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与骨折 ppt课件

骨质疏松与骨折 ppt课件

• 钙, 维生素 D的充足补充 • 调整生活方式 (营养,运动,日晒,戒除烟
酒不良嗜好,注意药物使用等) • 预防跌倒 • 避免骨折后长期制动
• 药物干预
• 康复治疗 Adapted from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
(1):2-17.
概述
骨质疏松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
占90%
占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孕妇)
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于其他疾患、药物、失重、
制动、废用
骨质疏松症主要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 表现?
1.早期多数无明显的症状
沉默的杀手
隐蔽性 潜伏性 难治性
腰背部疼痛,胯骨或者 肋骨骨痛,周身疼痛
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陈方庆
关注骨质疏松症
防治 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折
医学界已将这三种疾病放 在同样重要位置
治疗高血脂 治疗高血压 预防心肌梗塞 预防中风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 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 60-70岁之间的女性约1/3患有骨质疏松症 - 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2/3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1
年龄 性腺机能减退和
绝经
临床风险因子
高骨转换
峰值骨量不足
骨丢失增加 跌倒倾向 跌倒 力学
骨密度 降低 骨质量受损
跌倒 特殊活动
骨骼脆性增高 骨折
过度的骨负载
1.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 Accessed 1 July 2010.
骨质疏松骨折存在恶性循环
徐莘香, 王继萍, 白岩. 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治疗新概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7:1101.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原则
单纯做手术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重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防再骨折!!!
抗骨质疏松 治疗
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
• 基础措施
• 约有30%的50岁以上的妇女伴有一处或多处椎 体骨折
• 约1/5的50岁以上的男性会在余生发生骨质疏 松性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

骨量减少


全 身
骨组织微结构退化破坏


性 骨 病
骨骼脆性增加
骨 折


发病机理
正常的骨重建过程
骨质疏松发病机理
IOF:Osteoporosis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08:Ten years of progress and ongoing challenges Riggs BL, Melton III LJ. The worldwide problem of osteoporosis: insights afforded by epidemiology. Bone 1995;17(5 Suppl):505S–11S
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下的男性,其骨密度水 平建议用Z值表示。
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的最终结局 和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也称为脆性骨折,或者低应力骨折,是 指在日常活动状态下或者轻微创伤(从站立或者更低高度 跌倒)即可发生的骨折
常见骨折部位: 脊椎、髋部、前臂远端
世界范围内,女性每3人中,男性每5人中有1人会在50岁 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国的脆性骨折发病率将快速增长
预计到2050年,全球 50%的髋部骨折将出现 在亚洲,且大部分来自 于中国。
2002-2006年,年龄调 整的髋部骨折发生率在 50岁以上女性中上升了 58%,而在50岁以上男 性中上升了49%。
骨质疏松性骨折历程
死亡主要原因:呼吸道感染、褥疮、血栓、肾衰、痴呆、慢 性衰竭等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 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正常:BMD≥骨峰值 (青年成人平均值)-1SD
骨量减少:BMD=(-1SD~-2.0SD) 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0SD 严重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0SD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 T值用于绝经后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性的骨密度水平。
夜间痛
与体位关系密切,最典 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 和某种体位的静息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
早期无痛,41.6%
骨痛 无骨痛
骨痛
58.4%
3.脊柱变形:身高缩短(>3cm),驼背
4.骨折(脆性骨折)
椎体骨折 男性:5% 女性:16%
腕部骨折 男性:2.5% 女性:16%
髋部骨折 男性:6% 女性:17.5%
外科手术只能让少数人能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25%恢复到伤前生活质量 55%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高
既往有单次椎骨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5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12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合并骨量减低的患者再次骨折的 风险增加75倍
Ann Intern Med. 1991 Jun 1;114(11):919-23.
骨质疏松的诊断:骨密度,骨转换,骨折率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 发生了脆性骨折 和/或骨密度低下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定量超声法(QUS) 不能直接测量骨矿的含量 不能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使用,只能用于筛
查和疗效监测 准确性低,误差大
骨密度测量方法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中国人的BMD诊断分类:
OSTE-1065521-0000
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脆性骨折
中国大陆椎体骨折患病人数: 2006年: 2600万 (新发椎体骨折180万) 2020年预计将达到3670万;
北京地区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 学调查显示椎体骨折患病率: 50岁以上妇女为15% 80岁以上妇女为37%
Xu L et.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China: The Beijin Osteoporosis Project. J Bone Miner Res,2000,15:2019-2025 IOF,Thurden of osteoporosis in Asia 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