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览效果提升的三个视觉技巧

展览效果提升的三个视觉技巧

展览效果提升的三个视觉技巧
【摘要】展示设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观展人群。

在展会中,人的基本行为是观看与行走,他们通过观察、体验、互动、交流,最终完成信息传播的过程。

信息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氛围的营造。

因而一个运用视觉技巧让观展变得轻松而有趣的展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同时,视觉技巧的运用,能准确表达信息传播的重点,紧贴目标人群兴趣点,最终达到提升展览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展览效果;三个视觉;技巧
一、考虑展品的最佳观测点
展会中,实物展品最能吸引观众。

展品的最佳观测点,由人的视距决定。

视距是指观众眼睛到展品之间的距离,正常范围是展品高度的1.5―2倍,陈列高度为127―187CM之间。

因而在陈列设计中,展品的排布必须以此为设计依据。

否则,观众要么由于过远无法看清展品,要么过近无法看到展品的全貌。

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展示场地的通道和其他活动空间,距离要保证大多数人能够使用。

通道最窄以2---3人并排通过,最宽通道以6---9人并排通过。

较大型的展会,陈列密度保持在30%---50%为宜。

小型
展会展示最多不能超出60%的面积。

(陈列密度:指展品和道具占展区地面与墙面面积百分比。


二、版式设计
人的认知行为里,有80%的信息通过视觉接收,展会中信息的传达和沟通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因素的营造,所以版式设计尤为重要。

有以下方式可以提升展览效果:
1、通过“方向、节奏、比例、中心、对比”5大方面的视觉技巧,能够提升展览效果。

1)方向:满足引导观众的参观顺序和调节观展节奏的功能,强调阅读方向从属于整体动线之下。

2)节奏:是指观众在观看一个版面时的流动、停止、起伏。

追随形式变化而感受到的节奏感,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疏密、长短、起伏、明暗、粗细等既有规律,又有变化的交替。

在版面设计中,节奏可以在形象的构成动线、字体与图像的组合、展品与底图的关系中体现。

3)比例:遵循黄金比例1:6.18法则强调画面的主次关系,强调展品与展板的搭配关系,强调文字、图片量的比例关系。

4)中心:把重要内容,设置在视觉中心,几何中心
5)对比:这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对比,可以让人兴奋,从而提高视觉冲击力,增强感染力,让画面充满生机。

具体有如下方法:形状大小的对比,节奏缓急的对比,色彩
对比,明暗对比。

2、通过调节字体、间距提升信息易读性
在展会版式设计中,建议标题与正文之间距离要合理分布,这样才能便于阅读。

清晰的展板文字让观众可以快速地浏览重要信息,只通过阅读标题和说明就可以对展览有大致感觉。

3、把展览的重要信息,按照一定规律摆放,让观众自行形成观展惯性。

展会中,观众永远比导赏人员多,如何让他们在即使没有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也能了解展会的信息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文字的说明,而且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布,让观众即使独自参观,也能轻松找到希望了解的信息。

例如:在画展中,我们把标签放在环绕展厅墙面的同一水平线上,与最小画幅齐平,并统一放置在画面右侧。

三、照明设计
在展会设计中,灯光调控是重要的视觉技巧,这是因为商业展览会通常时间紧迫,选择众多。

每个观众都不会有大量闲余的时间。

在这种快节奏的环境下,每个展位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具有独创性、强烈动感刺激的展示氛围对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尤为重要。

照明视觉技巧,归结如下:
1. 利用特殊的照明组合、灯具、特殊的彩色照明、或特殊的光影设计来实现气氛照明,以达到烘托环境气氛。

通过重点、普通照明、氛围照明的区分,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营造特定的情调,满足观众所需要的展示环境要求,这样有利于观众的视觉生理要求,又有利于突出展品,从而达到最佳的展示照明效果。

2. 将灯光作色彩处理,以制造戏剧性的气氛。

利用色彩的联想,可以用冷色调的光模仿月光的自然效果;也可以用暖色调制造出炎热的阳光效果或火光效果。

展示中的灯光效果处理得当,会产生强烈的吸引效果。

在作灯光色彩处理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有色灯光对展品或商品固有色的影响,尽量不使用与展品色彩呈现对比的色光,以避免造成展品色彩的失真。

3. 除了整体灯光展示设计外,局部照明处理也非常重要。

局部投射灯光处理也能形成区域性。

在展示设计中用得最多的灯光有石英射灯、双头探灯、软管灯和日光灯管。

通常冷光灯运用较多,根据展品的不同特性配以不同的照明。

例如:为了衬映温馨温柔美的展品,如化妆品系列,可选用暖光灯;如果是工业产品如汽车、机械等,则要选用冷光灯。

4.运用人体工学,进行灯光设计
人的眼睛对光照的刺激都会做出调整适应反映,但是这
种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照明强烈变化的时候,人的瞳孔也会相应的调整,但是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人会感觉不舒服,比如刚从漆黑的空间到阳光普照的室外,眼睛会感到不适。

在观展过程中,瞳孔反复不断的调整,会引起视觉疲劳。

因而在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眼睛对光照的适应性,即:
1)尽可能使用自然光照,产生均匀柔和的效果;
2)避免眩光;
根据参观动线的方向,确定灯具的投射角度,从而避免眩光
3)光照服从展览内容的排布,让需要传播的内容始终安排在有照明的范围内。

垂直面上的平面展品,光源位置公式:x=y*tan30?(x 为灯具与展墙的距离,y为灯具高度减去平均眼高)4)光照的强度控制
展览中,一般光照强度为700―1000Lx,不宜使用过强的照度,否则既浪费电又易损伤眼睛。

木制品、石材等展品的照度为1000―1500Lx,金属材料照度为750―1000Lx,玻璃照度为300―750Lx。

5)通过明暗对比,表现展品的立体感,减少扁平化带来的沉闷感。

展品的立体感是由其两侧的明暗差形成的,一般来说控
制在1:3―1:5之间的差值比较恰当。

而局部重点照明系数=聚光/基础照明,一般基础照明的亮度只要控制在较低水平,与展品照明的比例大约为1:3。

总结:简单的说,各种视觉技巧是展示设计的配合,展示设计时要先了解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再找出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将这主题以展示装置加以渲染、诠释,并利用各种视觉技巧来完成这次设计。

所以,设计展示装置本身是否精彩并不是重点,而是通过技巧包装后的这些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是否精彩,是否准确传达信息,才是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