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摘要: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

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引言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

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

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

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宋人称“此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的记载。

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霸州已经成为环京津经济带上新兴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3 霸州市城市建设现状霸州市依托自身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市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津霸铁路以南,京九铁路以东,112国道以北,牤牛河以西区域。

其中建设道以南为老城区,建筑质量良莠不齐;建设道与裕华道之间为新城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高档社区等建筑相继拔地而起,以市政府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裕华道以北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外向型项目为主导,以生物医药、电子化工、保健食品、汽车配件等项目为主的产业格局。

4 规划思路规划充分利用霸州市自然环境,结合现状条件,挖掘城市各种构成要素,把握其重点要素,确保城市整体风貌的个性化;正确处理新、老城区、工业区等景观风貌元素,寻求城市总体的协调与统一;合理控制城市街景、尺度,做到独创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创造出丰富、优美的城市景观,从各角度展示“现代”霸州,将霸州建设成为都市化气息浓郁的“风雅”之城。

5 城市景观风貌定位5.1 风貌要素分析构成霸州的景观风貌要素主要有:河湖水系、历史文化、地热资源以及交通要素和产业要素等等,其中以河湖水系和“词、曲、墨”文化最为突出,也是霸州市政府近几年着力打造城市特色的重点。

5.1.1 宛若天成的环城水系城市脉络所在。

牤牛河、雄固霸新河、中亭河、龙江渠、一支渠环绕于城区周围,宛如一条镶嵌于城区的银色项链,为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增添了灵性和活力,见证着霸州的建设与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形成了以水系和交通设施为框架的上窄下宽的“楔型”发展格局。

5.1.2自成系统的生态屏障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等交通设施,为市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的同时,设施两侧一定范围的防护林带也成为了市区的外围“保护圈”。

5.1.3潜力巨大的地热资源霸州市地热资源丰富,境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地下热水资源分布。

自20世纪90年代开发利用。

在106国道东侧有茗汤温泉度假村,集温泉、餐饮、客房、会议、健身、娱乐等经营项目于一体,已逐渐成为京津冀等地各界人士旅游、观光、贸洽的首选之地。

5.1.4人文要素重要的区位、便利的水陆条件造就了霸州市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水浒传》第85回中写道“宋公明夜度益津关,吴学究智取文安县”,这里的益津关即为今日的霸州市区,作为宋辽战场上的一个重要隘口,益津关成为霸州的象征。

宋辽时期的贸易榷场,促进了今日霸州商业的兴旺,水陆交通的便利,激发了今日霸州经济的活力,旧时的雄关万丈已成大道通衢,商埠重镇已成经济强市。

市区内李少春大剧院、博物馆、益津书苑等多处融入了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成功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及各种展览活动都在向世人展示着霸州浓郁的“戏曲之乡、翰墨(李少春大剧院)(益津书院)之乡、词赋之乡”的文化气息,都市气息。

5.2景观风貌特色霸台朝阳、老堤晚渡、环城烟柳、堂淀风荷、东庙波光、北楼山色、盐河春鸟、苑口秋涛——古益津八景呈现的不只是霸州的种种风情和城内的地理环境。

同时,还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座古城曾因水而美。

本规划紧紧围绕城市河湖水系作文章,将古益津八景的再现与滨水环境的营造进行巧妙的融合。

形成城市滨水景观区的典范,呈现“蓝绿交映、水城一体”的空间格局。

5.3城市风貌定位通过对霸州市各类要素的挖掘与提炼,规划将霸州市的景观风貌定位为“风雅”霸州,从生态、文化、休闲、产业等几方面打造一座屹立于“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

---生态:城市背景,以环城水系、防护林带、郊野公园等为支撑;---文化:城市灵魂,以“古今之益津”、“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为支撑;---休闲:城市氛围,依托区位及交通优势,充分利用温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度假。

---产业:城市动力,霸州多元化的产业经济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6 城市景观空间结构霸州市的总体景观结构为“一带承两区、一河亮主城,益津通南北,裕华达东西。

”一带承两区:规划在京九铁路两侧形成宽度近千米的林带,即城市片区生态隔离绿带,这“一带”将城区划分为铁西区和主城区两个板块;一河亮主城:牤牛河南北贯穿主城区,规划对其河道进行治理,建设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和牤牛湖景区,构筑城区景观风貌体系的骨架,形成霸州景观风貌的一大亮点。

益津通南北:益津路即106国道城区段,作为市区内部道路,它是联系益津南区旧城风貌和益津北区新区景观的演化带;是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文化轴;是未来市区大外环路的南北向中轴线;规划对道路两侧空间尺度进行合理把握,对沿街建筑立面造型、色彩等提出改造意向,重点为李少春大剧院、华夏收藏馆和市政府、益津书院等主要景观节点的打造。

裕华达东西:裕华路是沟通市区东西片区的主要道路之一,是市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和产业发展轴。

是串联工业景观、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等多种不同景观类型的东西向主轴。

7 城市景观风貌分区根据霸州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用地性质与现状条件,将霸州城区分为现代景观风貌区、传统景观风貌区、教育科研景观风貌区、物流仓储景观风貌区、高新技术景观风貌区、中小企业景观风貌区和田园度假景观风貌区等八大风貌分区。

并对各个分区分别给予景观风貌定位。

8 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规划分别从城市水系、城市轮廓线、城市色彩、城市标识、城市夜景、道路景观和开敞空间等各个方面对霸州城市整体景观风貌提出控制或设计意向,以求新、老城区和工业区景观风貌的协调统一,并具有自身特色。

8.1城市水系景观系统牤牛河滨水景观带是霸州主要的景观骨架,也是霸州特色自然软质景观之一。

水体两岸的风貌设计以打造霸州“文化名城”为目标,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牤牛河滨水景观带提出的相关要求,打造出具有浓郁霸州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博览、休闲观光场所,创造城市的兴奋点。

参照相关规划,本规划对牤牛河市区段提出整体开发思路,控制其景观风貌。

结合城市景观风貌分区并与之相呼应,将牤牛河分为三段展示霸州发展历程:回眸(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三段既独立成景,又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

8.2道路景观系统规划将市区道路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和生活型道路三种类型。

根据道路类型的不同,分别从道路特点;景观空间氛围;人行道、绿化种植和街道设施以及道路断面等几方面进行控制,给出控制原则。

8.3开敞空间控制系统城区的开敞空间设计是在对城区现状各类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基础上,通过城市各类功能和活动的组织链接,以富有场所魅力的开敞空间序列增强系统的整体性,进而强化城市的格局和总体空间结构,使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得以提升。

本规划侧重从城市公园绿地和城市广场两方面对城市开敞空间进行展开。

8.4建筑高度控制结合现状及总规中确定的不同用地功能的特性,本次风貌规划提出了五级建筑高度范围,塑造丰富的城市竖向立面层次。

——重点控制高度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50-80米,主要集中在城市现代景观风貌区,在牤牛河滨水景观带两侧点缀高层居住,塑造城市建筑天际轮廓线的高潮区段。

——主要控制高度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36—50米,指霸州主要城市轴线,如益津路、裕华道、迎宾道、建设道,以及铁西区、河东等片区中心,是城市次级的商贸服务综合区,确定为区级核心高度区,以高层商住建筑为主。

——一般控制高度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24—36米,主要包括核心区周边用地;——较低高度控制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24米以下,主要包括核心区的最外围,为了形成良好的视觉通廊,老城区及牤牛河两岸建筑,以多层居住、公共建筑为主。

——工业高度控制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15米以下,集中在各片区的工业用地,包括北部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南部工业组团、钒钛产业园区。

8.5城市色彩控制霸州独特的自然景观,环城水系及生态绿廊成为了霸州环境基础色调的主要构成元素。

因此,以灰绿色为主的偏冷色系形成了霸州城市色彩的背景色。

霸州的城市色彩设计总体上以“明快、雅致、和谐”为原则,形成层次丰富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总色调。

规划按功能分区对各组团进行色彩控制:8.5.1南部工业组团:主色调建议以蓝灰、黄灰、乳白等彩度较低色彩,辅助色调以绿灰、青灰等与主色调同色系的名度较高色系。

不易出现颜色为绿色、紫色、藏青色,黑色。

8.5.2铁西组团、铁东组团:主色调建议以蓝灰、青色等彩度较低色彩,辅助色调建议以土黄、绿灰等色彩搭配使用。

不易出现的色彩为绿色、黑色、浅紫、黄绿。

8.5.3河东北区:主色调建议以蓝灰、绿灰等彩度较低色彩,辅助色调建议以浅蓝、绿灰、暗红等色彩搭配使用。

不易出现的色彩为粉红、蓝色、浅紫、深绿色。

8.5.4铁西南区:主色调建议以蓝灰、乳白等彩度较高的灰色系,辅助色调采用与主色调同色系的明度较低色彩。

不易出现颜色为黑色、紫色、白色,粉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