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物化学第九章PPT 儿童少年体育锻炼的生化特点与评定

运动生物化学第九章PPT 儿童少年体育锻炼的生化特点与评定


年龄(岁) 4~7 8~13 14~17
需糖量g/d 280~300 350~370 450~470
人体脂肪需求量的年龄变化
年龄
5~6岁 10~11岁 16~18岁
需脂肪量(g ·kg-1 ·d-1) 2.5 1.5 1.0
第九章 儿童少年体育锻炼的生化 特点与评定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化学组成与代 谢特点
一、儿童少年的 化学组成特点
(一) 体成分
(二)运动器官的化学组成
(一) 体成分
儿童 少年
成人
1. 体脂
>
体脂



2. 瘦体重 < 瘦体重
(二)运动器官的化学组成
儿童 少年
成人
运 动
骨 : 水分、有机成分比例 > 水分25%、有机成分比例30% 骼:无机盐比例、骨钙化程度< 无机盐比例45%、骨钙化程度
适宜运动负荷的安排,从生化特点上应注意两个 方面:
①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运动时间;
②同一时间的运动,要注意强度的控制,使机体 产生最明显的超量恢复,达到预期训练效果。
(二)休息间歇:
休息间歇的长短取决于恢复速度,而评定恢复速 度采用半时反应。
1、磷酸原的恢复(20-30s/12s) 2、肌糖原的恢复(短时间极限强度5h,长时间
2、脂类代谢特点:儿童少年脂肪动员与肌 肉氧化脂肪酸的能力高于成人。
3、蛋白质代谢特点:儿童少年蛋白质的合 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
蛋白质需求的年龄变化
年龄
6个月 4~7岁 8~12岁 12~15岁
成人
需蛋白质(g/d)
2.0~4.0 4.0~6.0
3.0 2.25 1.0~1.5
4、水、盐与酸碱平衡代谢特点:
时间(分)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5 6.7 8.9 10.12 13.15 16.18 25 35 45 55 65
年龄(岁)
儿童少年的乳酸阈为2.5mmol/L。
成人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范围为:2.07.5mmol/L。
三、儿童少年代谢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
生长 激素
性激 素
血红蛋白 血脂
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是体 育锻炼效果好和身体机能 增强的表现。
体育锻炼可改善儿童少年 的血脂成分,肥胖者更为 明显。
连续用 脑时间 30min
90min
240min
血糖 含量 120mg/100ml
80mg/100ml
45mg/100ml
大脑工 作状态
状态佳
良好
神智不清
儿童少年需糖量
(二) 儿童少年能量代谢特点
1.无氧代谢: 儿童少年骨骼肌中ATP含量及运动过程中动用
ATP的速率与成人相似,但是骨骼肌中CP的含 量和运动时动用CP的速率低于成年人, 所以儿童少年磷酸原供能能力低于成人。
糖酵解能力差
长时间最大强度 工作能力差
2、有氧代谢:
男、女儿童少年跑台耐力测试比较
血乳酸含量
在完成10s以内的运动时,血乳酸浓度 减小,成绩提高是体内磷酸原系统供能 增强的表现。
二、有氧代谢能力的生化评定
乳酸阈 12分钟运动
乳酸阈跑速越快(或功率越 大),有氧能力越强。
12分钟跑的距离越长,跑后血 乳酸消除速度越快,有氧能力 越强。反之越差。
三、身体机能状态的生化评定
①儿童少年的排汗量比成人低; ②儿童少年(65%)体液占体重比例高于
成人(60%); ③儿童少年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与碱储备
量都低于成人,肌肉耐酸能力较差。
儿童少年需水量年龄变化
年龄(岁)
6 14 18
需水量(g ·kg-1 ·d-1)
100~110 70~80 40~50
相对需水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童少年不宜过多承受大 强度的力量训练。
儿童少年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较低。
骨 其骨骼肌中水分较多,收缩蛋白量相 骼 对较少,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小,肌中
肌 能源物质储备较少。
特 点
因此,肌肉力量素质较差,而比较适 合进行柔韧性、灵敏性等内容的训练。
1、糖代谢特点:儿童少年骨骼肌糖原含量 低,糖酵解酶活性低。


骨 骨骼肌比例、收缩蛋白 < 骨骼肌比例、收缩蛋白

水分 > 水分

肌纤维横断面积 < 肌纤维横断面积
磷酸原总量和糖原等含量 < 磷酸原总量和糖原等含量
儿童少年骨骼特点
骨骼化学组成成分中水和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无 机盐的比例较少,骨钙化程度较小。
儿童少年的骨质较疏松、弹性大,不易骨折,但 承重后易变形、弯曲。
2、酶的调节
第二节 科学安排儿童少年体育学 与业余训练的生化依据
一、体育教学和训练原则的生化依据
1、超负荷原则 运


2、专门性原则


3、全面训练原则

4、可逆性原则
二、适宜运动负荷的生物化学分析
关键: 1、运动方法手段 2、运动强度 3、运动时间 4、间歇时间
(一)运动负荷和强度
大强度10h) 3、乳酸的消除(20min)
(三)训练内容的安排:
①儿童少年不宜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
②注意安排训练内容的顺序:

速度练习(力量练习)
耐力练习
第三节 儿童少年体育锻炼效果的 生化评定
一、无氧代谢能力的生化评定
磷酸原供能能 力
可用几秒钟内运动的最大功率输出来间 接评价机体的磷酸原供能能力。最大功 率输出越大,磷酸原供能能力越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