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烧云》 说课稿

《火烧云》 说课稿

《火烧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火烧云》。

一、说教材
教育科学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二课《火烧云》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篇散文。

作者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消失过程中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展现出绚丽多彩、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

第三部分写火烧云下去了。

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

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

了解作者运用联想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作者在描写时注意抓住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来写。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合
理的想象,描绘出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观,为我们展示了一副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

因此,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

四年级的学生喜欢活动、好奇心强、好幻想,以直观具
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理解大都建立在直觉和经验
上。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情分析,我从三个维度分析教学
目标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和能力:a正确读写“笑盈盈、乘凉、镇静、恍恍惚惚”
等词语;
b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c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语文学习能
力;
d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过程和方法: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发挥想象力,
自由、努力地去体验课文中的情感,生发
出自己对火烧云和自然的美的认识与体
验,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感受到一些字词的表现力,初步
体会到想象在情感表达上的修辞效
果,激发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其中,在反复朗读中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产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是教学重点;体会想象的修
辞效果,学习作者观察实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本次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和课本插图让学生整体感受火烧云变化的全过程;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来逐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自由谈感受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火烧云、对自然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宜将情景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多媒体设备,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教学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组织。

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原则。

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
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用课本插图和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谈感觉,引导他
们说出对于自然的喜欢、赞美之情。

由此,自然过渡到课文
《火烧云》的学习。

(设置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2、字词认读
要求学生自学,运用互相帮助、查字典、小老师等形式自主
学习,最后由教师检查和纠正,进行针对性教学。

(根据三
年级学生的能力,为了增强其学习汉字的自觉性和自学能
力,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会合作学习和教
学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3、反复阅读,体验情感
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和情感态度,
找出喜欢的句子,说说读后感。

接着,开火车读,检查阅读
情况,让学生们互相纠错。

然后,再读课文,细细体验,进入段落学习。

这是教学的重
点。

教师指名读,学生评价。

(一来由学生一步一步揭开教学程序,二来使学生学会评价
自己和他人,从而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提问
(一)什么叫“火烧云”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二)火烧云上来后,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想象一下:
(三)地面上还有哪些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把描写火烧云变化的词语画下来。

(五)从这么多的颜色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想象:火烧云还可能有哪些颜色?
(七)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我用几个问题将教学重点逐步呈现出来,使学生随着思考的深入来体验到课文的情感。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再一次富有感情的朗读,强化体验到的情感,领略语言之美。

我用问题情境来引导教学,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逐步完成教学重点。


最后,全班齐读(体会火烧云的多变)。

(先小组合作,再进行比赛,在愉悦活泼的气氛中解决教学难点。


4、布置作业
⑴背诵全文。

(在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强化教学
效果和升华情感体验。


⑵学习课文中的想象和联想,利用想象和联想自由地写两到
三句关于景色的句子。

(这项作业采用“下保底,上不封顶”
的原则进行评价。


5、评价小结
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多细心地观察大自然,相信你们会有丰富的收获。

五、板书:(因为《火烧云》是篇景物描写的散文,逻辑性
不强,而意象性很强,所以我用词语式板书,用几个关键词
突出中心意象:)
火烧云
颜色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
马:形状狗:狮子:
(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