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大学生安全教育

第二章大学生安全教育

(4)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治 安、刑事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群体性事 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和分类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是指学校或学校周边地区突然发生的,并对师生生命 健康、教育教学秩序或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公共事件,包 括违规办学、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国家教育 考试、网络和息安全、学校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
克。 8、迅速转送医院。
3、珍惜生命、人身安全
(一)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二)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三)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寝室中? (四)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抢劫?
(一)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1、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 定。同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 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
(一)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二)安全自救方案
溺水现场急救: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 1、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 06年桂林市舞蹈中等职业学校 违规办学 事件
• 07年河南驻马店市民办海阳职业中等专 业学校 违规办学事件
• 08年山东民办聊城育才中学违规办学 事件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 2.自然灾害事件: 指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直接威胁学校师生安全的
气象、海洋、洪水、森林、地质、地震等自然灾 害事故,以及由灾害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事故。
当同学们独自在寝室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 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房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
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 人,不应开门。
(三)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寝室中?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 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 有人以室友同事、朋友或远房亲戚的身份要求开 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室友回寝室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 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 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 乘之机。
(四)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抢劫?
1、外出尽量不要带包,东西比较多就拎个塑料袋或纸袋子。 如果必须要带一些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就尽量打车。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 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 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 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 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一)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 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 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 公安部门报告。
3、尽量避免夜晚出门活动,夜间活动要尽早回家。 4、手机不要挂在腰上,尽量不要边走路边打手机。 5、不要打黑车。
(四)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抢劫?
6、去不熟悉的地方尽量自己找或问警察,切忌让陌 生人带路。
7、尽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有陌生人主动凑近和自 己搭话应立即避开,保持一定距离;如果感觉异常应 马上屏住呼吸,逃离现场。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08年4月肠道病毒EV71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07年4月广东中大附小52师生 疑因豆浆食物中毒
07年9月甘肃武威幼儿园260名儿童 食物中毒入院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6.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 指利用校园网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
迷信等宣传活动;窃取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 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各种破 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
知识要点
1 公共安全 2 应急知识 3 珍惜生命 人生安全
1 公共安全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和分类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 安全的紧急事件。
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
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
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 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 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 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教学目标(1)
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来了解灾难的基本常识;了解国 家为避免和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建立 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让大学生具备面对灾难应 有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通过组织演练,提高自我保护、自 我救助和相互救援的能力。
教学目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分析生与死的意义;认识、珍 惜、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认识威胁人 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主动防范和规避生命安全受到不法侵 害和意外伤害;了解和掌握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及保障自 身安全和生存的技能。
校办企业安全生产、校园内溺水、大型群众活动
等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供电、
供气,重大环境水污染和生态及其他突发灾难事
故。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 4.国家教育考试事件: 指由教育系统组织的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命
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 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评卷组织管理过程中 发生的违规事件。
5.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 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 震慑歹徒;动作要突然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 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6.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 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二)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当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自身的力量难 以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 (1)、必须是突然发生。 (2)、后果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
危害社会 、危及公共安全。 (3)、程度上:重大 (4)、状态:紧急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
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 和社会安全事件。”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 7.学校社会安全事件:
指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 ,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种类恐怖 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引发影响校园的 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应急知识
(一)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二)安全自救方案
出(注意时间不要长);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夏季多雨水,下雨时不要去危旧房屋、
残垣断壁、空旷野外、大树底下、高压电线和变压器旁、 沟底或河边避雨,可以在山洞暂时躲避;也不要去河道游 泳。
(二)安全自救方案
(2)事故灾难: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生产企业、 建筑等安全生产事故,交通(民航、铁路)事故,公共设 施和设备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和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禽流感)、群体性 不明原因疾病(非典)、食品安全(食物中毒)和职业危 害、动物疫情(鼠疫、口蹄疫)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 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1.违规办学事件 2.自然灾害事件 3.事故灾难事件 4.国家教育考试事件 5.公共卫生事件 6.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 7.学校社会安全事件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 1.违规办学事件: 指学校招生违规、教师管理违规、收费管理违
规、教育教学活动和内容违规以及学校举办人挪 用办学经费等引发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众上访、 大规模退费、游行、罢课、封堵学校等群体性突 发公共事件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04年6月河南 省镇平县发 生一起利用 手机短信、 电脑网络等 手段进行舞 弊。
三、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5.公共卫生事件:
指突然发生,并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 的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学 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 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 全、动物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
(二)安全自救方案
交通伤现场急救: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
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
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 5、尽快转送医院。
(二)安全自救方案
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