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术语第一节人防工程建设基本知识一、人民防空和人防工程人民防空,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
国外把民众参与实施的战时防空与平时救灾相结合,称为民防。
人民防空工程(简称人防工程),是战时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物资,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场所,是实施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人防工程的防护性能人防工程对各种武器破坏因素的防护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核武器地面冲击波的防护2、对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的防护3、对早期核辐射、光辐射的防护4、对火灾(次生灾害)的工程防护5、对常规武器的防护6、对核电磁脉冲和核爆地震的防护三、人防工程分类和分级1、人防工程的分类:(1)按战时功能可分为:①指挥工程②医疗救护工程(中心医院、急救医院、救护站)③防空专业队工程(队员掩蔽部、装备掩蔽部)④人员掩蔽工程(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⑤配套工程(人防物资库、区域电站、供水站、食品站、生产车间、人防交通干(支)道、警报站、核生化监测中心等)(2)按施工方法和所在环境条件可分为:①掘开式②附建式③坑道式、地道式(3)按受空袭威胁环境可分为:①甲类:可抗常规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的袭击②乙类:可抗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袭击甲、乙类人防工程的具体分类主要是根据城市所处的战略地位以及工程在城市所处的位置并结合城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和工程的职能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2、人防工程的防护分级(1)抗力分级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主要用以反映人防工程能够抵御敌人核武器、常规武器、生化武器袭击能力的强弱,其性质与地面建筑的抗震烈度有些类似,是一种国家设防能力的体现。
目前,我国设防城市中常见为甲、乙类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和附建式人防工程,其抗力分级规定如下:①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简称常5级和常6级);②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6B级(简称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2)防化分级防化分级是按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
防化等级也反映了对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相应武器(或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
防化等级是依据人防工程的使用功能确定的,防化等级与其抗力等级没有直接关系。
四、人防工程的基本组成1、结构能使建筑成形并能承载的构件。
按防护功能分为防护结构和非防护结构。
2、防护层结构上方能起防护作用的岩、土或其他覆盖材料称为防护层。
按成因分为人工防护层和自然防护层。
结构施工后回填或设置的称人工防护层,施工过程中未被扰动的称自然防护层。
3、主体和口部(是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主体:防护工程中战时达到人员或物资掩蔽所需防护要求的区域称主体。
口部:主体与地表面相连通的部分称为口部,主要供人员、车辆等进出使用。
4、密闭区和非密闭区人防工程中有整体防护要求和能力的区域称密闭区,亦称清洁区。
无整体防护要求和能力的区域称非密闭区。
5、防护设备防护工程中主要用来阻挡冲击波、毒剂等从孔口进入主体的设备称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活门、滤毒器等。
6、风、水、电设备防护建筑中风、水、电设备的数量与其使用时期、用途、规模和防护要求等有关。
在战时使用的一般人防工程中的内部设备很简单,最为复杂的则为通风设备。
第二节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一、人防专用门人防专用门是设置在人防工程出入口的具有战时防护功能的门。
1、防护密闭门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
2、密闭门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
3、人防门的配置要求因防护密闭门要阻挡冲击波,当门扇受到冲击波作用时,门扇需把巨大的压力传到门框墙上,因此,其门扇必须向外开启,否则,防护密闭门承受不了冲击波的作用。
而密闭门因其不承受冲击波作用,故作了“宜”向外开的规定。
二、人防工程中通风口的防护通风设备和消波设施1、悬板式(胶管式)防爆波活门防爆波活门是设置在通风口,用来阻挡冲击波的一种防护设备。
防爆波活门平时处于开启状态,不影响正常的通风,当冲击波到达时,它可以自动关闭,从而将冲击波能量的大部分阻挡在活门以外,只有少部分(或极少部分)能量从活门“漏入”室内。
防爆波活门是通风口消波系统中的第一道消波设备,而且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防护设备。
悬板式活门可以安装在进风口、排风口和排烟口。
胶管式活门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的新型防爆波装置,它是以柔性材料橡胶制成的胶管作为活门主体的防爆波活门。
该活门不可装在排烟口。
2、扩散室、扩散箱防爆波活门的作用只能削弱冲击波压力,在防爆波活门后面还会有冲击波的剩余压力存在。
由于通风设备的允许压力一般不大,尤其是过滤吸收器,允许压力只为0.03MPa ,因此,剩余压力往往大于通风允许压力。
为使通风设备不被剩余压力破坏,需要在防爆波活门后设置扩散室(箱),以便进一步削弱剩余压力,使之满足设备允许压力。
(1)扩散室工作原理:能使冲击波中高压气流突然扩散的空间称扩散室。
当冲击波由断面较小的孔口进入较大并有一定体积的扩散室时,由于高压气体的扩散,膨胀,使其密度下降,压力降低。
扩散室通常用钢筋混凝土构筑。
(2)扩散箱扩散箱是为了简化口部设计、节省空间、方便施工、降低造价而研制成的用钢板制作的一种消波设备。
它可以用于5级、6级和6B级防空地下室,替代扩散室。
3、密闭阀门密闭阀门是安装在通风管道上能够灵活启闭的一种密闭设备。
开启时能保障正常通风,关闭时能做到密闭隔绝。
密闭阀门有以下用途:(1)隔绝毒剂。
使防空地下室的通风系统与室外处于隔绝状态。
(2)改变通风方式。
如人员掩蔽工程的战时通风系统要求设三种通风方式(清洁式、隔绝式、滤毒式),战时通风方式的改变,就是依靠运用系统中设在不同位置的密闭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的。
密闭阀门是人防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定型设备,有手动和电(手)动两种。
4、过滤吸收器(亦称滤毒罐)过滤吸收器是设置在战时进风系统中的一种滤毒设备。
依靠过滤吸收器中装有滤纸和活性碳等材料的过滤、吸收作用,可将室外染毒空气的染毒浓度降到容许浓度以下,以便在室外染毒情况下为工事内人员提供新鲜空气。
5、自动排气活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人防工程中战时通常采用机械进风、超压排风的通风方式。
自动排气活门是用于超压排风的一种通风设备。
当战时工程各口部,人防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时,工程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当为机械进风时,室内会形成通风超压,设置在排风系统中的自动排气活门在一定的超压作用下自动排风。
当室内超压较小或为零时,排气活门自动关闭,可以避免室外毒剂的侵入。
自动排气活门是人防工程中过滤通风时控制工程内超压的关键设备,目前,使用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加强改进后的YF、PS型自动排气活门,这种活门只能承受一定的冲击波余压;另一种是能直接承受爆炸冲击波的FCH型防爆超压排气活门。
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工作原理与自动排气活门相同,只是活门的阀座和阀板都具有防爆性能。
因此,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应用,可以简化排风口的消波设施。
对于5级以下防空地下室,其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可以直接安装在临空墙上。
既要以保障战时的超压排风,又具有防爆波能力。
三、人防专用通道1、密闭通道密闭通道是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依靠其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
通常密闭通道四周的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
2、防毒通道防毒通道是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依靠通风换气和排风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建筑空间。
形成防毒通道,必须具备在室外染毒条件下具有通风换气条件,即需满足如下两点:(1)设有机械进风系统和滤毒通风设备,在室外染毒情况下,滤毒通风使室内能够维持一定的通风超压;(2)在防毒通道内设有通风换气设备,在超压排风过程中使防毒通道不断通风换气,并将污秽空气不断排至室外。
3、洗消间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房间)。
通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检查穿衣室组成。
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侧。
4、简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是供染毒人员清除局部皮肤有害物的房间。
简易洗消间常设在防毒通道的一侧或单独设置,其使用面积宜为5~10m2。
四、给排水防护设施1、防爆地漏防爆地漏是用于人防工程排水系统的防护设施。
当防爆地漏处于开启状态时,其作用与普通地漏相同。
当防爆地漏处于关闭状态时,地漏的管口被封闭,既能防爆波,又能隔绝密闭。
2、洗消污水集水坑在遭受空袭后,当室外毒剂下降到允许浓度时,为了对主要出入口的通道进行清洗,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外应设置污水集水坑,用来集存洗消出入口通道产生的污水,集水坑的容积以不小于0.5M3为宜。
第三节人防工程常用术语1、平时和平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
2、战时战争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
3、临战时临战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
4、防空地下室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
在房屋中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的为地下室。
5、坑道工程大部分主体地面高于最低出入口的暗挖工程。
6、地道工程大部分主体地面低于最低出入口的暗挖工程。
7、掘开式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且大部分结构处于原地表以下的工程。
8、主体人防工程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和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
如有人员隐蔽要求的人防工程最里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9、口部人防工程主体与地表面或其他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
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口部一般包括竖井、扩散室、缓冲通道、防毒通道、密闭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滤毒室和出入口最外一道防护门或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
10、孔口人防工程主体与外部空间相通的孔洞。
包括出入口、通风口、排烟口、天线竖井等。
11、主要出入口战时空袭前、空袭后,人员或车辆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12、次要出入口战时主要供空袭前使用,当空袭使地面建筑遭破坏后可不使用的出入口。
13、清洁区人防工程中能满足防毒要求的区段。
14、染毒区人防工程中允许短时间染毒的区段15、防护单元人防工程中防护设施和内部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16、抗爆单元在防护单元中用抗爆隔墙分隔成的空间。
17、冲击波空气冲击波的简称。
核爆炸或常规武器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18、扩散室利用内部空间来降低由通风口或排烟口进入的冲击波超压的房间。
19、滤毒室装有通风预滤器的专用房间。
20、防爆波活门简称活门。
设置在通风口或排烟口处,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关闭的防冲击波设备,如悬摆式防爆波活门、胶管式防爆波活门等。
21、人防围护结构防空地下室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板和底板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