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年月日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1.病人的安全。
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报警设置要求:1. :—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心率的最大极限是40—150次/分。
波速25。
打开心律失常分析和分析(报警高低限为±0.20)。
是否打开起搏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2. —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30 .3. 2—90-10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波速25。
4. R—10~30次/分,波速6.25 。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操作过程85分1.携用物推车至床旁,口述:巡视发现患者面色青紫,口唇紫绀,2.判断意识(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病人无意识,去枕平卧,立即呼救,看抢救时间。
3.掀开被子,暴露胸廓,松开裤腰带,检查口鼻腔有无分泌物、有无义齿,有义齿要取出。
有分泌物,头偏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4.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
判断患者呼吸(10秒):看:胸廓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摸一侧颈动脉有搏动(5秒),保持气道通畅,。
5.口述:周围环境用氧安全:用氧装置性能良好。
6.将简易呼吸器接上氧气,调节氧流量为8-10分,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7.一手以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囊,胸廓随着呼吸囊的挤压而起伏。
8.施救时应观察:A、患者胸廓是否随着呼吸囊的挤压而起伏;B、在呼气时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态;C、每次送气量400-600;D、频率为10-12次/分;9.口述:患者面色转红、移开面罩。
10.保持气道开放,看:胸廓有起伏;听:有呼吸音;感觉:有气流逸出;自主呼吸恢复,抢救成功,根据医嘱改鼻导管给氧4-6分及其他处置。
11.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整理床单元。
12.整理用物。
13.洗手。
14.记录抢救过程。
381010461010493323缺一项扣一分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缺一项扣2分缺一项扣3分一项不合要求扣5分缺一项扣2分缺一项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操作质量5分15.仪表端庄,认真严肃。
16.关心患者,观察病情细致。
17.动作敏捷,迅速准确。
122演示提问5分18.简易呼吸器测试19.简易呼吸器消毒5操作时间8分钟考核者:备注:1、场景模拟: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某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给予呼吸器辅助呼吸。
2、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按照实战状态可有他人的协作)。
3、操作时间从检查用物开始计时共8分钟,每超过30秒,扣1分。
简易呼吸气囊功能测定方法一、呼吸气囊的分解图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 麻醉呼吸面罩4 鸭嘴垫片7 进气阀底座10 氧气连接管14储氧阀旋盖2 安全阀5 患者接头8进气阀垫片11 储氧阀接头+储氧袋3 单向阀6 呼吸球体9进气阀接头12、13 储氧阀垫片二、安装步骤:1.将2、3、4、5部件安装、旋紧,组装成一套安全阀组与呼吸球体细颈相连;2.将8垫片装入7进气阀底座下,塞入球体粗颈并露出旋丝,将9接头旋紧;3.将12、13号垫片装入11储氧阀(两个垫片方向一致),然后再扣上14盖;4.将10管的一头与9接头上进气孔相连,一头与氧气设备相连。
5.将1面罩与5接头相连。
三、呼吸球的自我测试:1.球体测试将呼吸球组装完成后,不要接单向阀及气袋,用手压下球体,然后放开球体应很快自动弹回原状;2.将出气口堵住用力压下球体,球体将无法压下,如发现球体慢慢凹陷或有漏气现象,请检查进气阀是否完整正常。
四、单向阀检测:将单向阀接上呼吸球体,在患者接头处以连接管接上呼吸袋,压下球体时鸭嘴会张开,并将气体推出,使呼吸袋饱满。
如无法将呼吸袋充气充满,请检查鸭嘴、等各阀门、单向阀出气是否正常。
如有异状,请检查是否有损坏。
五、安全压力阀检测: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检查气体是否能从安全阀溢出;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2O或无压力阀。
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2O。
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
压力表上应显示602 10 儿童、婴儿显示402O,如有异者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六、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装上呼吸球进端将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2.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七、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2500,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5(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10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八、简单测试:1.堵住出气口与安全阀,呼吸囊不易被压下,说明鱼嘴阀、压力安全阀、球体功能良好。
松开安全阀,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安全阀处有出气声,说明安全阀功能良好。
无安全阀的简易呼吸器,测试时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未压下,说明鱼嘴阀与呼吸囊无漏气。
2.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鱼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鱼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九、简易呼吸器消毒:如有血迹、痰液时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次打开,放入1000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晾干备用,储气袋不可浸泡,只需擦拭消毒即可。
消毒后将各部件依次序组装作好测试,备用放回指定位置。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日期:美国心脏学会()2010国际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改为“至少5”(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改变为“”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搏性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恢复自主循环)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适应征:(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三、禁忌症:(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四、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植入部位至少10。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 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五、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单相:200J → 300J → 360J成人 选择能量 双相:150J → 150J → 200J儿童: 2~4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 日期 成绩考核者:日期:输液泵操作评分标准(100分)病区姓名日期成绩微量注射泵操作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年月日电除颤(普美康)异步()除颤模式使用流程自动体外除颤模式()使用流程备注:1.为避免由于刺激脉冲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请务必注意电极放置粘附顺序。
2.若仪器未识别出需要除颤的心律,建议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30次心脏按压,两次送气)。
电除颤(普美康)同步()除颤模式使用流程电除颤(普美康)起搏模式使用流程口咽通气管使用操作流程配合使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