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其实我挺了不起》教学设计六年级曹红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向家长介绍引起孩子自卑进而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教育;3.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挫折和失败。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家长明白,教育孩子要有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孩子才可能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2.给家长推荐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添砖加瓦。

【教学重难点】重点:1.向家长介绍引起孩子自卑进而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教育;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挫折和失败。

【教学方式】1.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家长看到本质。

2.讨论交流法:在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的讨论交流中感受失败面前不言败对孩子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课件、主题家长会、现代化多媒体教室、案例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再次走进我们的教室,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学习,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谢谢大家!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来共同学习《牵手两代人——家长课程》第四讲,这次,我们就引起孩子自卑进而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进行探讨;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挫折和失败,让孩子充满自信的迎接每一天。

二、资料呈现(一)让事实说话(1)看资料(出示课件几则案例)一是《今日说法》中讲到的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喝农药自杀;二是某小学生因老师责骂愤而跳楼;三是某男生因母亲管教严厉而杀母;四是16岁花季女孩武殊,市级三好学生,在舞蹈、篮球、作文都非常有天赋,但多次想自杀。

原因是被网友欺骗,怕考试不好,被老师呵斥。

所以她觉得整个社会都黑暗,大人是祸根……(2)谈感想看了刚才的资料,家长们有什么感想?可能你觉得很可怕,可能又觉得这些案例离我们很远。

其实,这些事例说明了现代孩子普遍心理现状,他们的精神承受能力却越来越脆弱,被宠爱得几乎到了不明白挫折为何物的程度,这样的环境只能培育出娇弱的花朵,偶有风吹雨打,自然是枝折花落。

因此专家呼吁,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二)让情景再现结合情景故事一《爸爸,我又丢丑了》进行剖析。

1.学习第一部分“爸爸,我又丢丑了”。

(1)先请大家欣赏一段情景剧。

(课本58页,情景剧表演)各位家长,剧中这种景象是否有些眼熟呢?有是否遭遇类似的情况呢?(1)家长自由发言。

(2)倾听孩子及爸爸的心声。

师角色扮读。

(3)家长自己读教育故事。

(4)请几位家长谈自己的感受。

2.现实生活中,象冉冉这样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失败的孩子大有人在,每个孩子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对上学或多或少地产生抗拒心理,其实,孩子的自卑来源于学习和生活中的父母和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上。

孩子的自卑、厌学心理是怎样形成的?概括为以下三点:(1)长期受冷落;(2)被贬低;(3)家长的支配欲太强。

2.让情景再现。

结合情景故事一《爸爸,我又丢丑了》进行剖析。

(1)读故事。

教师读第一个故事中的情景对话。

(2)听心声。

各位家长,剧中这种情景是否有些熟悉呢?你的孩子或者您身边的孩子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吧?剧中的孩子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和爸爸的感受。

(心灵独白)(3)找原因。

案例中的孩子因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丑了,产生了哪些情绪变化?(家长发表看法)(4)思后果。

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开导,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与家长一起分析,让家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a害怕在老师面前再挨批评,而躲避检查;b担心再在同学面前丢丑,而害怕上学;c担心家长知道了在校表现,而撒谎蒙混------(5)敲警钟。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案例中的孩子在学习上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是自卑的表现。

家长们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一定要多加关注。

漠视或者打击孩子,都可能会造成不良的连锁反应,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

3.让家长入戏。

(1)出示第二个情景故事《妈妈,我又落选了》。

请两位家长配合读情景对话。

教师简单分析情景对话。

(2)有的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后,会寻找不正当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同时,挫折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失败感、愧疚感和思想负担。

家长要明白:虽然这些因素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但“童年时代完全没有尝过痛苦和挫折的人,长大后十有八九是不快乐的。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压力挫折无处不在,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给我们的孩子一点挫折吧,否则,我们播种的是“爱”,收获的却只是“愁”。

通过以上这两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不然孩子经不起打击就有可能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专家讲堂,学习疏导策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和厌学心理,让孩子自信地成长呢?下面来看看儿童教育专家有哪些好的建议给我们家长。

(出示课件:专家讲堂)1.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氛围。

2.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

3.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确定适当的期望值。

4.加强与老师的配合,让孩子获得快乐。

四、交流做法,指导家长行为1.采访家长,交流教子感受。

教育,不是专家的专利,也不是教师的特权。

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有很多独到的做法和经验。

下面,请各位家长来谈一谈你们的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情绪低落?孩子遇到失败时有没有对家长倾诉?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家长畅所欲言,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指导教育活动。

自信是一种力量,是战胜自卑的关键。

在家庭教育中,要使孩子真正处理好以上的问题,首先要让让孩子自信,家长可从以下入手。

(课件出示)(1)让孩子觉得自己“我能行”。

①相信②发现③引导④扬长避短。

(2)让孩子成功的四种说话语气。

①信任②尊重③商量④赞赏(1)让孩子觉得自己“我能行”,方法有四:①相信:只有父母相信孩子能行,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我能行”。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即使孩子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也要鼓励他说:“贵在参与,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

”让孩子赢得起也输得起,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②发现: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

③引导: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但不要用单纯抽象的美丽、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上,让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④扬长避短: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又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用四种语气对孩子说话。

①信任的语气②尊重的语气③商量的语气④赞赏的语气五、拓展问题,指导家长实践。

1.孩子生活中和学习中,难免会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课件出示)假如您遇到下面的情况,您会怎么处理?场景一:运动会赛场上,四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拔河比赛中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回家摔桌子甩脸子,骂对方班级。

场景二:在班集体里,有很多同学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小达觉得非常嫉妒,说自己或者别人比他们都强,就是老师偏心那些人,没发现自己的能力罢了。

2.家长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相互交流。

3.教师总结,讲授“专家课堂”知识。

挫折对于人生也是一笔财富,家长朋友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正确面对这些问题:(课件出示小标题)(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①正确引导,认识自我。

②典型事例,教育自我。

③面对错误,反思自我。

(2)遇到困难,学会解决(3)受到打击,学会面对(4)心中不愉,学会交流4.阶段小结。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

只有那些“热爱生活,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铸造人生的辉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里不详细讲解课程中的教育活动,课下家长朋友可以自己阅读课本上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欣赏教育名言。

“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是每位家长今后教育孩子的方向。

让我们来欣赏美国的赏识激励教育中的几句话,或许会给我们启示。

课件出示:1.种子需要阳光和空气,孩子需要赏识与激励。

2.一味地责备,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3.赞美能使孩子走向成功。

4.激励是培植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方法。

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6.生活就是战斗。

七、课后作业(延伸家教活动)1.找一找。

找孩子的3个优点,并和孩子交流。

2.想一想。

孩子哪些方面需要加强?3.读一读:P75《永不退缩的林肯总统》、《青少年挫折教育故事全集》、《别怕挫折来敲门》我们家长不但要让孩子在失败面前不言弃,而且自己无论面对怎样的孩子,也要不放弃。

相信孩子,相信自己,把我们的孩子塑造成学习生活中的真正的强者!《我们说说悄悄话》教学设计六年级张义萍教学目标:通过这次家长会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

帮组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关心、帮助、督促孩子,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影视系统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1.问卷调查: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太爱听爸爸妈妈的话?2.学生友情客串演出4段情景剧,分别展现不同的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

3.每个学生准备一段话:我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4. 邀请了我班两个优秀的家长代表发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

首先,真诚的欢迎和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家长会。

(多媒体展示)关心、帮助、督促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所以我们今天都相约在一起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话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缺少沟通的现象,比如孩子很少跟家长说话,一说话就起冲突,对学校老师有意见,偏科,沉迷网络,不回家等。

专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他们需要沟通的时候缺少和老师,朋友,家长及时的沟通,时间一长就造成无法估计的问题。

二、什么是沟通?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其它方式进行相互的了解。

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总要手段。

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家庭教育方式。

三、从我们班上的实际调查中,了解了生活中某些家长的沟通方式由孩子们有情客串演出。

展示三组情景剧(不良的沟通方式)四、对于这样一些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这些是同学们的表达,我更想听听作为家长你们的想法,您与您的孩子是怎样沟通的?(聊天聊些什么?有哪些困惑?)家长互动,踊跃发言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和我沟通?孩子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听话?五、再让我们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多媒体展示)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