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一、单选题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A. 华北平原B. 云贵高原C. 河西走廊D. 四川盆地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A. 跨流域调水B. 修建水库C. 人工降雨D. 植树造林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不足是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降水稀少,污染大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总量较少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目前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水污染,提高利用率②人工降水③跨流域调水④海水淡化A. ①③B. ①④C. ①②D. ②④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读表回答下列题。

5.关于甲、乙两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区水资源短缺B. 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C. 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 乙地区生产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6.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乙地区应()A. 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B.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 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7.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B.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 易被利用的河湖水D. 多年平均蒸发总量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8.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 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C. 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 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9.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 增加人工降雨B. 修建梯田C. 大力开采地下水D. 跨流域调水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

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主要作物收获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注:斗是体积单位.1斗约l0升。

10.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华南地区11.该村庄小麦灌溉的主要季节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2.近些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A.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B. 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C. 全球的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D. 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13.造成淡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是()A. 人口分布不均B. 工业分布不均C. 水污染严重D.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国节水农业世界领先,采取先进的技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

乙湖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甲国对欧洲的花卉和蔬菜出口量最大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15.某旅游者盛夏深夜在湖畔①处漫步,感觉凉风习习,惬意无比,此时的风向可能是()A. 东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16.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建水库调节径流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海水淡化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7.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A. 亚洲非洲B. 亚洲大洋洲C. 南美洲欧洲D. 南美洲大洋洲18.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 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C. 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 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19.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 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 雨水、河流水、湖泊水20.形成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B. 世界上炎热地区水资源丰富,寒冷地区水资源短缺C. 夏秋季节丰富,冬春季节短缺D. 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二、双选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如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列题。

2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 绿化带能起到吸烟滞尘的作用B. 绿化带面积大,能改变气候类型C. 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D. 裸露地面铺设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2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显著的是A. 增加大气降水B. 调节水汽输送C. 调节地表径流D. 增加下渗23.如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问题。

与2003年相比,2013年()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 供水总量增大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位于湖北和河南省之间的丹江口水库,2014年秋后,将向该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的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据此完成问题。

24.我国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有()A. 夏季高温,蒸发量大B. 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C. 城市化水平高D. 水资源总量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产生的影响有A. 减少了三峡的发电量B. 提高了三峡的防洪标准C. 改善了北方的投资环境D. 缓解了北方争水的矛盾三、填空题2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循环,B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河,判断依据是什么?(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__城市,原因是什么?(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D四地中,_____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A~D四地中,______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3)A~D四地中,______地区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这种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28.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⑥ ______。

(2)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_____循环。

(3)新疆春季农作物播种后总是要覆盖塑料薄膜,这一做法主要影响到了图中____环节(填序号)。

(4)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会对图中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填序号)。

(5)新疆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水资源缺乏。

请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新疆在解决水资源缺乏方面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29.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 km2,其中主岛面积约540 km2,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 m,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 km。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概括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说出大洋洲水资源的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原因。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联酋的迪拜发展于沙漠之中,沙漠中既无天然河流也无水库,城市中的迪拜河也是人造景观,虽然迪拜水资源极度缺乏,但是日常生活中迪拜人完全没有感觉到水的稀缺。

迪拜城中几乎所有建筑物的窗户均是封死的。

下图是迪拜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

描述迪拜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迪拜建筑窗户封死的理由。

推测目前迪拜解决水资源缺乏最主要的措施,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分布及材料分析能力,旨在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及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材料“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选项中,云贵高原因为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缺水明显。

其他地区不符合。

故选B。

2.【分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因为水资源的季节性分配不均,又缺少水利设施,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矛盾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是修建水库,B正确;跨流域调水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人工降雨和植树造林对缓解“工程性缺水”的作用很有限,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答】北京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总量较少,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来临晚,故春季易出现春旱,是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污染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属于人为原因,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解答】目前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和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正确;人工降水不能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海水淡化成本过高,BCD 错误。

故选A。

5.【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旨在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

正确判读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由表可知,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小、生产用水比重大。

甲地区万元GDP 用水量远小于乙地区,故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