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
1.社会适应标准
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
造环境。
即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依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但该标准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2.内省经验标准
以当事人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标准
如当事人自觉焦虑、抑郁、不能自控行为等。
治疗者或研究者对异常心理现象的主观判断
3.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呈正态分布。
心理正常与否由其偏离平均值
程度决定。
该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4.医学标准
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
存在着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基础。
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异常是疾病的症状。
病因为脑功能失调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学基础
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神经生化基础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①对于病因的解释: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
②诊断系统:临床医学诊断标准
③治疗方法:医学治疗方法、药物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心理异常的物质根源
1.生物学基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和存在
2.社会-文化因素一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
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心理异常的发生: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影响:如不良社会制度、宗教迷信、种族、性别歧视、不良社会风气、不良文化习俗等的持续影响。
2.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尤
其是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如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战争、社会经济大衰退、文化性大迁徙、都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涌入城市等。
3.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如人格欠健全、心理品质较差、适应能力低下等心理异常的心理学观点
精神动力学观点 --- 本能作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一一习得的
认知心理学观点一一认知歪曲
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一一自我选择的第五章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
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特征:1.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具有持久性,病程至少
3个月以上
2.强烈的心理冲突,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被控制的心理活动
3.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4.精神痛苦,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
5.无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主要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一、恐怖症
定义: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二)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三)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