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 作者,经典章节

红楼梦 作者,经典章节


第十五回 宝玉与北静王相见甚欢,北静王将皇上 所赐鹡鸰香念珠一串赠予宝玉,并劝贾 政不可溺爱宝玉,以免荒废学业。出殡 队伍经过农庄休整,宝玉、秦钟遇见村 姑二丫头,率性可爱,宝玉恨不得跟随 她去。后众人到了铁槛寺做法事,下榻 歇息。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到馒头庵 (水月庵)歇息。庵内老尼将张财主先 把女儿许配守备之子,后又贪财再度许 配给李家之事告诉凤姐,凤姐开价三千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两,答应出面助张家摆平此事。秦钟与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小尼姑智能偷情,被宝玉撞破,成二人 笑谈。又逗留了一日,众人方辞水月庵, 秦钟与智能难舍难离。
大观园内的和尚道士要挪出园去,按月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补给。贾芹之母想为贾芹谋个有油水的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事务,找到凤姐,凤姐一口应承,先让 王夫人说服贾政,又让贾琏去说好话, 果然由贾芹负责此事。元妃恐大观园无 人居住而荒废,命宝钗等众姐妹和宝玉 在园中居住。宝玉与黛玉商定,住怡红 院和潇湘馆,因离得近。茗烟给宝玉找 来些传奇小说解闷。一日宝玉在池边读 《会真记》,恰逢花落,宝玉将花瓣抖 在水中以免践踏,却遇见黛玉。黛玉教 宝玉以绢袋盛之,以土葬花,是为花冢。 黛玉阅宝玉之书,二人以书中辞句互谑。 葬花毕,袭人叫宝玉去向贾赦请安,黛 玉颇感寂寞,又听得墙外梨香院戏班的 女孩子唱《牡丹亭》,感慨万千。
他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作为一个“混世魔 王”,搅得贾府不得安宁;同时他又流露出天真、梦 想、虚无与摇摆,这些反应出当时社会的一种新意识 形态的萌芽。他生于“温柔富贵乡”,但他却不满意 这样的家庭,常常表现要求“脱离”这个家庭羁绊的 欲望。他厌恶仕途经济学问,并把读书上进的人起名 叫做“禄蠹(dù )”。整天和女孩子中厮混,或跟 秦钟、蒋玉菡等人交朋友。他的思想便与贾政产生矛 盾。他不管尊贵卑贱,支持晴雯、芳官等造反“胡 为”,惹恼王夫人,借绣香囊事件抄检大观园,逼死 晴雯,宝玉也因羞辱、惊恐、凄惨而致疾。他违抗封 建宗法集团定下所谓“金玉良缘”,坚持“木石前 盟”,讨厌宝钗为人,深敬黛玉节操。爱情被封建礼 教扼杀后,最终用“悬崖撒手”、同归一尽的方法反
红学界认为,《红楼梦》的故事是以曹家的兴衰 为背景的。作者巧妙地将繁荣至抄家的整个曹家故事 融合到小说中。大观园里的故事,主要自康熙四十五 年即1706年前后起,至曹寅(贾政)次女出嫁的 1709年前后止。1709年,曹寅(yí n) 过着还债的日子, 到曹颙(yóng )(贾珠),再到曹頫(贾宝玉)(fŭ)一 直为弥补亏空而忙碌,直到完全败因与李煦亏空300 万银两而被两江总督参劾,曹寅极度惶恐,曹家自此 进入了勒紧裤腰的下场。
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 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 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 康熙宠信。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 任江宁织造。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 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 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 “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 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 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 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 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 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 艰难日子。
林黛玉(姑表妹)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府。宝 玉与黛玉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产生了真挚的恋情。 他们思想情趣相通,相互引为知己。特别是宝玉, 在众多美丽动人的女孩子中,感情逐渐专一,几 次向黛玉表明心迹。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 们的婚事只能由家长决定。而宝玉的祖母、母亲 为了家族利益、宝玉“前途”,更欣赏也暂住贾 府的薛宝钗。宝钗是宝玉的姨表姐,出身于皇商 家族,聪明贤惠,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博得贾府上下一致赞誉。在后40回中,由于家长 周密安排,宝玉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与宝钗成 亲,黛玉则在忧伤中死去。最后,宝玉终于离家 出走,而宝钗也将在孤寂中抱恨终生。
封建贵族上层统治集 团的佼佼者,被视为“脂粉 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 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的 实权人物。和贾政相反,她 有“才”。她的“才”恰也 催促她和自己的阶级灭亡。 她好揽事,充满对权力的欲 望。她唯利是图,始终计较 金钱的得失。她勾结官府, 害死一对未婚夫妇,而坐享 三千两银子。她残忍阴险, 害死贾瑞和尤二姐。在她身 上同样突出地体现了封建统 治阶级湘 云
妙 玉
惜 春
王 熙 凤
巧 姐
李 纨
秦 可 卿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贾雨村被告知起复旧员之信。贾雨村遂请林如海 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复职。林如海为贾雨村 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雨村护送其女林黛 玉远赴都中。林黛玉听从外祖贾母的安排,投居 于荣国府。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母、贾政 正室王夫人、贾政之儿媳李纨、贾赦之女贾迎春、 贾政庶女贾探春、贾珍之幼妹(贾敬之女)贾惜 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宝玉等见 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黛玉 一字“颦颦”。宝玉见黛玉没有通灵宝玉,就把 自己的玉扔掉,吓坏众人。第二天,林黛玉早起 请长辈安时,见王夫人与凤姐正查看金陵来信, 又有王夫人兄王子腾家人来访,转告王夫人之妹 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另一个叛逆形象.书中她表现了她的傲岸不驯、敏 感多疑、贵族情调和诗人气质。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暗洒闲抛,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由于承受着封建末 世的时代压力,从心灵深处发出的“迸裂声”。族 寒势孤,寄人篱下,在那个时代等于失去一切:人 格、尊严、发言权及婚姻问题上的要求。她的理想 被封建制度无情的碾碎,所以只能用眼泪和叹息来 反抗。她孤高自许,表现她憎恶封建道德、捍卫纯 真爱情的坚强性格。由于她与宝玉的精神都游离整 个家族之外,共同特点铸成他们根深蒂固的爱情, 这种爱情反过来又加深了他们与封建宗法集团的矛 盾。她的气质和品格自然不适合作为宝玉的婚姻理 想对象,最后只能以求速死的手段去敲响抗议与控 诉的钟声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袭人说但凡听他的话也不至如此若打出残疾, 叫人怎么样。宝钗手托丸药来看。亦云:早听 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老太太,太太心疼,我 们看着心里也疼。宝玉心中为之大畅。黛玉来 看。宝玉安慰黛玉说自己是装出来给人看的。 黛玉无声而泣。劝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王夫 人叫袭人,袭人汇报宝玉情况,王夫人给了两 瓶进上的香露。 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 叫晴雯送旧帕两块给黛玉,黛玉神魄驰荡,自 感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题诗三首 于其上。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年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母处抚养,深得 贾母疼爱。忽然来了一个宝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 郁不忿之意。一日,宝玉随贾母等人赴宁府赏梅, 酒后发困,被引入侄妇贾蓉之妻秦可卿内室中歇息, 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袭人)、《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和 《金陵十二钗正册》(黛玉、宝钗、元春、探春、 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可 卿)等判词,听《红楼梦》曲。判词和曲文暗示金 陵诸钗命运。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 并许其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 雨。梦中次日,宝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受惊, 唤可卿呼救,室外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慰, 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 出身。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 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 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 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 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 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酒常赊”。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 《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既重视实利又洞明事理、练达人情,“会做人” 是她的一个特点。这种虚伪的“会做人”的表现形 式很多样。有时是善于逢迎,特别是迎合封建家长 的心意,以讨欢心。譬如在贾母面前总是顺着这个 贵族老太太追求享福和喜欢吉利的心理,去点些 “热闹”的戏文或“甜烂”的食物。由于“会做人” 使她在 贾府上下很有人缘。她不仅知书达理,而且 留心针黹(zhĭ)家计等家事,是个标准的“淑女”。 她不仅是自己处处遵守封建主义的做人标准,而且 一有机会就劝戒周围女伴一同遵守。她常说女孩儿 家应以“贞静”为主。此外,她不只一次劝宝玉上 进“立身扬名”。深固的封建意识,再加上从小帮 助母亲料理家务,接触世面较多,使她缺少少女的 天真单纯,表现出稳重的世故。功利主义使她为人 处世表现得缺少感情,以致显得很“冷”。她也是 一个受封建毒害的牺牲者 。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 性的伟大作品 , 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 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 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 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 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 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 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 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 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 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因此被誉为“中国封建 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变相地反映了现 代人的交际能力。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与袭人、宝玉闲聊,谈及“经济学问”,宝玉 不悦,袭人赶忙劝解,提及宝玉让宝钗难堪一事, 并说若是黛玉,还不知要如何闹,宝玉说黛玉从不 说这等混账话。黛玉担心宝玉和湘云因金麒麟而有 “风流佳事”,过来探望,无意中听见宝玉一席话, 深为感动,却又感伤自己薄命。宝玉应贾政之命去 见贾雨村,途中见到黛玉,宝玉说出肺腑之言,却 被袭人听去。宝玉离开,宝钗到来。一个老婆子王 夫人告知宝钗袭人,金钏因被逐之事投井身亡。宝 钗前去安慰王夫人,献出自己的新衣服装裹金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