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朋辈心理咨询概述

朋辈心理咨询概述

朋辈心理咨询概述讲师:毛利元随着心理咨询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模式层出不穷,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有少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全体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成为一股强大的改革浪潮。

朋辈心理咨询就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对促进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

咨询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本身的相互信赖程度,咨询员和来访者可以在咨询的起始阶段很快建立起互动关系,咨询员可以更好地深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所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朋辈心理咨询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提出的理念包括:(1)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

(2)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

(3)心理咨询是一种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一、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1. 心理咨询的含义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2. 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

因此,有时它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

在这里“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

“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学校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这两种形式关系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辅导”在咨询问题、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辅导”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领域。

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辅导”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心理咨询在成立学生心理组织、培训学生咨询骨干、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等方面为“朋辈心理辅导”提供指导,也为“朋辈心理辅导”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朋辈心理辅导”反过来促进学校心理咨询的开展,缓解学校日益增多的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员人员不足的矛盾,为及早发现和诊治学生心理疾病提供信息和帮助。

二、朋辈心理咨询的分类1.按照来访者的求助和咨询员给予帮助的主动性来划分,朋辈心理咨询可分为主动朋辈心理咨询和被动朋辈心理咨询。

主动朋辈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主动找寻心理安慰、支持及帮助;而被动朋辈心理咨询则相反,来访者由于遭受到挫折或打击,产生了压抑、移置等自我防御,这时朋辈心理咨询员就会主动帮助来访者,相对来说,来访者则是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

2.按照来访者与咨询员的数量比例来划分,可以分为一对一朋辈心理咨询、多对一朋辈心理咨询、一对多朋辈心理咨询和多对多朋辈心理咨询。

我们通常所讲的心理咨询多为一对一朋辈心理咨询。

而多对一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多个咨询员对一个当事人的咨询,比如几位好友一起安慰考试失利的女生;一对多朋辈心理咨询是指一个咨询员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访者进行的咨询,如咨询员对同学之间矛盾冲突的调解。

多对多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多个咨询员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访者进行的咨询,类似于团队心理咨询的模式,只是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关系为同辈而已。

3.按照心理困扰或者说是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来划分,朋辈心理咨询可以分为一般性朋辈心理咨询和障碍性朋辈心理咨询。

其中一般性朋辈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不足以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

而障碍性朋辈心理咨询则是指其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了来访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譬如,来访者与其异性朋友闹分手,整天吵吵闹闹,使其情绪烦躁,无法安心来应付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4.按照来访者与咨询员的性别划分,可分为同性朋辈心理咨询与异性朋辈心理咨询。

就朋辈心理咨询的性别差异来说,女性间朋辈心理咨询较容易发生。

女性之间的友谊多是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

相对于男性,女性有较多的幻想,心中的伤心、失落、自卑、苦闷、痛苦、悲愤等都希望找人倾诉,而朋友的理解、抚慰、同情更使她们觉得朋友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女性之间的友谊就起着一种感情宣泄的作用。

而男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也不完全是情感交流,除接受对方的鼓励和安慰之外,更多的是扩展到更广的方面,即在工作和事业上的相互帮助。

一般来说,就人生发展的历程而言,同性朋辈心理咨询发生的概率比异性同辈心理咨询的概率要大得多。

因为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可能在同性之间交谈,而不能在异性之间交谈。

三、朋辈心理咨询的条件性要素1.要有牢固的友谊和信任关系。

朋辈心理咨询的最大优势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的友谊与信赖关系,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

罗杰斯指出:“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

”2.咨询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

由于双方已具有较为可靠的信赖关系,沟通上较为容易,与专业性的咨询相结合,可以收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宽容、接纳的心态面对来访者。

这一条为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咨询员以宽容、真诚的心去面对以来访者身份出现的朋友、同辈。

4.在咨询时学会理智的进行分析和判断。

由于来访者的身份较为特殊,咨询员可能会难以把握心态,在咨询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理智的头脑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朋辈辅导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尊重别人有正面思维情绪稳定容易接纳别人真诚善于沟通开朗及平易近人有耐心敏锐别人的感受有责任感有自省能力能洞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有同理心能承载人生负面的经历,并转化为力量愿意学习,在需要时能修正自己的想法对工作的承担(我选择,我负责)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和帮助五、朋辈心理咨询的主要技术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

所谓积极倾听,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有持续的高度注意。

朋辈心理咨询的谈话过程所需要的就是这种积极的倾听。

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

(1)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

导游、主持人、服务员、清洁工等角色。

让每个学生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场合,不断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和应变能力。

(二) 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激励是指在同学之间给予积极的刺激,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生活,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对事、对人、对己。

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准确地认识自己。

“差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优秀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学生都有认识自己的愿望,也有一定的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思考、自我选择、扬长补短的能力。

但“知人易,知己难”是常见的事实,学生需要别人帮助自己认识自己。

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仅需要别人关注,而且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尤其是遇到挫折时都有寻求帮助的愿望。

开展互助式心理激励就是要让学生彼此给予积极的刺激。

例如,每年新生入学之后, 容易出现不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现象, 对此, 朋辈心理咨询员主动接触该类同学, 开展谈心活动, 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其积极进取,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新生的心理问题。

此外还有其他的做法: 如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差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开展互赠格言活动, 帮助个别学生战胜挫折, 互相鼓励, 共同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等。

开展互助式心理激励应当让学生广泛参与,主动投入。

(三) 互助式心理辅导所谓心理辅导主要指受过心理学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了解自己,愉快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之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职业上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自我选择和适应,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互助式心理辅导则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寻求辅导的同时都充当辅导者。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写出自己希望得到辅导的心理烦恼或心理困惑。

不署名,用代号或绰号。

写好以后全部交上来;第二步,交错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对该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写好以后全部收齐;第三步,发回原来的学生,让其对“辅导者”的辅导予以评价、打分,写好以后全部收齐,教师对“辅导者”的辅导给予鼓励性评价;第四步,发还给“辅导者”,让其了解自己的辅导水平;第五步,全部收回归档,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和高质量的辅导在全班表扬,并请学生发表补充辅导意见。

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是以充分相信学生为前提的,学生虽然不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和水平,但他们却具有真诚、友爱、热情等品质,加之同龄人之间心理上的相通、相容,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所以互助式心理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

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时,应当注意保密,尊重学生的人格。

(四) 互助式心理暗示所谓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反映出相应的心理现象。

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互助式心理暗示是学生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手段,含蓄间接地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

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在他人暗示中,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与被暗示者之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的互助式心理暗示之所以效果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密切,共同点多,影响力大。

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尊心,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和控制,所以,从效果看,含蓄的暗示要优于命令式的要求。

同学之间往往命令少、要求少、强迫少,从众多、模仿多、默契多,所以同学之间开展互助式心理暗示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教师应当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也能自觉地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影响其他同学,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开展互助式心理暗示的关键在于把握积极的暗示,克服消极的暗示。

八、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意义1.对咨询者而言:通过朋辈心理咨询的过程增加自己的才干,改善人际沟通,提高工作方法。

2.对来访者而言:通过朋辈心理咨询的过程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解决心理困惑,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