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章节练习题及答案1含答案

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章节练习题及答案1含答案

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章节练习题及答案1含答案第三章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 2010年6月1日,黄河公司对经营租入的某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改良。

2010年10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在改良过程中共发生资本化支出12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事项,发生的支出在两年内平均摊销,2010年末,黄河公司因该事项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A.10B.20C.0D.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核算。

2010年,黄河公司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120/2)×2/12=10(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2. 恒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该公司董事会决定于2010年6月30日对某生产用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

2010年6月30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3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1 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0万元;在改造过程中发生支出合计80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被更换的部件原值为300万元,则该固定资产更换部件后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 300B.2 200C.2 150D.2 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处理,应减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 000-1 200-300)+800-(300-1 200×300/3 000-300×300/3 000)=2 150(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3. 甲企业对某一项生产设备进行改良,该生产设备原价为1 0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改良中发生各项支出共计100万元。

改良时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

则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 000B.1 100C.580D.6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按现行规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所以改良后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 000-500+100-20=580(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4.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的有关核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当计入管理费用B.固定资产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C.盘亏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D.盘盈固定资产,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选项D,应作为前期会计差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提示]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核算。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5. 甲公司的管理部门于20×7年12月底增加设备一项,该项设备原值21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可使用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至20×9年末,在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7 200元,则该项固定资产对甲公司20×9年度税前利润的影响数为( )元。

A.1 830B.7 150C.6 100D.78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20×8年的折旧额=21 000×(1-5%)×5/15=6 650(元),20×9年的折旧额=21 000×(1-5%)×4/15=5 320(元),至20×9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21 000-6 650-5 320=9 030(元),高于可收回金额7 200元,应计提减值准备=9 030-7 200=1 830(元)。

则持有该设备对甲公司20×9年的税前利润的影响数为7 150元(管理费用5 320+资产减值损失1 830)。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知识点进行考核]6. 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3 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

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28B.180C.308D.38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2013年8月3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 600-3 600/5×3+96=1 536(万元);2013年改良后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1 536/4×4/12=128(万元)。

对于2013年1月份到3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额=3 600/5/12×3=180(万元),所以2013年应计提折旧额=180+128=308(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知识点进行考核]6.A公司从B公司融资租入一条生产线,其原账面价值为430万元,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为410万元,按出租人的内含利率折现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42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为500万元,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10万元。

则在租赁开始日,A公司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分别是( )。

A.420万元和80万元B.410万元和100万元C.420万元和90万元D.430万元和80万元【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较低者,如果在租赁中发生的相关初始直接费用也应当计入到资产入账价值中,所以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410+10=420(万元)。

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则固定资产和长期应付款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7.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

A.大修理的固定资产B.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C.正处于改良期间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正确答案】C8.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

A.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B.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C.正在改扩建固定资产D.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由出租方计提折旧,故选项A 不正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项目不提折旧,故选项C错误;选项D由承租人计提折旧。

9.东风公司2004年9月初增加小轿车一辆,该项设备原值88000元,预计可使用8年,净残值为8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至2006年末,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59750元,减值测试后,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等均不变。

则2007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 )元。

A.10000B.8250C. 11391.3D.9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年折旧额=(88000-8000)/8=10000(元);2004年折旧额=10000×3/12=2500(元);至2006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88000-(2500+10000×2)=65500(元),高于估计可收回金额59750元,则应计提减值准备5750元,并重新按原折旧方法将估计可收回金额在剩余5年零9个月的时间内折旧,因此,2007年的折旧额=(59750-8000)/(5×12+9)×12=9000(元)。

10.Y企业2005年9月9日自行建造设备一台,购入工程物资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成本3万元,原进项税额0.51万元;领用自产产品成本5万元,计税价格6万元,增值税税率17%;支付的相关人员工资为5.47万元。

2005年10月28日完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万元。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2006年应计提折旧为( )万元。

A.144B.134.4C.240D.22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固定资产入账价值=500+85+3+0.51+5+6×17%+5.47=600(万元);该设备于2005年10月28日完工投入使用,应从2005年11月份开始计提折旧,本题属于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的情况,第一个折旧年度应是2005年11月份到2006年10月末,所以2005年应计提的折旧=600×2/5×2/12=40(万元);2006年的前10个月应计提的折旧=600×2/5×10/12=200(万元);2006年的后两个月属于第二个折旧年度的前两个月,应计提的折旧=(600-600×2/5)×2/5×2/12=(600-600×2/5)×2/5×2/12=24(万元)。

所以,该项设备2006年应提折旧=200+24=224(万元)。

11. 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用大型设备,该设备由A.B.C.D四个部件组成。

20×5年1月,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

该设备整体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A.B.C.D各部件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 360万元、2 880万元、4 800万元、2 160万元,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为10年、15年、20年和12年。

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其初始计税基础与会计计量相同。

下列关于甲公司该设备折旧年限的确定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按照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作为其折旧年限B.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作为其折旧年限C.按照A.B.C.D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作为其折旧年限D.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与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两者孰低作为其折旧年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从而适应不同的折旧率或者折旧方法,表明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以独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

因此,企业应将其各组成部分单独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知识点进行考核]12.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产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冲减营业外支出B.冲减在建工程C.计入营业外收入D.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