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课时编号23-24 授课时间10.17 授课地点412 课题名称 4.3缓冲溶液课时数 2
教学目标1、了解缓冲溶液的机理。

2、知道共轭酸碱对组成缓冲溶液,会分辨抗酸、抗碱成分。

3、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领域的意义。

教学重点缓冲溶液的机理
教学难点缓冲溶液的机理,分辨抗酸、抗碱成分。

教材处理无删改,适当添加新内容
教学方法教法设计演讲法、讨论法、提问式、学导式学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料网络下载信息资源百度文库仪器设备无
耗材无
作业布置补充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复习导入新授
讲解
小结1、什么是盐的水解?
2、人体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怎么办?
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不因代谢过程中产
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血液是缓冲溶液,缓冲
溶液如何维持pH不变的呢?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HAc — NaAc 加少量HCl、NaOH、ΔpH很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
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
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缓冲溶液的组成: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
(缓冲对)
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缓冲溶液,
所起作用是抗酸、抗碱,如何抗得。

(二)缓冲作用机理
以HAc — NaAc为例 HAc、NaAc
足量
HAc + H
2
O H
3
O+ +
Ac-
+
左移 H
3
O+抗
酸成分
+
抗碱成分右移 OH-
2H
2
O
共轭酸—抗碱成分共轭碱—抗
酸成分
机理三要点:方程(酸解离),平衡移动方向,
抗酸、碱成分
NH
4
+— NH
3
缓冲系、抗碱成分 NH
4
+
缓冲作用0.1mol⋅L-1 HAc—NaAc
0.1mol⋅L-1 HCl、NaOH
浓度大,少量酸、碱,浓度几乎不变
学生回忆、回答
投影
学生仔细倾听
学生理解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分析强调自学阅读
•表1 常见的缓冲系
缓冲系弱酸共轭碱 p K aΘ(25℃)
HAc –NaAc HAc Ac- 4.75
H2CO3-NaHCO3 H2CO3 HCO3- 6.37
H3PO4-NaH2PO4 H3PO4 H2PO4‾ 2.12
NaH2PO4-Na2HPO4 H2PO4‾ HPO42- 7.21
H3BO3-NaH2BO3 H3BO3 H2BO3 9.14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一)公式推导
HA — NaA C(HA) C(A-)
HA + H
2
O H
3
O+
+ A-
C(HA)- Ceq(H
3
O+) Ceq(H
3
O+)
C(A-)+ Ceq(H
3
O+)
≈C(HA)
≈C(A-)
Kaθ(HA)
=
θ
θ
θ
C
HA
C
C
A
C
C
O
H
Ceq
/
]
/
][
/
[
3





(-
+
Ceq(H
3
O+)/Cθ=
)
(
)
(
)
(
-
A
C
HA
C
HA
Kaθ
pH=
)
(
)
(
lg
)
(
HA
C
A
C
HA
pKa
-
+
θ
)
(
)
(
HA
C
A
C-
—缓冲比r,C为缓冲液,不是混合

p Kaθ: HAc- NaAc p Kaθ(HAc)、NH
4
Cl-NH
3
p Kaθ(NH
4
+)、H
2
PO
4
- - HPO
4
2- p Kaθ2(H
3
PO
4

学生自学
投影
讨论缓冲体系的
影响因素
投影
学生理解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练习
教师点拨讲解
讲解引导点拨
(三)应用
书P
101
例5-8 25℃时,在1.0LHAc-NaAc缓
冲溶液中含有0.10mol HAc和0.20mol NaAc。

(1)计算此缓冲溶液的pH;
(2)向100mL该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 0.10
mol⋅L-1 HCl溶液后,计算缓冲溶液的pH;
(3)向100mL该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 0.10
mol⋅L-1 NaOH溶液后,计算缓冲溶液的pH;
(4)向100mL该缓冲溶液中加入1L水稀释
后,计算缓冲溶液的pH。

Kaθ(HAc)=1.8⨯10-5
解:(1)pH=
10
.0
20
.0
lg
10
8.1
lg5+

--=5.05
(2)pH=
10
.0
010
.0
100
10
.0
010
.0
100
lg
10
8.1
lg
1000
10
.0
1000
20
.0
5

+


-

+

--=
4.98
(3)pH=
10
.0
010
.0
100
10
.0
010
.0
100
lg
10
8.1
lg
1000
10
.0
1000
20
.0
5

-


+

+

--=
5.11
(4) pH=
10
.0
20
.0
lg
10
8.1
lg5+

--=5.05
四、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血液 pH=7.35~7.45 代谢物质pH不变
1、组成NaHCO3—H2CO3,
Na2HPO4—KH2PO4,
Na--蛋白质—H蛋白质
能力最大
2、缓冲机理
Kaθ1
CO2(溶解)+2H2O H3O++ HCO3-
+
CO2(g)(肺)H3O+肾
抗碱成分+
抗酸成分
OH-
2H2O
学生理解
讨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例题分析】:3. pH计算
例已知正常血液中HCO3-—CO2(溶解)
的pKaθ'1(H2CO3)=6.10(6.35),C(HCO3-)
=0.024 mol⋅L-1、C(CO2溶)=0.0012 mol⋅L-1,
求血液的pH。

解:pH=6.10+lg
0012
.0
024
.0
=6.10+lg20=7.40
讨论:体外缓冲比
10
1
~10
体内缓冲比20
4、人体调节作用
CO2—HCO3-CO2↑HCO3-↓
CO2↓HCO3-↑
肺抗酸加快吐出CO2
抗碱减慢呼出CO2
肾减少排泄
HCO3-加速排泄HCO3-
肺部换气不足(CO2吐出慢)引起酸中毒
总结缓冲溶液的重要性。

见课本。

学生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