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方法分析 蔡委呈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方法分析 蔡委呈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方法分析蔡委呈
摘要: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的提高社会
生产的效率,以及有效的解决施工中长期积累的问题。

在今后,还需要相关专家
学者从引进种类丰富的植物,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以及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
源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应用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
我国在建设发展中,虽然经济实力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有显著提升,但是如
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存空间质量。

因此,加大生态园
林景观建设力度,实现环境同社会的协同发展成为目前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生态
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绿色植物
的合理搭配和利用,不仅营造了一个美观、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利用植
物的吸附功能将因工业生产、工程建设等行业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
粉尘等,吸收并转化成生活所需的氧气,排放到空气中,以降低温室效应、热岛
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高城市整体居住质量。

由此可知,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实现了人、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经济和社会
效益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1.2防范作用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防范作用主要是控制和降低烟尘污染对城市环境以及居
民身体健康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对道路、工
业园区、生活区、居住区等进行绿色植物栽培,能够实现该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
的净化,阻隔污染物,降低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另外,在党的十八大会
议后,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并成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久发展的关键要素。

2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对策
2.1引进种类丰富的植物
加强生物的多样性,并通过一系列保护、优化、引导的手段,以保障风景园
林中的植物和生物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同时,要确保生物多样性建设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的实施层面,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来讲,采用一种利用动物促进植物
生长的方法,植物对动物提供食物,动物保护植物生长。

此外,生物多样性的操
作可以显著的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用,使得工作的多方面实施更加便利。

从总体上
来看,多样性的操作存在的安全性隐患较少,并为风景园林建设的后续工作创造
一定的价值。

2.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近些年来,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采用科学合理的模式开展风景园林建设至关重要,相
反的,如果未能依照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很可能对后续的园林施工工作造成严
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
尊重场所的自然演进过程,并在各方面工作综合部署中,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的
自然干预,实现灵活调整,以取得工作实践方面的良好效果。

另外,在进行风景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要充分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

例如,民俗、溪流、泉水、古木、地被、地形等等,既充分体现了对自然价值的尊重和认识,也避免了过多
的投资成本,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风景园林
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并不能过分追求形式美感,而是用积极遵从自然的演进。

2.3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景观生态设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些年来,伴随时代的发展,景观生态设计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为了获得最佳的景观
生态设计效果,还需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所谓的乡土植物,是通过长时间
的自然选择以及物种演进后保留下来的,体现区域特征的所有自然植物全体的总称。

这些植物群体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
环境。

另外,乡土资源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少,可以有效的促进场地环境的自生更新。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乡土资源的应用可以实现对
设计体系最大程度的优化处理,为后续其他工作的实施提供更多的保障。

因此,
乡土资源的应用需要引起园林设计者足够的重视,按照科学的模式,完成乡土资
源的设计利用和实施。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3.1项目简介
以某公园建设为例。

该公园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公园观赏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节约用水目标。

公园总占地面积在600m2,运用了三角形设计原理,实现水
资源的合理规划。

3.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3.2.1水体自净问题
该公园设计中,水体自净问题主要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这三
方面造成的:
(1)物力因素
在水体处理上,技术人员通常会采用沉淀、稀释等方法,将水体中存在的污
染物质予以剔除,提高水体质量。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风向和水流因
素的影响,破坏处理效果,为此,需要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减少不
良因素的影响,强化水体处理效果。

(2)化学因素
在水体处理上,还可以采用氧化还原方式减小水体中污染物质浓度,但是该
处理方法在污染物处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很难提高水体质量,需要慎重选择。

3.2.2生态植物和景观配置的不合理性
该公园景观设计中,生态植物和景观配置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植物选择较
为单一,景观布置缺乏层次性方面。

同时在植物的选择上过于追求名贵植物的栽植,忽略了植物搭配的协调性和美观性,导致景观整体设计效果存在偏差,影响
了公园整体的生态型和观赏性。

而造成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由于设计人员认知理念的偏差,认为通过植物种类或者数量的增加就可以提升园林景观设计
效果,满足其多样性的需求,结果导致设计效果无法满足实际建设需求,阻碍了
其特征的凸显;②对植物生长习性了解不全面,无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数量,降低植物成活率,影响了公园景观设计效果。

3.3提高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3.3.1提高园林景观水体的自净能力
在本公园园林景观水体自净能力的提升上,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①
增强水体的活性。

通过调查得知,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的自净能力是相对较高的,
如果长时间让水体保持静止状态,则会因为垃圾的过多堆积增大水体的污染,影
响水体质量。

②增加水体中的生物种类。

生物种类的增多会使其自身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化水体的净化,改变原有的水
质质量。

3.3.2增加园林景观植物的种类
由于设计人员人认知能力的不足,在植物选择上存在种类单一、配置不合理
等问题,不仅降低了园林景观层次效果,也阻碍了其自身价值和功效的发挥。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充分了解区域特征,并翻阅相关资料,了解
植物自身所具备的特征和优势,从而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植和配置,增强设计
的合理性。

再者,设计人员还可以借鉴其他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该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植物配置方案,以解决植物配置问
题和景观布置问题。

结束语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风景园林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对于优化园林风景,保持园林固有的生态环境发挥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的意义,然后从不
同的方面提出了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优化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为园林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敏敏.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
产,2017(36):67.
[2]王佳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7(24):85.
[3]陈哲敏.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园
艺,2017(24):101-102.
[4]王光生.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7(24):1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