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房自动化设计及应用论文

药房自动化设计及应用论文

药房自动化设计及应用
【摘要】通过分析医院药房自动化建设的需求,结合相关领域先进经验,对药房自动化纷发药物设备进行设计实践,在本院药房进行小规模试用,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药房自动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r 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6-0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伴随而来的医院患者数量也是与日俱增,进而导致药房药物纷发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系统)的不断普及,以及我国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根据his系统命令机器人自动发药系统的实现成为了可能。

需求分析
传统的药房运作模式为病人将医生处方交给药房,划价、缴费、药师根据医生药方手工取药,再将药品核对后发给病人。

病人等候时间长,遇到高峰时间需要排队,效率低下。

同时,由于是人工操作,在工作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失误,引起潜在的医疗纠纷。

因此自动化药物纷发装置的使用,可以将药师从简单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提高药品纷发的准确性和效率。

系统构成
自动化药房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 软件控制系统2. 机械控制及仓储系统[1]。

根据设计的不同层次,可以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仅涉及到通过his系统医生开处方,以及药房通过his系统接收到处方命令后经缴费然后自动配药并将药物传递到取药窗口;第二层次涉及面较广,不仅包括了第一层次的处方到发药,还包括整个医院的药品从供货商处进入医院仓储入库,库存管理,住院及门诊药房的出库申请,医院收费系统以及门诊收费系统的相互通信[2]。

由于第二层次涉及的子系统较多,同时不同医院使用的his系统也各有不用,进行统一的实施设计较为复杂,因此本文仅就第一层的从医生开具处方到病人取药的门诊药房自动化进行讨论设计。

图1 自动化药房发药作业流程
软件控制系统。

通过c语言编写相应的交互界面,建立与his系统的数据接口,建立药房库存药品数据库或数据库接口,实现与划价部门收费设备通信。

同时设置相应的审核与安全接口。

与his系统建立通信可以实时读取医院门诊开具的处方以及对应的患者编号,同时反馈给处方医生相应药品库存情况,对于库存不足药品发出实时提醒。

建立药品库存数据库,如果医院已经有在运行的库存数据库,则针对数据库建立接口,及时核对药品库存,对库存不足、积压、临近保质期药品进行提醒。

与划价部门建立通信后,经过划价缴费确认的处方自动发出配药指令。

针对不同的用户等级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

设置必要的审核程序防止处方医生或者药师出现认为错误。

同时建立操作日志,对各级用户
登陆后的操作建立日志以便于以后查询。

整个作业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机械控制及仓储部分。

本系统的取药机械部分为三轴移动式机器手设计。

与回转柜设计方案[3]相比,此种设计由于与仓储结构相对独立,制造成本与后期维护费用相对较低。

同时便于模块化设计,也可以采用已有的设计方案。

机械手有定位识别功能,当取药指令发出后,取药机械手自动根据药品对应的仓储位置坐标进行定位。

作为质量控制审核机制,本机械手同时有条码扫描信息识别装置,对在仓储位置定位后的药品条码进行扫描识别,验证定位是否准确。

当定位信息与扫描信息验证一致才能进行取药操作。

同时,由于本系统为第一层次小规模自动化门诊药房,可以设计三轴移动式上药机械手。

上药机械手根据已经储存的药品拜访位置信息,由人工对机械手进行装药,后机械手自动运行到对应位置进行药品补充。

机械手与仓储架作业面为封闭式,出入有专人管理,便于日常维护,同时防止机械手作业受到干扰及发生安全隐患。

货架采用a 型设计,在斜面轨道上同一种盒装药品依次排放,取药机械手抓取后,其他同类药品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补充。

仓储架机械手作业面每种药品所在位置有数据库建立的条码标签,用于机械手定位验证,同时该条码也可为便携式条码扫描仪识别,用于防止补充药品时发生摆放错误。

通过人工用便携式条码扫描仪检测药品摆放是否正确。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货架中的储藏格设计成大、中、小三种规格用于适应不同的盒装药品包装规格。

讨论
该自动化系统现已经在我院门诊药房小规模试用。

我院药房专门设置两个窗口为自动化取药窗口,与另外两个传统方式药房取药窗口进行对比。

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该自动化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药房人员工作强度,同时显著缩短了病人取药的时间。

与传统方式相比,此自动化系统在医生开具处方后系统立即进入待机取药阶段,从以往的病人排队取药变成了药房等待病人取药。

这一系统的运行,大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极大地降低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发药错误,从根本上避免了潜在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通过该系统的小规模试用,同时也暴露出此系统存在的一些潜在的缺陷和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方面。

首先,由于当前很多药品的包装还没有规范化,对于超大,异形或者非规范化包装的药品此自动化系统不能很好地适应。

同时,由于当前医院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整个第二层的药房自动化,该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提高,实现对住院部病房,供应商对药房药品进销存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龚从扬,臧铁钢,袁金虎.药房快速自动发药机单元的研发[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1(5):64-70.
[2] 魏晓琴,,沈敏德,马琳,张绪鹏.自动化药房相关技术探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2010,24(3):4-10.
[3] 褚成春,伍良生,肖毅川.回转柜药房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2,7: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