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合料之矿渣粉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1、活性指数试验,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30min从水中取出,并用湿布覆盖至破型。
(×)2、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试块在水中养护时可以水平放置,试块削平面应向上。
(√)3、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规定矿渣粉氯离子含量不小于0.02。
(×)4、矿渣粉比表面积检测时,上面的滤纸可以重复使用,而料层下面的不可以重复使用。
(×)5、使用立磨粉磨矿渣时,矿渣入磨不需烘干。
(√)6、当散装工具容量超过生产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数量超过出厂编号吨数。
(√)7、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规定,矿渣粉磨时允许加入石膏。
(√)8、矿渣粉试体在水中养护期间,允许全部换水,需注意水温。
(×)9、矿渣粉密度按GB/T208进行,矿渣粉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使用普通煤油。
(×)10、比表面积按规定称取样品,将样品倒入已预先放好一张滤纸的料桶内,上下晃动 2-3次,使料层平坦,然后再放一张滤纸。
(×)11、从试验样中取出,用于复验仲裁的一份称为封存样。
(×)12、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折强度,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折强度之比即为活性指数。
(×)13、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用试模,深度规定为40mm±0.10mm。
(√)14、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削平后,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标记。
(×)15、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两个龄期以上试体,每个试模内三条试块为一个龄期。
(×)16、矿渣粉活性指数计算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矿渣的活性系数为矿渣中三氧化二铝与二氧化硅的比值。
(√)18、矿渣粉封存样保存期限为本批次样品发完后三个月。
(√)19、试体带模养护温度的养护箱温度为20士1℃,湿度大于90%。
(√)20、从矿渣堆场取矿渣样品时,应将外层除去150-200mm。
(√)21、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规定矿渣玻璃体含量不小于80%。
(×)22、所谓“目”,是指单位长度上筛孔的个数。
目数越大表明筛孔越大。
(×)23、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24、矿渣玻璃体含量检测,先将矿渣磨细至400m2/kg然后按GB/T18046-2008附录C测定其玻璃体含量。
(√)25、边界粒径下脚标越大越好越能表示粉体粒度分布,如(D1.D99)最好。
(×)26、D3.2一个样品的累计比表面积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27、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于1997年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简称GHPC)的新概念,并指出它是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
(√)28、强度试验法是将矿渣粉与硅酸盐水泥熟料及石膏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矿渣水泥,使其各个龄期的强度与硅酸盐水泥同一龄期的抗压强度建立联系,来表征矿渣的活性。
(√)29、矿渣粉流动度检测胶砂配料、搅拌与强度试验不相同。
(×)30、矿渣粉试体龄期计算从试体脱模后放入水中养护开始计算。
(×)二、填空1、边界粒径,用来表示样品粒度分布的范围由一对特征粒径组成,例如(D10.D90)。
2、从混合样中取出,用于出厂水泥质量检验的一份称为试验样。
3、矿渣粉玻璃体含量检测使用X-射线衍射仪。
4、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单位为m2/kg。
5、D3.2:一个样品的累计比表面积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6、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具有潜在水硬性材料,即为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
7、GB/T208-2008规定矿渣的玻璃体含量大于70%。
8、粉体离散度用来描述粒度分布的相对宽度或不均匀程度。
9、矿渣出厂检验时质量系数、玻璃体含量不符合要求的为非活性矿渣。
10、矿渣粉流动度比检验时,跳桌跳动频率为每秒钟一次。
11、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 内完成。
12、流动度试验,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
13、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磨制成一定细度的粉体,称作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
14、矿渣粉放射性试验样品为矿渣粉和硅酸盐水泥按质量比1:1混合制成。
15、从一个编号内不同部位取得的全部单样,经充分混匀后得到的样品称为混合样。
16、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是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
17、活性指数试验,试体连模一起在湿气中养护24h,然后脱模在水中养护至强度试验。
18、矿渣粉流动度比试验,跳桌24h未使用,应空跳一个周期25次。
19、矿渣粉流动比试验,拌好胶砂分两次装入,第一层装至截锥园模约2/3处。
20、比表面积检验空隙率为试料层中颗粒间的空隙体积与试料层总体积的比值。
三、单选题1、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时,试块脱模后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放在(A)℃水中养护。
A.20士1 B.20士2 C.22士1 D.25士12、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时,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B)。
A.1mm B.5mm C.3mmm D.10mm3、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时,矿渣粉3天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一间里进行(C)。
A.72h士120min B.72h士60min C.72h士45minD.72h士90min4、Blaine透气仪适宜测定的比表而积值范围在(B)m2/kg,超出这个范围时,应采用其他仪器设各来测定。
A.600~800 B.200~600 C.2000~6000 D.1000~20005、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规定矿渣质量系数不小于(D)。
A.1.8 B.1.6 C.2.0 D.1.26、GB/T203-94《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规定矿渣堆积密度松散容重不大于(B)kg/m3。
A.1.2 B.1.2×103C.1.0 D.1.0×1037、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钢铁厂年产矿渣量在50-100万吨时,出厂矿渣不超过(D)吨为一检验批次。
A.800吨B.2000吨C.1000吨D.1500吨8、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规定,矿渣在未经烘干前,储存期限从淬冷成粒之日起,不宜超过(C)。
A.一个月B.半年C.三个月D.九个月9、公司矿渣粉生产线主收尘器粉尘排放浓度小于(A)mg/Nm3,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A.50B.100C.10D.110、公司矿渣立磨磨棍直径为(C)mm。
A.224 B.2.24 C.2240 D.2240011、公司矿渣立磨型号为(B)。
A.UM46.2+2S B.UM46.4S C.UM46.4C D.LM46.4S12、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规定S95级矿渣粉7天活性指数不小于(B)。
A.95 B.75 C.65 D.8513、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允许加入助磨剂掺入量不小于矿渣质量的(A)%。
A.0.5 B.1.0 C.0.05 D.0.114、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矿渣粉流动度比不小于(A)。
A.95 B.100 C.80 D.8515、公司矿渣立磨磨盘直径为(A)米。
A.4.6 B.46 C.4600 D.46.416、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中,试验用水与胶泥材料之比,简称水灰比为(B)。
A.1:1 B.1:2 C.2:1 D.1:317、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中,试验样品中水用量(B)A.450g B.225g C.1350g D.500g18、矿渣粉流动度比检验中,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D)处。
A.1/3 B.1/2 C.1/4 D.2/319、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同一实验室允许误差为(B),相对误差。
A.±8 B.±8% C.±10 D.±10%20、矿渣粉含水量在(D)℃的恒温下将矿渣粉的附着水烘干。
A.110~115 B.100~105 C.95~100 D.105~11021、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D)N/S。
A.2400±200 B.0.05±0.01 C.2.4±0.2 D.50±1022、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A)N/S。
A.2400±200 B.0.05±0.01 C.2.4±0.2 D.50±1023、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中,称量用天平精度要求(B)。
A.±0.1g B.±1g C.2g D.±5g24、矿渣粉比表面积检测不同试验时允许误差为(B),相对误差。
A.3% B.5% C.3 D.525、矿渣粉三氧化硫检测,沉淀及滤纸灰化后在(C)℃的马弗炉内灼烧30min。
A、700-800 B.950-1050 C.800-950 D.950-100026、矿渣粉烧失量检测按GB/T176-2008进行,样品灼烧温度为(B)℃的马弗炉内灼烧30min。
A.850±25℃B.950±25℃C.900±25℃D.950±50℃27、当客户需要时,矿渣粉生产企业应在矿渣粉发出(C)天内,寄发矿渣粉除28天活性指数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
A.3 B.7 C.11 D.3228、矿渣粉出厂前按同级别进行编号取样,产量为30-60万吨企业,以不超过(B)吨为一编号。
A.2000 B.1000 C.600 D.40029、《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中矿渣粉比表面积检测方法为(C)。
A.勃氏法B.氮吸附法C.激光粒度仪法D.沉降法3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中II 级磨细矿渣比表面积不小于(C)m2/kg。
A.350 B.400 C.550 D.750四、多选题1、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A;B;C)。
A.通用水泥B.专用水泥C.特种水泥D.普通水泥2、混凝土由(A;B;C;D)和化学外加剂组成。
A.水泥B.水C.骨料D.矿物外加剂3、化学分析法评定矿渣活性根据矿渣中主要氧化物的含量计算出各种系数,主要有(A;B;C;D)。