传授的知识。 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
反义词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 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原文
选自《宋史·杨时传》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jiāng)乐人。 幼颖异,能属(zhǔ)文,稍长,潜心经史。
南剑:今属福建省。 幼:年纪小,初出生的。
颖异:才能出众。
能:会;善于。
属文:撰写文章。
稍:略微;稍微。
长:年长,年龄较大。 潜心:用心专而深。
(选自《宋史·杨时传》)
程门立雪给我们的启示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程门立雪”是程 颐的“主敬存诚(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 身之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体现,这需要 进一步对程颐学术思想作探讨。
所以,从普遍意义上讲,我们要继承和发 扬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换一个角度,可以说, 在很大程度上,“尊师”超越了对老师本人的 敬重,而上升为一种对知识或学问本身的渴慕 与追求。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中பைடு நூலகம்文选修
第五单元 短文六则
中国民俗文化5 人教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 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 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 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 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 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
时河南程颢(hào)与弟颐(yí)讲孔、 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xī) 然师之。
程颢与弟颐:程颢和其弟程颐并称“二程”,为北宋著 名的理学家。 绝学:失传的学问。 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
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 翕然:统一或协调的样子。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在熙宁、元丰年间,河南人程颢和弟 弟程颐在当地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 (即理学),黄河、洛水周边地方的文人都 争相拜他们为师。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 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相得: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当时,杨时正值调任,但为了拜师而未 去赴任,后在颍昌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 很好。待到杨时归去时,程颢目送他说: “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于)寝 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 洛,时盖年四十矣。
设位:设灵位。 寝门:汉语词汇,是古礼天子五门中的一门。古礼天 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内之门曰寝门,即 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 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相关的人。 至是:到正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