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生日的节日介绍的文章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 ,旨在引起世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建立“世界卫生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
自1950年以来,每年于4月7日庆祝世界卫生日。
每年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
节日由来1946年7月2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大会,60多个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
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次年,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国家的学校已放暑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便规定从1950年起将4月7日作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
确定世界卫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并动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庆祝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建立“世界卫生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
自1950年以来,每年于4月7日庆祝世界卫生日。
每年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
世界卫生日是一次全球性机会,注重于影响国际社会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日启动较长期宣传规划,持续至4月7日之后。
编辑本段节日宗旨确定世界卫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并动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庆祝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编辑本段历年主题“组织法”规定,每年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个宣传主题,各国围绕该主题展开宣传活动,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编辑本段主题口号1950——1999 1950年了解你周围的卫生机构1951年为了你和孩子们的健康1952年在清洁的环境里健康地生活1953年健康就是金子1954年护士 - 卫生的先锋1955年水 - 健康的镜子(Water, the Mirror of Health)1956年疾病的同谋犯1957年食物和健康(Food andHealth)1958年卫生进步的十年1959年当今世界精神疾患和精神卫生(Mental Illness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ld Today)1960年消灭疟疾 - 向世界的宣战1961年可以不发生的事故1962年防盲1963年饥饿 - 大众的疾病1964年对结核病仍要提高警惕(Unconquered Tuberculosis)1965年天花 - 经常的警报(Smallpox--Constant Alert)1966年人和他的城市(Man and His Cities)1967年健康的卫士1968年未来世界的卫生1969年健康、工作和生产力1970年为抢救生命及时发现癌症1971年患有糖尿病也能正常地生活1972年心脏 - 健康的中心1973年健康从家中开始1974年清洁的食物更好的身体1975年天花 -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Smallpox: The Disease)1976年预见而预防盲症(Foresight Prevents Blindness)1977年预防注射保护你的孩子(Immunize and Protect Your Child)1978年当心你的血压(Prevention of Blindness)1979年健康的儿童世界的未来(A Health Child, A Sure Future)1980年要吸烟还是要健康任君选择(Smoking or Health, The Choice is Yours)1981年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1982年活得更长一些(Add Life to Years)1983年 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倒计时已经开始(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the countdown has begun)1984年儿童的健康明天的财富(Children’sHealth--Tomorrow’s Wealth)1985年健康的青年我们的资源(Healthy Youth: Our Best Resource)1986年健康地生活人均可为胜者(Healthy Living: Everyone a Winner)1987年免疫 - 每个儿童应有的机会(Vaccination against 6 infectious diseases--give all children a chance)1988年第一个世界无烟日(A World No-Smoking Day)1989年大家谈健康(Let’s Talk Health)1990年环境与健康(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1991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 防备意外(Should Disaster Strike; Be Prepared)1992年心搏 - 健康的节律(Heart Beat, Rhythm of Health)1993年善待生命 - 预防意外伤亡和暴力(Handle Life with Care; Prevent Violence and Negligence)1994年健康生活需要口腔卫生(Oral Health for Healthy Life)1995年 2000年目标 - 无脊髓灰质炎世界(Target 2000-A World Without Polio)1996年创建卫生城市为了美好生活(Healthy Cities for Better Life)1997年全球警惕采取行动 - 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1998年母亲安全(SafeMotherhood: A Matter of Human Rights)1999年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Active Ageing Makes the Difference) 2000——20122000年安全血液从我开始(Safe blood Starts with Me)2001年精神卫生 - 消除偏见勇于关爱(Mental Health: Stop Exclusion, Dare to Care )2002年运动有益健康(Move for Health)2003年创建未来生活让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Shape the Future of Life:Healthy Environments for Children)2004年道路安全防患未然(Road Safety is No Accident)2005年珍爱每一位母亲和儿童(Make Every Mother and Child Count)2006年通力合作增进健康(Working for Health)2007年国际卫生安全2008年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2009年拯救生命,加强医院抵御紧急情况的能力2010年城市化与健康2011年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2012年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相伴,活力常在”。
编辑本段主题活动2004道路安全防患未然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表示,将进一步增进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改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减少由此导致的生命伤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五千万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其中约有120万人死亡。
道路交通伤害不仅已成为全球第十位的死亡原因,同时,每年在发展中国家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50亿美元,相当于这些国家每年接受的全球资助的两倍。
我国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人数更是位居世界首位,2003年交通事故受伤人数近50万人,死亡十万四千多人,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我们愿意继续致力于让中国分享世界卫生组织网络所能提供的国际先进经验和措施,同时我们正打算会同澳大利亚的有关专家与中国政府合作,在北京实施一个对安全带使用的干预计划。
特别是我们还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卫生部和公安部的紧密合作,毕竟道路安全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
” 为预防控制我国的道路交通伤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去年十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将于今年5月1号正式实施。
国务院也于去年9月成立了由公安部牵头、十五个部委参加的“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对于中国有关方面的努力,贝汉卫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也表示,交通行为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加强对司机、行人的教育,真正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道路环境。
[1] 2005妈妈平安宝宝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2005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妈妈平安,宝宝健康(Make Every Mother and Child Count)”,WHO强调不注意母婴健康问题将成为一个不为人察觉的健康危机。
为了纪念世界卫生日,“2005年度世界卫生报告”的重点将关注母婴卫生问题。
妊娠和分娩是引致发展中国家育龄妇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5岁以下婴幼儿的死亡人数令人吃惊,平均每12名婴幼儿中就有1名夭折。
人们往往完全忽视了这些妇女和婴幼儿的生命。
2005年世界卫生日“妈妈平安,宝宝健康”的主题活动口号反映出当今的现实,WHO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应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WHO总干事李钟郁博士对此解释说,数百万名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于本可避免的原因的确是一个悲剧,然而人们并未采取行动;人类并不需要去发现新的治疗分娩并发症或幼儿肺炎的方法,只需简单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就能挽救众多的生命。
因此,确保孕产妇安全和婴幼儿健康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各国政府加以重视,依靠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完全可以做到。
李钟郁博士同时强调指出,重视妇幼健康问题亦是迎接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和发展挑战的关键所在。
母亲和儿童是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基础;如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甚至死亡,这一基础就全面崩溃了。
若想保证人类子孙后代的健康,就一定要从关心今天的母亲和儿童的健康开始。
国际社会对4年前制定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已做出承诺,截至2015年,努力使母亲的死亡率降低3/4,儿童死亡率减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