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层钢筋绑扎技术交底模板

标准层钢筋绑扎技术交底模板

标准层钢筋工程绑扎技术交底
本工程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 在现场设立钢筋加工棚, 配备闪光对焊机一台、钢筋弯曲机、切断机各二台。

钢筋采用机械成型, 按图纸及规范要求采取人工绑扎, 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及绑扎接头。

钢筋加工顺序按绑扎的先后秩序加工并归类堆放整齐。

钢筋不应有锈蚀现象。

对焊接头、位置、绑扎要求等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墙板及柱筋在基础浇捣前预埋好, 复核尺寸后, 两边用矩形钢筋网进行控制间距及断面。

钢筋绑扎前由质量部门检查, 规格尺寸是否正确无误。

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应注意下列要点:
楼板钢筋双层处, 钢筋撑脚数量应保证间隔距离≤1000mm, 确保上下皮钢筋位置及钢筋保护层。

为避免墙、柱钢筋整体扭转, 在钢筋绑扎完毕, 检查位置准确后, 先将其临时固定然后再绑扎墙板钢筋。

垫块数量应适当, 厚度一样, 规格一致, 以确保钢筋保护层, 垫块: 墙柱用塑料聚乙烯制作, 板用水泥砂浆垫块。

按图纸和规范认真施工,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钢筋绑扎完毕, 在自检的基础上, 及时通知各单位各部门进行验收, 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材料的质量要求
1、钢筋原材料进场应检查下列内容:
钢筋进场应附带出厂质量证明书, 证明书中的各项试验内容应符合现行国标准规定。

钢筋表面均应有厂牌标志, 是否符合该厂生产。

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 是否有变径现象或者有片皮锈, 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2、检验钢筋进场具备足够的附带资料外, 还应对进场的验收批进行抽样检查, 对同批钢材每60t抽样一组试件, 不同规格的钢材各取一组。

送试验室进行复试, 出具的试验报告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粉笔、小撬棍、脚手架、工作台等。

三、作业条件
(1)按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平整好场地, 按不同规格型号垫好堆放。

(2)进场钢筋应对照设计图纸和配料单, 详细核对其型号、尺寸、数量、钢号、对焊的按焊质量。

(3)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混凝土墙内模板的外皮线。

四、操作工艺
1、钢筋绑扎应符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的规定:
1) 所有钢筋网片因属双向受力结构, 钢筋交叉点必须用扎丝全部扎牢。

2) 扎丝绑扎的方向应梅花形布置, 以防网片发生偏斜。

3) 根据图纸及03G101要求:
钢筋的保护层: 梁主筋为25mm, 柱为35mm,墙为20mm; 各层楼板、楼梯15mm(地下室顶板为20mm)其它混凝土墙为20mm。

在锚入支座或进行搭接时, 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均按03G101要求施工。

钢筋的绑扎接头百分率: 按规范规定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1.31区段的范围内其接头百分率受拉不超过25%, 受压不超过50%。

2、柱墙钢筋
1) 暗柱钢筋绑扎:
暗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其接头位置同一截面的接头不超过50%; 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 ①受拉区不超过50%②受拉区的钢筋受力小的部位, ③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箍筋: 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 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及拉钩间距≤100mm。

绑扎前首先校正柱子的垂直度, 使柱子主筋垂直, 因为如果偏斜后, 等扎完
箍筋就很难校正。

箍筋应在暗柱四个角上测出水平, 然后四个角上按100mm间距用粉笔画上记号后再绑扎, 确保箍筋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暗柱主筋和箍筋的接触点应用满扎。

2)墙钢筋绑扎
楼层剪力墙的规格250mm、200mm厚薄不一, 主要控制其厚度及间距。

剪力墙纵筋间距的控制因属下层上伸, 在每层结构板顶上100mm处设”Π”型筋控制竖直方向间距及内外竖筋间距, 使之规范要求。

水平筋的间距, 我们这里采用了焊梯子的形式控制, 水平间距为3000mm, 柱子边各放一个。

剪力墙钢筋接触点均应承梅花形满扎。

3、梁、顶板钢筋
1) 钢筋绑扎梁筋按照先主后次, 板筋按照先底筋后面筋, 底筋按照先短跨
方向后长跨方向, 面筋按照先长跨方向后短跨方向的次序进行。

2) 梁内安装钢筋先受力主筋, 后再套箍筋。

梁下部钢筋安装前放入保护层
垫块, 按要求控制好保护层。

3) 梁上部钢筋直径较大仅靠箍筋不易固定时应按适当间距配以相应的施工
架立筋架牢固定。

4) 梁上部钢筋不得作为施工用通道支撑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