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技术要求(施工规范)(一)高压电缆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它提出了该电缆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附表一“技术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GB/T12706-2008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 (GB/T 19001 )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产品应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两部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
2 •使用环境条件2.1 运行条件2 .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10kV ,50Hz 。
2 .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 kV2 .1.3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持续运行8h 。
2 .2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0~+40C;海拔高度:1860m;污秽等级:U级(外绝缘爬电比距:22mm/kV ;相对湿度:85%;地震烈度:8 级;设备安装场所:户外。
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 .3敷设条件:室外电缆沟、电缆沟,室内电缆桥架。
2 .4运行要求2 41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为:交联聚乙烯绝缘90C。
242短路时,5秒钟内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Eo3•技术参数和要求本次招标设计的的电缆,其技术参数除应符合GB/T12706-2008的要求以外,还应满足本标书以下要求。
3.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采用紧压圆形硬铜导线。
3.2 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共挤工艺,化学交联。
3.3 导体屏蔽导体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
导体屏蔽层的标称厚度为0.8mm o3.4 绝缘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最小厚度不小于4.05mm绝缘偏心度不大于8%.3.5 电缆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o电缆不圆度=(电缆最大外径一电缆最小外径”电缆最大外径X 100%3.6成品导线标志成品架空绝缘电缆的表面应连续印刷厂名、型号、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不得连续500mm内无标志。
3.7电缆盘供方应用铁木结构导线盘。
电缆盘应能承受所有在运输,现场搬运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户外至少储存10年期间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
并且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导线时所可能遭受的外作用力不会损伤电缆及盘本身。
4.试验4.1电缆在制造、处理、试验、检验过程中,需方有权监造和见证,供方不得拒绝。
需方技术人员的工作不对厂家产品质量负责。
4.2在出厂和抽样试验前30天,供方应预先通知需方,需方应在10天内答复供方是否去见证。
如需方放弃见证,则供方应将所作的试验以试验报告的形式提交需方。
4.3出厂试验每批电缆出厂前,供方必须对每盘电缆按GB/T12706-2008以及本招标书要求进行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报告除附在电缆盘内以外,还应汇总三份送需方。
出厂试验项目5.包装、运输及维护规则5.1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GB4005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
5.2电缆交货使用电缆盘,每盘电缆长度一般不小于500m,两端应有可靠的防水密封保护,电缆盘上应标明:盘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毛重、厂名、正确旋转方向及制造年月和供方名称。
5.3圭寸盘方式依据运输条件而定。
5.4出厂试验报告应用塑料袋封装附在导线盘内。
(二)低压电缆1.总则本技术文件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 为0.6/1kV 及以下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及护套低压电力电缆, 对电缆本体及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作技术限定。
本工程全部选用低烟无卤低压电缆。
要求电缆料不含卤素(F、Cl、Br、I、At)、不含铅镉铬汞等破坏环境的物质,胶料燃烧时不会发出有毒烟雾(如:卤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环保型电缆。
其中卤素指针为:所有卤素的值三50PPM燃烧后产生卤化氢气体的含量<100PPM燃烧后产生的卤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的PH值三4.3(弱酸性)产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透过一束光线其透光率三60%Pb<90PPM Cd Cr6+、Hg PBBs PBDES匀小于5PPM2.投标提供生产厂家资料和产品引用标准2.1 投标人提供的生产厂家资质或认证文件的内容2.1.1 生产厂家需要有在中国大陆设计生产电缆至少6年以上的经验,并需要提供证明文件及项目业绩;2.1.2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阻燃、耐火等性能检测报告;2.1.3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厂家必须通过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1.4 环境管理体系:生产厂家应通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认证;2.1.5 生产厂家应具有“守合同,重信用”的资质或其他能够证明其具有良好履约信用的证明文件;2.1.6 提供主要原材料的产地及厂家名称;2.1.7 产品样本及安装使用说明书;2.1.8 其它重要的检测报告或技术证书(如有的话)。
2.2 主要引用标准如下:GB/T 2951.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1 电缆外护层第1 部分:总则GB/T 2952.2 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 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 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 )〜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18380.3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 19216.21 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 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 kV 及以下电缆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 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GA 306.1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 部分:阻燃电缆GA 306.2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 部分:耐火电缆3、使用条件3.1 正常使用条件3.1.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气温:+40 C最热月平均气温:+35C年平均气温:+25 C最低气温:-25 C最大日温差:30K日照强度:0.1W/cm2 ( 风速0.5m/s)3.1.2海拔高度:w 1000m3.1.3 最大风速:35m/s3.1.4环境相对湿度(在25E时)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3.1.5地震烈度:Vffl度3.1.6污秽等级:IV级3.1.7 覆冰厚度:10mm3.1.8 系统条件要求: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备、材料, 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1 )系统额定频率:50Hz(2)系统标称电压:0.22/0.38kV3.2 特殊使用条件:在实际安装地点的外部条件(如环境温度、海拔、污秽等级、敷设条件等)与正常使用条件不一致时,须对相关性能参数进行校验、核算,确认其满足实际外部条件要求及全工况运行要求。
投标人应对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涉及的相关事项,予以特别说明。
4、技术要求4.1 基本参数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额定温度:聚氯乙烯(PVC绝缘电力电缆的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70C,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线芯允许工作温度90C。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聚氯乙烯(PVC绝缘力电缆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300 mm及以下截面为160^,300 mm以上截面为140C。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250Eo4.2 设计和结构要求4.2.1 导体421.1低压电缆的导体应符合GB/T3956-2008中第7章节第一种实心导体、第二种绞合导体的要求。
4.2.1.2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
4.2.2 内衬层与填充:(1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不适用于有护套单芯电缆。
(2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和电缆绝缘材料相容。
(3 挤包内衬层厚度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4)绕包内衬层厚度:缆芯假设直径为w 40mm绕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取0.4mm 如〉40mn时寸,则取0.6mm>4.2.3绝缘423.1聚氯乙稀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挤包制成,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应采用辐照交联。
4.23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GB/T 12706.1-2008、GB/T 12527-2008 及表4.2、表4.3的规定。
表4.2 聚氯乙稀(PVC/A绝缘标称厚度423.3绝缘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沙眼等缺陷,禁止使用重新(二次)处理过的绝缘材料。
4.2.3.4绝缘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
4.2.4铠装4.2.4.1铠装类型可为:扁金属丝铠装、圆金属丝铠装、双金属带铠装。
424.2扁金属丝铠装或圆金属丝铠装材料应为镀锌钢丝、铜丝或镀锡铜丝;金属带为涂漆钢带、镀锌钢带。
4.2.4.3铠装对内衬层的要求4.2.4.4 多芯电缆需要铠装时,铠装应包覆在内衬层上,并应符合GB/T 12706.1-2008 中第7.1 章节要求。
4.2.5 外护套4.2.5.1 所有低压电缆应有外护套。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材料应与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