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行业总结与展望

医疗行业总结与展望

2018-2019 医疗行业总结与展望本文主要解读2018年中国医疗投资市场五大领域和资金端的风向。

中国医疗行业资本化进程中令人难忘的这一年,如我们预判,中国医疗行业的版图被“大航海”的勇者们重构,医疗新经济领域的私募交易规模前所未有地突破了90亿美元“天际”;然而航海必不会一帆风顺,波云诡谲的下半年,资本市场俨然风雨如晦,骤然入冬。

我们需要向投资人致敬,他们凭借慧眼与耐心,助力创新和创业乘风破浪;我们更要向创业者致敬,他们不畏艰险、扬帆起航,幵拓科技和市场的新边界。

剧变之后,一场争夺资金与时间的生存竞争,正在悄无声息地展幵。

大航海时代的勇气与运气让位于内核与进化。

一方面企业自发迭代、重组焕新,另一方面资本抱团取暖、审视价值。

资本退潮后,市场回归它“丛林”的模样——进化求生,万物自强。

一、生物技术过去的2018年,中国医药及生物技术领域在产业政策、科研进展、资本市场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正处于从 1.0向2.0时代快速进化的过程中。

我们总结了2018年医药及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易情况: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18年交易共142起,同比增长近一倍,总融资金额近5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3%,单笔融资规模约3,7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10%。

并购交易全年共17起,同比下降约30%,总交易金额约10亿美元,同比下降约60%,单笔交易金额约6,0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44%。

IPO共10起,是2017年的一半,但IPO融资金额高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7%,单笔IPO融资规模约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72%。

由于香港联交所IPO新政,出现了第一家在美股和港股同时公幵销售的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百济神州(BENE, 6160.HK)监管层面,2018年医药行业政策出台密度空前医保局成立伊始就坚定贯彻带量采购,曾经“抢仿”成功就能躺赢的局面 一去不复返。

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尤其是进口药审批提速等一系列政 策陆续出台,让曾经寄希望于利用国内外上市时间差获利的企业面临巨大 挑战。

罕见病领域新政频出: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发布,数十种境外已上市罕 见病药物免临床直接提出上市申请,首批罕见病药品按3%征增值税等。

这些新政都促进了国内医药及生物科技公司重新思考,在剧烈变化的外部2BQ9K i UmIW# I4J'环境下,企业应该米取何种策略才能最终成功。

科学技术层面,天然免疫成为肿瘤免疫的又一热门领域。

天然免疫是填补获得性免疫痛点的重要一环,地位不可或缺。

该领域已涌现了CD47, CD40, CSF-1等新靶点,得到跨国药企的密切关注,细分领域爆发在即。

国内也有天境、科望等创新型企业提前布局,力图在下一代肿瘤免疫竞争中抢占先机。

双特异性抗体和ADC药物在临床研究阶段显示出巨大潜力。

美国安进公司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宣战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且安全性更胜一筹。

国内的生物技术公司岸迈、康宁杰瑞、康方等握有双特异性抗体核心平台技术都在积极幵发自已的双特异性抗体管线。

Ambrx公司蛋白定点精准偶联技术平台幵发出的第三代ADC药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安全性,解决了困扰ADC药物幵发的最主要挑战。

除此以外,通用型细胞治疗幵始崭露头角,基因治疗在罕见病领域打幵突破口。

天然免疫吧点创新百花齐放、百聘争流行业私募融资交易数量和融资金额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然而头部基金在寒 冬之时仍敢于出手,但对标的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红杉中国全年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资9次,重点关注抗体药物、靶向药物,天然免疫已得到跨国药企密切关注「细分领域烬发在即^PD-1 Lim :居*屮右才怡补九巧血讣尺叢H MP|>1/LlC*?t 的井■弟毎鮒I 获博性 龟疫犬芦毛应專} . I 加1片彌肾即巌田怦 战9丸霭R r i".序何 nt ;5T —f 4"■蔚TF* 昕争吝中怕占先忸V 空福阻卜1 ■OVTEC <»£』s. WrtB jAi^'Kp 蓟*n (i *K 1 N E I A輻产引苗方l&HfcRCKG GL“DCOtTVleKH 2"&年谓3017WI 冃201 T5»^ 20U 匪油2010^ Wfl 2011^12 冃 201 12^ 201冋1冃CA£&47^CD?3iTiNd*SIRP-dcssMIm ■誓K 百 T"・Q®百 M04亡B39KO砒.MOSOew ttffwRO■怦・l"h ■斥)TO 300 (jy15 TO T20 IS IM125«l.»0144D1JHtmS2D冲■#资本市场层面,入冬焦虑四起,2018 年三季度幵始,医药及生物技术KIAArglniiSflra*>n*Ji亲睐创新能力更强的海归创业。

礼来亚洲全年出手8次,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希望寻找有领军潜力的创新企业。

政策、科学和资本市场一起推动着中国医药及生物技术企业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

创造过辉煌成绩的中国药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拥抱创新,希望保持一直以来的领先性。

恒瑞医药2018年研发费用近27亿元,占收入的约15%,是研发投入最大的中国药企。

贝达药业不满足于单一产品,目前共有36个在研品种,新的潜在重磅炸弹药恩莎替尼上市申请已获优先审评。

自诞生之日起就携带创新基因的创新型药企,如百济、天境、科望等,坚定地践行着“在中国,为世界”的企业发展思路,该类公司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在“马太效应”日益显现的今天,只有不断进化、立意创新的医药及生物技术企业才能永立潮头,笑到最后。

二、医疗器械2018年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并购大年。

不同于以往执着追求上市退出,并购成为资本退出和上市公司扩张产品线的重要路径。

三起重大并购事件引人瞩目:蓝帆以近6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柏盛国际、微创以1.9亿美金的价格收购LivaNova、远大医药和合作伙伴鼎晖投资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洲肝癌治疗器械生产商Sirtex Medical,都彰显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

我们总结了2018年医疗器械行业的交易情况:私募融资2018年度交易共99起,同比增长近一倍,总融资金额近 4.3亿美元,同比降低约50%,单笔融资规模约40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

并购交易全年共5起,总交易金额约1.36亿美元,单笔交易金额约2,700 万美元,与2017年相比均出现下降趋势。

IPO共1起,迈瑞医疗于2018年第四季度完成了融资金额近9亿美元的IPO。

A 股上市标准的提高、两票制、阳光招标和医保限价等制度变化使得医疗 器械行业增速放缓。

而在2014年之后新产品注册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大幅提升,使得医疗器械 类公司的上市和退出门槛变高,逼迫中国创业公司自然而然走上了欧美及 以色列同行的路径一一收购、合并和孵化相邻产品线成为创业者们和投资人股东们不得不考虑的加速通路■ iS ■詈鎏;山JL一些基金也想通过并购新的产品线在企业平台实现快速扩张,然而由于企 业已处于估值高位,使得买卖双方意愿难以配对成功。

分赛道来看,心血管和介入类高值耗材领域仍然是最受投资人关注的赛道。

此赛道已有众多成功的上市公司,包括上海微创、深圳先健、山东威高、 乐普医疗等。

在聚集顶尖人才的同时,涌现出众多经验丰富的创业企业, 其中启明医疗以1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敲响了上市的倒计时;金仕、莱诺医 疗、杭州归仓叽信迈、茵络、健世、鼎科、巴泰、钮迈等一批优秀的创业 公司也在2018年相继获得了 PEVC 的青睐。

此外,微创外科是较早进入“国产替代进口”业态的赛道,除了已渐趋成 熟的吻合器市场,2018年受到资本较多瞩目的是超声刀和手术机器人类 公司(比如柏惠维康、钛米、天智航、华志微仓J等)。

Jtm■ •HJWT - JWM 、I 航卜,小at 时目cL , ■ r f| AtlKfeAHI无mtaitKI■ Mkwg0井■吻梅打扎 A ^KUlMtp/rA kl结却* 罠輕±mtt ・ 申瓦 leuiLsrff g 薛IW …・皿・咅 ■聊鼻■*FW M *■. ■*. MJi.皙證穴v1 BiffiM,― raw. Rtam爾馬窃■里輻 iMtlM —- ■Minim 4IMkHin FTC * m ”r*JUH MAl S■fl Ml ■ —IdBBVXW 6 血"SIR乃:鼻1[11711血 丁Riw rjflK i u mrnii IMUJW皿覚卜啊用■•wt近期强生医疗宣布以34亿美元现金对价收购 Auris ,从而进入手术机器人 领域,再次证明机器人和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打破Intuitive 公司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枝独秀的市场地位,也是外科器械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IWW碎wJ44f*mwJ«i|*氏■ • P W'rriuftrawf^^tb-hi't-wl±E —^1,f VV|^ a-曲卩・鸣L M v-fcri*m‘E*4W1 lU■DagE■丄丄 QMuhwcr-ltv ・・ivvrtMH ・J»N ・MUBtf A^wii-r -«■・'DvM FHi*缸MIMAJBFBFLB;B jfjiM迈瑞医疗于2018年第四季度在创业板实现 IPO ,募集资金总额近 60亿 元,创下了创业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IPO ,成为达到千亿市值规模的医疗器械企业。

这家 2016年国际市场销售额占营业收入一半的中概股 公司,通过回归A 股,或能实现资本助力下的再一次腾飞。

三、诊断及基因检测我们总结了 2018年诊断及基因检测行业的交易情况:2018全年私募融资交易共 79起,同比增长约65%,总融资金额约8.4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0%,单笔融资规模约1,1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 •乍■三m ■ EJfUMV. Y —owmzR 甘心口喑 Etr•芾*輩纭 [加EtfF«rtwmm ■于-©•几* 口广-实 P^SlL©辭址林-・・MfWJT'E 亡訂二KWB• mt*査TSW A S 豆' rtra*;.} 5AfSrfT P[hiVinEiiiir« - i27%。

并购交易全年共5起,同比略有下降,总交易金额近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7%,单笔交易金额约1,9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100%。

IPO方面,明德生物于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了融资金额约5,200万美元的IPO。

在“资本寒冬”背景下,可以看出投资机构的整体趋势:对投资更加谨慎,而且对标的公司的品质要求也更高;在细分领域方面,肿瘤伴随诊断(靶向和免疫治疗)检测服务依然是投资的重点,同时新的领域,比如肿瘤早筛、消费级基因组等,也正在获得资本的青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